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涅阿斯

指数 埃涅阿斯

埃涅阿斯(希臘文:Αινείας,Aineías),也譯作「伊尼亞斯」,特洛伊英雄,宙斯7世孙,达耳达诺斯6世孙,厄里克托尼俄斯2世5世孙,特洛斯玄孙,阿萨剌科斯曾孙,卡皮斯孙,安基塞斯王子與愛神阿佛洛狄忒(相對於羅馬神話中的愛神維納斯)的兒子。埃涅阿斯的父親與特洛伊末代國王普里阿摩斯有著疏堂兄弟的關係。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描述了埃涅阿斯從特洛伊逃出,然後建立羅馬城的故事。他在希臘與羅馬神話及歷史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也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莎士比亞的《特洛伊圍城記》中出現。.

31 关系: 古罗马墨丘利奥德修斯奧維德威廉·莎士比亚安喀塞斯希腊帕加马伊利亚特弥玛斯维吉尔维纳斯罗马神话羅馬帝國特洛伊狄多荷马西西里岛迦太基阿佛洛狄忒阿喀琉斯阿波罗赫克特朱诺意大利愛神拉丁语拉齐奥 (古代罗马)書庫普路托普里阿摩斯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新!!: 埃涅阿斯和古罗马 · 查看更多 »

墨丘利

墨丘利(拉丁語:Mercurius)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耳墨斯(Hermes)。他的形象一般是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墨丘利是丘比特和迈亚的儿子,是医药、旅行者、商人和小偷的保护神。 此外,由於水星在天上運行的速度很快,所以亦用了他的名字而命名。 M M M Category:詭計神.

新!!: 埃涅阿斯和墨丘利 · 查看更多 »

奥德修斯

奥德修斯(奧德賽斯,Ὀδυσσεύς,转写:Odysseus)也作「尤利西斯」(Ulixes,转写:Ulysses),是希腊西部伊萨卡岛之王,拉厄耳忒斯子,阿尔克修斯孙,刻法罗斯曾孙,狄奥尼索斯玄孙,埃俄罗斯5世孙,曾参加特洛伊战争。.

新!!: 埃涅阿斯和奥德修斯 · 查看更多 »

奧維德

普布利烏斯·奧維修斯·納索(Publius Ovidius Naso,筆名奧維德(Ovid),前43年3月20日 - 17年/18年未能確認),古罗马诗人,与贺拉斯、卡图卢斯和维吉尔齐名。代表作《变形记》,《爱的艺术》和《》。.

新!!: 埃涅阿斯和奧維德 · 查看更多 »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新!!: 埃涅阿斯和威廉·莎士比亚 · 查看更多 »

安喀塞斯

安喀塞斯(Ἀγχίσης)也作安科塞斯,在希腊神话中是一位特洛伊王室旁支成员,一次在伊得山牧羊时,被女神阿佛洛狄忒看到,阿佛洛狄忒迷恋他的美貌,与他生下埃涅阿斯。但由于他泄露了与女神的关系而受到宙斯的惩罚,双目被闪电击瞎。根据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d)描述,在特洛伊城陷落后,其子埃涅阿斯背着他逃出了城,来到了意大利,最后死于西西里。.

新!!: 埃涅阿斯和安喀塞斯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埃涅阿斯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帕加马

别迦摩(希腊语:Πέργαμος;现代土耳其语:Bergama)是安纳托利亚古国,现在是土耳其境内貝爾加馬的一处历史遗迹。 别迦摩原是密细亚(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一座古希腊殖民城邦,距爱琴海约26公里。城市本身坐落在巴克尔河北岸的一个海角上。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之后,地中海地区进入了所谓希腊化时代,别迦摩则在继业者战争之后变成了一个由独立王公统治的王国。在阿塔罗斯王朝(前282年~前129年)统治下,别迦摩一度成为一个相當强盛的国家。.

