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之间的区别

埃及第十八王朝 vs. 孟菲斯 (埃及)

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第十八王朝所处的时间大致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约公元前1575年-约公元前1308年),由阿赫摩斯继位开始,到哈伦海布死后传位给拉美西斯一世结束,共经历了近300年和14位法老。 约公元前1575年,第十七王朝法老卡摩斯的弟弟阿赫摩斯继位。阿赫摩斯在位期间成功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并统一了上下埃及,强大的第十八王朝建立了。其间埃及称为帝国,在一个世纪时间内,势力延伸深入亚洲,很多名义上独立的国家都承认埃及为其领主国。位于非洲尼罗河上游第五瀑布的努比亚也归附埃及。埃及人开始与北叙利亚和南部非洲进行频繁的贸易。王朝前几任法老还消灭了国内敌对的地方势力,建立了法老对政治和军事的中央集权。这一集权模式持续了几乎500年未曾改变,并使埃及王朝度过了几个危机,例如图特摩斯一世政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摄政等。第十八王朝后期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宗教领袖的影响力变大,严重威胁了法老的权力和统治。由于宗教影响力的增加,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改名为阿肯納頓)试图更改埃及信仰称为一神总教(仅崇拜太阳神阿顿),但他死后继位的法老,特别是图坦卡蒙,又恢复了埃及传统的宗教和法老统治。穆尔内(William J. Murnane),《古埃及》(The Penguin Guide to Ancient Egypt),英国:企鹅图书公司,1984年约前1308年,任政府官员和大祭司拉美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建立了第十九王朝,第十八王朝结束。. 孟斐斯或孟菲斯(ممفس;埃及阿拉伯語:ممفيس;Μέμφις)曾是的都城,也是下埃及的第一个诺姆。它的遗迹位于拉希納村附近,开罗南方20公里处。 根据曼涅托的叙述,这座城市是由法老美尼斯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的。它是埃及古王国的首都,并直到古地中海时期都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它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河口占据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并是一系列重要活动的故乡。城市里有许多的工坊,工厂,以及仓库,人们在此将商品和食物运往整个王国。在巅峰时期,孟菲斯是商业,贸易和宗教中心。 一般认为孟非斯的保护神是卜塔,他同时也是工匠们的保护神。他的神庙Hut-ka-Ptah(意为“卜塔灵魂的所在”)是城市中最为杰出的建筑物之一。曼涅托将这座神庙的名称翻译成希腊文Aί γυ πτoς(Ai-gy-ptos),这个词被认为是现代埃及在英文中的名字(Egypt)的词源。 孟菲斯的历史和古埃及历史息息相关。它最终的衰落被认为是后来建造的亚历山大港在经济上超过它的重要性的结果。而它在宗教上的重要性也在Thessalonica法令发布之后,人们逐渐抛弃古代宗教而逐渐消散。 现在这座古代都城的遗址能让人们一窥它曾经的荣耀。自1979年以来,它就和吉萨的金字塔一同被认定为世界遗产。目前它作为生态博物馆開放給人们参观。.

之间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相似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有(在联盟百科)20共同点: 努比亚埃及第十九王朝古埃及历史娜芙蒂蒂尼罗河巴比伦上下埃及帝王谷底比斯图坦卡蒙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四世霍朗赫布阿頓阿蒙霍特普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阿肯那顿赫梯法老拿破仑一世

努比亚

努比亚()是位於埃及南部與苏丹北部之間沿著尼罗河沿岸的地區,今日位於阿斯旺(位於尼罗河第一瀑布下游)與(或稱庫賴邁,位於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之間。努比亚一词可能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或诺巴(Noba)。一般的,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地区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蛤勒法到库赖迈之间的地区则被称为上努比亚。有时人们也会将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称为南努比亚。努比亚自古以来便被看做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非洲黑人区之间的交接处。.

努比亚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努比亚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及第十九王朝

埃及第十九王朝 约公元前1190年,塞特纳赫特创建第二十王朝。.

