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努瑪·埃利什和文学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埃努瑪·埃利什和文学史之间的区别

埃努瑪·埃利什 vs. 文学史

《埃努瑪·埃利什》(阿卡德语楔形文字:𒂊𒉡𒈠𒂊𒇺 EnûmaEliš)是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名字取於史詩起首句。「埃努瑪·埃利什」是阿卡德語,可譯作「天之高兮」或「當在最高之處時」《世界神話辭典》:第799頁,遼寧人民出版社。此史詩是由奧斯丁·亨利·萊亞德於1848年至1876年在尼尼微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遺址(該處於伊拉克摩蘇爾)發現;Heidal, Alexander (1963): The Babylonian Genesis: The Story of Creation, P.1,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各形式历史发展的学科。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实际从人类有了语言后,口头文学就已经出现,自从人类发明了记录书写的工具-文字后,记录文学即开始产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书写记录都能被称为文学,如帐目、科学研究当都不能算文学,文学应该是能对读者有所启示、娱乐和指导的文章,文学语言的发展可以增强人类交流的能力。 人类最早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首先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然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和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各自独立的发明了文字。文字记录的古代文献也留下了早期的文学作品,如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古埃及的《亡灵书》以及中国的甲骨文和《孙子兵法》竹简等。除了文字记录的文献外,有许多口头流传的,后世记录下来的,也是人类早期的文学作品,如中国的《诗经》,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等,以及许多民族的古代传说和神话等。.

之间埃努瑪·埃利什和文学史相似

埃努瑪·埃利什和文学史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吉尔伽美什史诗美索不达米亚诗经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史诗

《基加美修史詩》(又譯為鳩格米西史詩)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学作品,是已发现的最早英雄史诗。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诗主要讲述了苏美尔时代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故事,並匯聚了两河流域的許多神話傳說,共有3000多行。史诗所见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之上。.

吉尔伽美什史诗和埃努瑪·埃利什 · 吉尔伽美什史诗和文学史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埃努瑪·埃利什和美索不达米亚 · 文学史和美索不达米亚 · 查看更多 »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纪,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而正式使用《诗经》一名,应该起于南宋初年。早期诗经版本众多,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至今的,是汉朝毛亨、毛苌注释的《诗经》,因此该版本又称为《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向南也远及江汉流域。.

埃努瑪·埃利什和诗经 · 文学史和诗经 · 查看更多 »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渐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意思是“钉头文字”)。.

埃努瑪·埃利什和楔形文字 · 文学史和楔形文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埃努瑪·埃利什和文学史之间的比较

埃努瑪·埃利什有35个关系,而文学史有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6.45% = 4 / (35 + 27)。

参考

本文介绍埃努瑪·埃利什和文学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