新!!: 埃涅阿斯和帕加马 · 查看更多 »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希腊语:Ιλιάς,转写:Iliás)又译《伊利昂纪》(取自书名“伊利昂城下的故事”之意),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強弱弱格六音步史诗。故事的背景设在特洛伊战争,是希腊城邦之间的冲突,军队对特洛伊城(伊利昂)圍困了十年之久,故事讲述了国王阿伽门农与英雄阿喀琉斯之间的争执。 虽然故事只是讲述了战争最后一年几周内发生的事情,但《伊利亚特》提及或暗喻了许多关于围城的希腊传奇;在早先的事件中,例如勇士们为围攻集合,战争的由来,以及相关的顾虑等等都在故事开始之时出现。史诗的叙述随后给出了预言,例如阿基里斯将会遇到的不幸以及特洛伊的沦陷,这些预言在事件发生前给出,暗示生动鲜活,因此当故事到结尾处,史诗基本上诠释了整个特洛伊战争。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某种程度上是上下集的关系,常被认为是荷马的作品,它们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与《奥德赛》同为西方的经典之一。根据有荷马史诗人物图像的花瓶生产时期、其他引用此诗的希腊诗歌撰写日子推断,本史诗应大约完成于公元前750或725年。最近,根据语言演化的统计模型将其定位为公元前760到710年间。在现代通用版中,《伊利亚特》包含15,693行;文字是以荷马希腊文写成,混合了爱奥尼亚希腊文和其它古希腊文风。.

新!!: 埃涅阿斯和伊利亚特 · 查看更多 »

弥玛斯

弥玛斯(Mimas),希腊神话的癸干忒斯之一。和蓋亞的其他巨人兒子一樣,彌瑪斯的雙腿上有蛇,並且一出生全身就被盔甲保護著。在癸干忒斯戰爭中,彌瑪斯被赫淮斯托斯投擲的熔融的鐵器殺死。 英文中 Mimas 也指土卫一。 M.

新!!: 埃涅阿斯和弥玛斯 · 查看更多 »

维吉尔

普布利乌斯·维吉利乌斯·马罗(Publius Vergilius Maro,),英語化為维吉尔(Vergil或Virgil),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其作品有《牧歌集》(Eclogues)、《农事诗》(Georgics)、史詩《埃涅阿斯纪》(Aeneid)三部傑作。《维吉尔附录》可能也是他的作品。 维吉尔被奉为罗马的国民诗人、被当代及后世广泛认为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因在《牧歌集》中预言耶稣诞生被基督教奉为圣人。其《埃涅阿斯纪》影响了包括贺拉斯、但丁和莎士比亚等许多当代与后世的诗人与作家。《埃涅阿斯纪》在中世纪被当作占卜的圣书,由此衍生出“维吉尔卦”。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也曾作为但丁的保护者和老师出现。.

新!!: 埃涅阿斯和维吉尔 · 查看更多 »

维纳斯

维纳斯(拉丁語:Venus)是羅馬神話裡的愛神、美神,同時又是執掌生育與航海的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芙蘿黛蒂(Aphrodite)。拉丁语的「金星」和「星期五」等词都来源于祂。 維納斯是從海裏升起來的。據說世界之初,統管大地的蓋婭女神與統管天堂的烏拉諾斯結合生下了一批巨人。後來夫妻反目,蓋婭盛怒之下命小兒子克洛諾斯用鐮刀割下其父陽具丢入大海。陽具和海融合後生出泡沫,维纳斯就這樣誕生了。希臘語中“维纳斯”的意思就是泡沫,而且維納斯還生下一個女兒依洛絲、一個兒子邱比特。 在罗马,维纳斯的纪念日定在每年的四月,帝国时期的罗马对维纳斯的崇拜尤为盛行。凯撒大帝自称埃涅阿斯后裔,尊维纳斯为罗马人祖先。.

新!!: 埃涅阿斯和维纳斯 · 查看更多 »

罗马神话

像古希腊神话这样的罗马神话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直到罗马共和国末期罗马的诗人才开始模仿希腊神话编写自己的神话,因此罗马人没有传說的、像希腊神话中那样的神之间的斗争之类的传说。 罗马人传统具有的是:.

新!!: 埃涅阿斯和罗马神话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埃涅阿斯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特洛伊

特洛伊(古希臘語:Τροία,或Ίλιον,拉丁語Troia,或Ilium),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其遺址於公元1871年被發現。诗人荷马创作的兩部西方文学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特洛伊戰爭,便以此城市為中心。19世紀之前一直被科學家視為虛構傳說的城市。 公元1871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發現特洛伊城遺址废墟,其後於同址發現更多不同時代的城市遺址。其中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特洛伊Ⅶ”的遺址,被認為是荷马史诗時期的特洛伊城,但至今仍有爭議。据考古研究,此城毁灭于公元前13世纪。 史诗中特洛伊的遺址位於現今土耳其西北面的恰納卡萊省的(Hissarlik,北緯39°58′度,東經26°13′度),於愛達山的西南面,离達達尼爾海峽不远。於羅馬帝國時期,奧古斯都曾於此處建成一座名為“Ilium”的城市,直至君士坦丁堡建成後於拜占庭帝國時期迅速沒落。.