埃及第十九王朝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埃及第十九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千年,在约前3100年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由法老统治,之后的埃及因此也称为法老埃及。前332年时埃及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托勒密王朝(虽然也自称法老)统治,古埃及时代结束。埃及学家通常把古埃及历史划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和古埃及后期等9个时期,其中前王朝时期是埃及统一之前的文明初期,早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法老统治逐渐形成的时期,古、中、新王国时期则是国家统一,法老中央集权的文明繁荣时期,而第一、二、三中间期则是国家分裂,或被外族侵略,法老权利没落的时期,最后的古埃及后期是埃及受到外族全面侵略和统治,逐渐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时期。.

古埃及历史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古埃及历史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娜芙蒂蒂

娜芙蒂蒂(英文:Nefertiti),公元前1370年 - 1330年)是埃及法老阿肯納頓(又譯「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王后。娜芙蒂蒂與她的丈夫在統治期間進行宗教革命,推翻所有古埃及傳統神明,規定只能崇拜阿頓神。 考古學家推斷,娜芙蒂蒂在當時也許曾與阿肯納頓(在位期為公元前1352年到1336年)一起治理過埃及。 娜芙蒂蒂著名的半身像,係由德國考古學家路德維希·波爾哈特(Ludwig Borchardt)於1912年率領的德國考古隊,在埃及阿瑪納遺址發掘出土。現藏於德國柏林新博物馆,由於當初波爾哈特是以欺騙的手段將半身像運出埃及,也因此這些年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一直在努力向柏林博物館索還此文物。, Hintergrundbericht in wissenschaft.de (Zugriff am 24. April 2009)。.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娜芙蒂蒂 · 娜芙蒂蒂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尼罗河

尼罗河(النيل,埃及語:iteru,科普特语:piaro或phiaro)是一条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罗河長6,853公里,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維多利亞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藍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納湖(),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藍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尼罗河 · 孟菲斯 (埃及)和尼罗河 · 查看更多 »

巴比伦

巴比伦(阿拉伯语: بابل, Bābil; 阿卡德语: Bābili(m); 苏美尔语语标符号: KÁ.DINGIR.RAKI; 希伯来语: בָּבֶל, Bāḇel; 古希腊语: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 它起初是一个低级行政中心。公元前1894年在由移民者建立的阿摩利人王朝的手里巴比伦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历史上相对更多地被其它移民王朝统治,例如加喜特人、阿拉米人、埃兰人与迦勒底人。两河流域的同胞亚述人也统治过巴比伦。 巴比伦城市遗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伦省的希拉被发现,位于巴格达以南约八十五公里处。这个举世闻名城市的遗址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现在仅留存着由破损的土砖建筑物构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着幼发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两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来抵御季节性的洪水。 现存的历史资料显示,巴比伦最初是一个小城镇,在公元前二千年初变得兴盛。在阿摩利人巴比伦第一王朝于公元前1894年兴起时它作为一个小城邦获得独立。巴比伦宣称自己是苏美尔-阿卡德城邦——埃利都的继承者。尽管在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它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圣城”尼普尔黯然失色。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一个名叫汉谟拉比的亚摩利人国王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短命的巴比伦帝国。从这时候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南部被人称作巴比倫尼亞,巴比伦城市的规模日益膨胀,变得越来越雄伟。 巴比伦帝国随着灭亡而快速瓦解。之后,巴比伦在亚述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的统治下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被亚述人毁灭并重建后,巴比伦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39年之间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这个帝国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角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帝国最后一个国王是一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亚述人。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在衰落后又被阿契美尼德帝国、塞琉古王朝、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和萨珊王朝统治。.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巴比伦 · 孟菲斯 (埃及)和巴比伦 · 查看更多 »

上下埃及

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時期,以孟斐斯為界,位處尼羅河上下游的兩個各自獨立政權。上游南方地區為上埃及,下游北方地區為下埃及。 埃及的統一及由之而來的早王朝時期的開端,發生在前3100年左右。在那時之前,統治著上下埃及分別為兩個不同的政權。但統一對埃及的未來至關重要,因為為了對灌溉工程進行集中管理,為了確保尼羅河全綫航運的暢通,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政府。據傳統說法,完成埃及統一之事業的是一位來自南方上埃及的武士,他叫美尼斯,是第一位把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整個埃及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國王,當了第一名法老,配雙重王冠(象徵上下埃及統一)。在前3100年後的大約400年間,兩個統治王朝相繼支配著一個統一的埃及。.

