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坦什布赖战役和奥尔顿条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坦什布赖战役和奥尔顿条约之间的区别

坦什布赖战役 vs. 奥尔顿条约

坦什布赖战役(英文:Battle of Tinchebray,也可拼写成Tinchebrai和Tenchebrai)是英格兰亨利一世领导的入侵军队和他的兄长诺曼底公爵罗贝尔·柯索斯于1106年9月28日,在诺曼底的坦什布赖镇(在今天法国的奥恩省(48 45' 54.98"N, 0 43' 40.18"W))的战斗。亨利的骑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俘获了罗贝尔并将其先后囚禁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直到罗贝尔死在加的夫城堡。直到1204年,英格兰和诺曼底都由同一个统治者控制。 此前一年亨利入侵诺曼底,占领了巴约和卡昂。由于国内的叙任权斗争导致的政治问题,亨利被迫停止了他的军事行动。当这些稳定以后,他于1106年夏天返回了诺曼底。在快速的占领了圣-皮埃尔-苏-达夫(Saint-Pierre sur Dives)(靠近法莱斯)加强的修道院以后,亨利转向南方并且包围了位于高过城镇的一座小山上的坦什布赖城堡。坦什布赖位于诺曼底西南部,在莫尔坦伯爵领地的边界上,该地由莫尔坦伯爵控制,他是少数几个仍然忠于罗贝尔的诺曼大贵族之一。 罗贝尔调集他的军队来解围,并在一些不成功的谈判之后,战役不可避免。 亨利的军队被编组成三个兵团(那个时期的常见情况)。他们分别被巴约的雷纳夫,第一代莱斯特伯爵罗贝尔·德·博蒙特和第二代萨里伯爵威廉·德·瓦伦讷所指挥。此外在侧翼的视觉范围之外,亨利还有一支预备队,由曼恩的埃利亚斯一世指挥。站在亨利一边的还有布列塔尼公爵艾伦四世,埃夫勒伯爵威廉。托尼的拉尔夫,蒙特福特的罗贝尔和格兰梅西尔的罗贝尔。在罗贝尔·柯索斯一方的有莫尔坦伯爵威廉和贝莱姆的罗贝尔,第三代什鲁斯伯里伯爵。 战役本身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特别的是,亨利命令他军队中的许多骑士下马,就像他自己一样:不像通常的诺曼作战战术,步兵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伯爵冲在第一线,包括巴约、阿夫朗什、和科唐坦的军队。亨利的预备队的参与介入被证明是决定性的。罗贝尔军队的大多数被俘或被杀。除罗贝尔自己之外,俘获的还包括埃德加·艾瑟林(Edgar Atheling)(亨利的妻子的叔叔)和莫尔坦伯爵威廉。 除了罗贝尔和莫尔坦的威廉在囚禁中度过余生,大部分的战俘都被释放。. 奥尔顿条约(英文:Treaty of Alton)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和他的兄长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于1101年签订的一项协议,在协议中罗贝尔同意承认亨利为英格兰国王用以交换一份年金和其他权利。该协议暂时中止了一场盎格鲁-诺曼王位的继承危机。 在此前一年,虽然罗贝尔是威廉公认的继承人,亨利在他的兄长威廉二世死时夺取了王位。当威廉死时,罗贝尔正在外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加上他在盎格鲁-诺曼男爵中的糟糕名声使得亨利夺走王位和得到普遍的支持。 在亨利的加冕礼之后,罗贝尔从圣地返回,在他的顾问雷纳夫·弗朗巴尔(Ranulf Flambard)的鼓动之下,罗贝尔入侵英格兰王国以夺取王位。他在朴次茅斯秘密登录并在奥尔顿镇会见了亨利。 亨利通过发布自由宪章巩固了在贵族和教会中的声望,无论如何,亨利的声望使他可以反抗罗贝尔的入侵。 外交上的争议平静下来。在条约中,罗贝尔同意放弃他对英国王位的要求以换取3000马克的年金和除了一处地产之外亨利在诺曼底公国的全部权利。罗贝尔和他的追随者被允许返回诺曼底而不受到亨利的报复。此外两兄弟同意任命彼此为继承人并在惩罚叛徒时互相给予支持。 可是协议没有持续很久。1105年,亨利入侵诺曼底并在次年的坦什布赖(Tinchebray)战役中击败他兄长的军队。罗贝尔被囚禁直到1134年死去。此后,诺曼底作为英国国王的领地超过一个世纪。.

之间坦什布赖战役和奥尔顿条约相似

坦什布赖战役和奥尔顿条约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亨利一世 (英格兰)罗贝尔二世 (诺曼底)诺曼底

亨利一世 (英格兰)

亨利一世(英语:Henry I;约1068年–1135年12月1日),亦被称为儒雅者亨利(英语:Henry Beauclerc),是1100年至1135年在位的英格兰国王。亨利是征服者威廉第四子,曾学习拉丁语并接受博雅教育。1087年,征服者威廉死亡,亨利的长兄短袜罗贝尔和三兄红毛威廉分别继承了诺曼底和英格兰,但亨利却没有分到土地。亨利从罗贝尔那里购买了位于诺曼底西部的科唐坦郡,但在1091年,红毛威廉和罗贝尔废黜了他对科唐坦郡的所有权。在与红毛威廉结盟对抗罗贝尔的基础上,亨利逐渐恢复了自己的权势。在1100年,红毛威廉死于一场狩猎事故,亨利夺取了英格兰王位,并在加冕礼上承诺要更改红毛威廉的许多不合民意的政策。亨利迎娶了苏格兰的玛蒂尔达,但还是和数以百计的情妇生有大量非婚生子女。 对亨利统治英格兰存有异议的罗贝尔于1101年进犯。亨利一世在国内励精图治。他于1106年渡海至法国,在坦什布赖战役中击败竞争对手、兄长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将其监禁至死。 1120年,其继承人威廉·艾德林溺死。亨利一世遂指定女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五世的遗孀玛蒂尔达及其后夫安茹的若弗鲁瓦为继承者。但其死后王位实际落入他的外甥布卢瓦伯爵艾蒂安手中。.

亨利一世 (英格兰)和坦什布赖战役 · 亨利一世 (英格兰)和奥尔顿条约 · 查看更多 »

罗贝尔二世 (诺曼底)

羅伯特二世(Robert II,约1051年—1134年2月10日),绰号短袜羅伯特 (Robert Curthose)。1087年—1106年間為诺曼底公爵,曾试图获得英格兰王位,但失败。他的绰号來自馬姆斯伯里的威廉和奥尔德里克·维塔利斯 (Orderic Vitalis)记载罗贝尔的父亲威廉曾嘲笑他为「短靴子」(brevis-ocrea)。.

坦什布赖战役和罗贝尔二世 (诺曼底) · 奥尔顿条约和罗贝尔二世 (诺曼底)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

#重定向 诺曼底大区.

坦什布赖战役和诺曼底 · 奥尔顿条约和诺曼底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坦什布赖战役和奥尔顿条约之间的比较

坦什布赖战役有13个关系,而奥尔顿条约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2.50% = 3 / (13 + 11)。

参考

本文介绍坦什布赖战役和奥尔顿条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