新!!: 埃涅阿斯和特洛伊 · 查看更多 »

狄多

多( ,Διδώ, Dīdō,Dido)据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记载,曾是古迦太基女王,迦太基城的建立者。最使她出名的当属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的记载。埃涅阿斯与狄多相爱,但因为要去建立未来的罗马,不得不离开迦太基,狄多心碎自杀。不過根據紀載埃涅阿斯與狄多相差一百年之久,因此不可能相遇。.

新!!: 埃涅阿斯和狄多 · 查看更多 »

荷马

荷马(Ὅμηρος,约),相传為古希腊的遊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創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者统称《荷马史诗》。目前沒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传说中被构造出来的人物。而关于《荷马史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当时经过几个世纪口头流传的诗作的结晶。.

新!!: 埃涅阿斯和荷马 · 查看更多 »

西西里岛

西西里(Sicilia )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自治区。西西里占地25,708平方公里,人口数为500万,是意大利最大的区。同时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而西西里岛周邊几个中小型的岛屿也被纳入西西里区域范围。 在古中國稱之為斯伽里野,《諸蕃志》:「斯加里野國,近蘆眉國界,海嶼闊一千里,衣服、風俗、語音與蘆眉同。本國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遠望則朝煙暮火,近觀則火勢烈甚,國人相與杠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擲穴中,須臾爆出,碎如浮石。」 明朝萬歴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參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稱西西里島為西齊里亞,並附註:「此島有二山,一常出大火,一常出煙,晝夜不絕。」 由于西西里岛在地中海商业贸易路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此設有美國海軍和義大利空軍共用的大型軍用機場。西西里区域属于大希腊(古希腊殖民区)。而西塞罗曾经称锡拉库萨为古希腊中最美丽的城市。 西西里岛以及其周围属義大利岛屿一起组成西西里地区人口5,029,683人。其首府是巴勒莫(130万人口)。其它重要城市有卡塔尼亚(40万人口)、墨西拿(27万人口)、锡拉库萨(11万人口)、特拉帕尼(10万人口)、卡尔塔尼塞塔(8万人口)、阿格里真托(6万人口)和拉古萨(6万人口)等。西西里岛隔墨西拿海峡与亚平宁半岛相望。 西西里岛最高的山是埃特纳火山(3,323米),它也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龙博利岛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新!!: 埃涅阿斯和西西里岛 · 查看更多 »

迦太基

迦太基(腓尼基語:;;Καρχηδών,Karthago,قرطاج),是一個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的城市,與羅馬隔海相望。 迦太基一词在腓尼基语中读作“” ,意思是「新的城市」,其早期居民为迦南城市泰尔(Tyre或譯為推羅)的移民。在古羅馬文獻中,迦太基也被稱為「布匿」(Punici)。 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泰爾的海外殖民地。前650年,脫離泰爾獨立,建立城市國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强势时疆土遼闊,勢力最大曾囊括今天北非沿岸、今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和馬爾他島,首都迦太基富極一時,其基礎是農業与商業,在外貿易居民善航海与貿易,在國內居民又是出色的農民,很早就出現了奴隸佔有制莊園,因此在當時地中海地區成為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 古迦太基曾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後又與古羅馬爭奪霸權。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均被羅馬共和國打敗,並於前146年滅亡。 古迦太基滅亡之後,羅馬軍隊摧毀了迦太基城。後來在迦太基城原址附近建立新城,並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省首府。439年汪達爾人佔領迦太基,成為汪达尔-阿兰王国的首都。533年成為东罗马帝國的屬地,並成為東羅馬帝國重要文化中心。7世紀因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引發的戰亂而被徹底廢棄。.