上下埃及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上下埃及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帝王谷

帝王谷(阿拉伯語: ;英語:Valley of the Kings)是位于埃及埋葬古埃及新王國時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的一个山谷。 帝王谷位于,它坐落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庫爾恩(Al-Qurn)之巅, 与底比斯相对(现在的卢克索)。帝王谷分为东谷和西谷,大多数重要的陵墓位于东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众开放:伊特努特·阿伊的陵墓(圖坦卡門的继任者)。西谷也有多处其他重要的墓葬,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但是仍然在发掘过程中并尚未向公众开放。 帝王谷的官方名称是「The Great and Majestic Necropolis of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the Pharaoh, Life, Strength, Health in The West of Thebes」,或者更常见的「Ta-sekhet-ma'at」(The Great Field)。 G41-G1-Aa1:D21-O1-O29:Y1-A50-s-Z4:Y1-G7-N35-C11-Z2:N35-M4-M4-M4-t:Z2:N35-O29:O1*O1-G7-S34-U28-s-D2:Z1-R14-t:t-N23*Z1:N35-R19-t:O49-G7 帝王谷作为大约从前1539年到前1075年时期的主要陵墓区,并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始于图特摩斯一世时期终于拉美西斯十世或十一世时期。 帝王谷也有被宠幸的贵族和法老的妃子和子女的陵墓。王后谷始于大约拉美西斯一世(約前1300年),然而也有一些妃子与她们的丈夫一起合葬。著名的负责装饰与修建帝王谷的工匠包括19王朝的森尼杰姆与18王朝的赛门姆特(仅修建附近的哈特谢普苏特的停灵庙)。.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帝王谷 · 孟菲斯 (埃及)和帝王谷 · 查看更多 »

底比斯

底比斯可能是指.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底比斯 · 孟菲斯 (埃及)和底比斯 · 查看更多 »

图坦卡蒙

圖坦卡門(Tutankhamun,twt-ˤnḫ-ı͗mn,IPA: )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在位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這也说明了他的信仰从崇拜阿頓神转向崇拜阿蒙神。 父親阿肯那頓曾经进行过一次宗教改革,树立阿頓为主神,削减寺庙,减少崇拜的神,甚至逐漸走向一神教,以削弱傳統宗教祭司势力。图坦卡蒙即位3年后(前1331年),在多神教傳統宗教祭司的怂恿下,也可能是由实际掌握政权的人所左右进行复辟,重新树立阿蒙神,恢复寺庙,并把首都迁回底比斯。 图坦卡蒙为现代人熟知是因为他位在帝王谷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发现,挖掘出近五千件珍貴陪葬品,震驚了西方世界。由于有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早死,被媒体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诅咒”,图坦卡蒙的名字在西方更为家喻户晓。有一說法,因陵墓長期密封,蘊藏了不少細菌,致使最初進入的人員感染疾病至死。 根據近期研究,圖坦卡門死時年僅18歲,他的陵墓尚未準備完善。由於事發突然,墓中的陪葬品有許多疑似自某位女性死者的陵墓中置入。其大臣玛雅也为图坦卡蒙的陵墓里添加了一个巫沙布提俑。 傳聞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图坦卡蒙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图坦卡蒙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图特摩斯一世

图特摩斯一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Thutmose I,?—约前1493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前1506年—约前1493年在位)。 图特摩斯一世是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的主要军事统帅,也是他的妹夫。在阿蒙霍特普一世无嗣而终后,图特摩斯一世取得了王位。他在位时期征服了尼罗河第三瀑布以北的努比亚,并向亚洲的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发展了埃及的势力。一般认为,图特摩斯一世是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第十八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图特摩斯一世是第一个葬在帝王谷的法老。.

图特摩斯一世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图特摩斯一世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图特摩斯四世

图特摩斯四世(?-约公元前1391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八位法老(约公元前1401年-约公元前1391年在位)。阿蒙霍特普二世之子。他是已知最早提出崇拜阿頓神的埃及法老。在他印章上的铭文中,至少有一次战争的胜利被归功于阿頓神(而不是通常所做的,归功于阿蒙神)。有关他的统治考古学家所知甚少。关于他的重要文物有记梦碑。 图特摩斯四世死後,其子阿蒙霍特普三世繼位。.