新!!: 埃涅阿斯和迦太基 · 查看更多 »

阿佛洛狄忒

阿佛洛狄忒(Αφροδίτη、Aphrodite)是希臘神話中是代表爱情、美丽与性欲的女神。拉丁语族的“金星”和“星期五”等字符都來源於她的罗马名字:在罗马神话中與阿佛洛狄忒相對應是维纳斯(拉丁语:Venus),但她與維納斯不同的是,阿佛洛狄忒不只是性愛女神,她也是司管人間一切情誼的女神。在希臘神話中,阿佛洛狄忒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的一柱。 阿佛洛狄忒有著古希臘最完美的身段和樣貌,象徵愛情與女性的美麗,被認為是女性體格美的最高象徵。在帕里斯的评判中,阿佛洛狄忒被选定为最高位的美神,并获得象征最美女神的金苹果。 由于阿佛洛狄忒的天生丽质,使眾天神都爱慕她追求她。宙斯也追求過她但却遭到拒絕,因此宙斯一气之下把她许配給既醜陋又瘸腿的火神铁匠赫淮斯托斯作他的妻子,对此不满的阿佛洛狄忒为了报复宙斯,使他变得风流成性,让被他所冷落的妻子赫拉去惩罚他的情人和后代。阿佛洛狄忒所爱慕的是戰神阿瑞斯,并和阿瑞斯生下愛情之神厄洛斯、情欲之神安忒洛斯、协调女神哈耳摩尼亚和一對雙胞胎,分別是恐怖之神福波斯和恐懼之神得摩斯等几个儿女。除此之外,阿佛洛狄忒还和一些神祇和凡人育有儿女。司管美丽和优雅的美惠三女神卡里忒斯则是阿佛洛狄忒的随身侍女,也有的神话说美惠三女神是狄俄倪索斯和阿佛洛狄忒的女儿。.

新!!: 埃涅阿斯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Ἀχιλλεύς,Achilles),也常译作阿基里斯、阿基琉斯等,是古希腊神话和文学中的英雄人物,参与了特洛伊战争,被称为“希腊第一勇士”。.

新!!: 埃涅阿斯和阿喀琉斯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

阿波罗(Απόλλων,Apollō)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Φοίβος,意为「闪耀者」,现代希腊语转读为菲比斯。)他是最高神宙斯和黑暗女神勒托(Leto)的儿子,月亮与狩猎女神阿蒂蜜絲的孪生弟弟,由姊姊接生而出。 阿波罗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七弦的里拉琴或七弦琴,左手拿象征太阳的金球。他是音乐家、诗人和射手的保护神。他是光明之神,从不说谎,光明磊落,在其身上找不到黑暗,也被称作真理之神。他非常聪明,通晓世事,是预言之神。他把医术传给人类,是医药之神。他还精通箭術,百发百中,从不失手。他同时掌管音乐、医药、医术、预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俊美的神祇,也象征着男性之美。 作为德尔斐的守护神,阿波罗向德尔斐神庙发布神谕。医药与治疗都与阿波罗與他的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有关,同時阿波罗也可以带来病痛和瘟疫。阿波罗是殖民地的守护神,也是牧羊人的守护神。作为缪斯的领导,他在她们合唱时作指挥。荷米斯为他创造了里拉,这种乐器也成为了阿波罗的标志。为阿波罗唱的颂歌称作paeans。 早期希腊时期,尤其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阿波罗作为太阳神赫利俄斯,以及他与月之女神齐名的孪生姊姊阿耳忒彌斯, 被人们广为知晓。然而,约瑟夫·福特劳斯(美国学者,致力于希腊宗教研究)却声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奥古斯通文献中发现:阿波罗和太阳神赫利俄斯没有任何关联。直到公元三世纪,阿波罗和太阳神在希腊文学和神学的文献中一直都是被分开提及的¹。.

新!!: 埃涅阿斯和阿波罗 · 查看更多 »

赫克特

赫克特(Έκτορας),普里阿摩斯的儿子,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哥哥。他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不但勇冠三军,而且为人正直品格高尚,是古希腊传说和文学中非常高大的英雄形象。 在史诗伊里亞德中,他在一開始反对为了帕里斯的私事而挑起与希腊军队的战事。但是战争发生后,他义无反顾的率领特洛伊人与希腊的大军作战。 希腊第一勇士阿基里斯(Achilles)由于与统帅阿伽门农的个人矛盾而对战事袖手旁观后,希腊军中无人能敌赫克特,屡战屡败。此后,阿基里斯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穿上阿基里斯的盔甲假装出战,但是被赫克特杀死。阿基里斯勃然大怒,重新参战,指名要与赫克特决鬥。 赫克特在决斗中被阿基里斯杀死,他的尸体也被阿基里斯拖在战车后面绕城,不让特洛伊人安葬以泄其愤。赫克特的父亲普里阿摩斯王冒险亲自拜访阿基里斯,才说服他把送还赫克特的尸体。虽然历经数日,但是尸体由于众神的保护,却完好无损。 伊里亞德以赫克特的葬礼和对他的悼念而结束。 另外,赫克特和大埃阿斯的決鬥也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橋段。在兩人對戰之前,沒有任何一位決鬥者能擋下赫克特的長矛,大埃阿斯為此特別製作一--包了七層牛皮的青銅盾。對決中赫克特先投出長矛,將堅固的盾牌擊穿六層;大埃阿斯隨後擲矛,穿破赫克特的盾牌並傷害到他。但是負傷的赫克特依舊勇猛,兩人纏鬥到日落不分勝負,最後交換了防具以示敬意。.

新!!: 埃涅阿斯和赫克特 · 查看更多 »

朱诺

朱諾或Juno可能指:.

新!!: 埃涅阿斯和朱诺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埃涅阿斯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愛神

愛神可以指:.

新!!: 埃涅阿斯和愛神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埃涅阿斯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拉齐奥 (古代罗马)

拉齐奥(Lătĭŭm)或被译作“拉丁姆”,是意大利中西部的一个区域,在那里罗马城建立并扩展至罗马帝国首都。 這裡的居民在羅馬王國被建立前使用的語言,即為拉丁文的前身。.

新!!: 埃涅阿斯和拉齐奥 (古代罗马) · 查看更多 »

書庫

《書庫》(希腊语:Βιβλιοθήκη,Bibliotheca,又称《文库》或《书藏》)是西方一部古籍,書中載有大量有關希臘神話的原始資料(例如諸神的家譜),而以英雄神话为主,是現代學者研究古希臘神話的重要文獻。 現存所有《書庫》的手稿均來自一份十四世紀藏於巴黎國立圖書館的手稿,原稿的若干部分已散軼,但於十九世紀分別在梵蒂冈和耶路撒冷發現兩冊有關該書的節錄,因而可推出散失部分的梗概。據學者考證,《書庫》成書於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傳統上嫁名於古希臘學者、雅典的阿波羅多洛斯(Απολλόδωρος,約生活於公元前二世紀),因為時間不脗合,現在習慣將該書的作者稱為「偽阿波羅多洛斯」。 現代的各種版本,包括有由著名人類學家兼神話學家詹姆斯·弗雷泽譯注的希英對照本,洛布古典叢書,1921年初版,1960年第6版,全兩冊。.

新!!: 埃涅阿斯和書庫 · 查看更多 »

普路托

普路托(拉丁語:Pluto),罗马神话中的冥王,阴间的主宰。希腊神话中冥王黑帝斯的别名普路同(希腊语:Πλούτων)為此名的來源。冥王星的拉丁名就是“普路托”。 相对应于希腊神话中冥王的妻子泊瑟芬,罗马神话中普路托的妻子是普洛塞庇娜。普洛塞庇娜是农业女神席瑞斯(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狄蜜特)的女儿,关于她的神话完全是从泊瑟芬的神话照搬过来的。 “普魯托”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词根“富有的”,因为冥王被认为是掌管地下财富并从地下赋予人间收成的神。在从希腊神话中引进普路托后,罗马原有的冥神狄斯·帕忒耳逐渐被吸收和取代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冥王从来不是邪恶的神。他并不是像基督教的撒但一样与正义对立的人物。不过古代人确实很少崇拜他,在古罗马,没有一座神庙是专门祭祀普路托的,只是在玛尔斯练兵场有一个合祭普路托与普洛塞庇娜的地下祭坛。但在拜占廷却有一座普路托神庙。据说罗马人只把黑色的动物献给普路托。.

新!!: 埃涅阿斯和普路托 · 查看更多 »

普里阿摩斯

在希臘神話中,普里阿摩斯(Πρίαμος)是特洛伊戰爭時的特洛伊王。他的兒子赫克托在特洛伊戰爭與阿基琉斯決鬥戰死。普里阿摩斯為了討回兒子的屍首,趁夜冒險潛入希臘陣營中,請求阿基琉斯,終獲允准歸還。普里阿摩斯最後也戰死,被阿基琉斯的兒子涅俄普托勒摩斯在特洛伊城中心的宙斯祭壇上殺死。 P P.

新!!: 埃涅阿斯和普里阿摩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亚尼雅士亞尼斯伊尼阿伊尼阿德伊尼阿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