图特摩斯四世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图特摩斯四世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霍朗赫布

霍朗赫布(英语Horemheb)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末代法老(约公元前1319年—约公元前1292年在位)。他恢复了被阿肯那顿废除的传统。重新以孟斐斯为首都。并摧毁崇拜阿頓的新制度,恢复崇拜阿蒙。同时在埃及凯尔奈克建造前所未有的多柱式大殿。他使埃及十分繁荣,通过重建贸易商队恢复了国外领地。最终选择拉美西斯一世作为其继承人,后者成为十九王朝的缔造者。.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霍朗赫布 · 孟菲斯 (埃及)和霍朗赫布 · 查看更多 »

阿頓

阿頓(Aten)在埃及神话裏,是太陽神的一種,是宇宙的創造者。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在埃及宗教中引入了阿頓神,並借此開展一場崇拜唯一阿頓神的一神教宗教改革。但是這場改革過於激烈,不符合民情,以失敗告終。 與其他埃及神祇不同,阿頓沒有人形,而是太陽。阿頓有時被視為拉神的另一種型態。.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阿頓 · 孟菲斯 (埃及)和阿頓 · 查看更多 »

阿蒙霍特普三世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也被称为“华丽的阿蒙霍特普”,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任法老。在他父亲图特摩斯四世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根据不同的著作,他的统治期是在公元前1386年6月-公元前1349年或公元前1388年6月-公元前1351/1350年12月。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图特摩斯四世与其小妾姆特姆维亚所生。 在他治下埃及达到了艺术和国际力量的巅峰时。在他执政的第38或39年死后,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继承王位,但是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阿肯那顿。.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阿蒙霍特普三世 · 孟菲斯 (埃及)和阿蒙霍特普三世 · 查看更多 »

阿蒙霍特普二世

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七位法老,在位約26年(約公元前1427年—约公元前1401年在位),是图特摩斯三世之子。 阿蒙霍特普二世在即位初期與父親共同執政,在位第3年時父親去世,叙利亚發生叛亂,帶兵--討,取得勝利。在位第7及9年時再出兵敘利亞,此後與米坦尼国王達成非正式的和平。在南方,努比亚在此時期沒有發生被記載下來的叛亂事件。阿蒙霍特普二世又与巴比伦、赫梯等同时代强国建立外交联系。 阿蒙霍特普二世死後,其子图特摩斯四世繼位。.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阿蒙霍特普二世 · 孟菲斯 (埃及)和阿蒙霍特普二世 · 查看更多 »

阿肯那顿

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阿肯那顿(Akhenaten,亦譯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儿子,其母亲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王后提伊。他的较可信的出生时间是在其父在位的第26年(前1379年至前1362年)。他不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长子(长子是图特摩斯王子)。 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了17年(始自前1364年至前1347年之间,结束于前1351年至前1334年之间)。他在其在位时期推行的宗教改革活动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课题。.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阿肯那顿 · 孟菲斯 (埃及)和阿肯那顿 · 查看更多 »

赫梯

西臺(Hittite,--)是一個位于安纳托利亚的亚洲古国。讲赫梯语的赫梯人和前20世紀迁来的讲印欧语系涅西特语的涅西特人共同创造了赫梯国家。前20世紀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小亚细亚是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戰的民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赫梯 · 孟菲斯 (埃及)和赫梯 · 查看更多 »

法老

法老(希伯來语:פרעה,希腊语:Φαραώ,埃及文转写:pr ʿ3)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作为颂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将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国家政权的最高代表,掌握军、政、神权。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法老 · 孟菲斯 (埃及)和法老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拿破仑一世 · 孟菲斯 (埃及)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之间的比较

埃及第十八王朝有66个关系,而孟菲斯 (埃及)有18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0,杰卡德指数为8.00% = 20 / (66 + 184)。

参考

本文介绍埃及第十八王朝和孟菲斯 (埃及)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