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地理志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地理志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之间的区别

地理志 vs. 福建省 (中華民國)

地理志,记述一个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地理状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专志。以某一特定的区域为对象,全面系统地记述阐明该区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志是记载山川地理沿革之书。东汉班固撰《汉书》时沿袭《史记》体例,改《史记》中的“书”为“志”。古史无地理专章,自《史记》撰《河渠书》后,班固独创其体例,将记载典章制度的各篇统名为志,增写“地理志”,记述地方建置沿革。其州国郡县山川夷险时俗之异,经星之分,风气所生,区域之广,户口之数,各有条叙,与古《禹贡》、《周官》所记相埒。按郡国记录汉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户口数字、县道、山川河流、神祠及各地区物产、社会风俗等。为研究西汉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其后历代官修史书多所沿用。《漢書》卷二十八为地理志,《後漢書》志第十九至第二十三为郡國志,《晋书》卷十四至卷十五为地理志,《宋書》卷三十五至卷三十八为州郡志,《南齐书》卷十四至卷十五为州郡志,《魏書》卷一百六为地形志,《隋書》卷二十九至第三十一为地理志,《旧唐书》卷三十八至卷四十一为地理志,《新唐书》卷三十七至卷四十三为地理志,《旧五代史》卷一百五十为郡縣志,《新五代史》卷六十为職方考,《宋史》卷八十五至卷九十为地理志,《辽史》卷三十七至卷四十一为地理志,《金史》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为地理志,《元史》卷五十八至卷六十三为地理志,《明史》卷四十至卷四十六为地理志,《清史稿》卷五十四至卷八十一为地理志。 在地方志中,一般把它列在卷首大事之后,其他各专志之前。地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其记述的范围和内容十分广阔,除记述特定地方的山川形势、气候、物产、风土人情外,也记述地区的人物传记等文化历史资料。地理志主要是地方志中记述有关地理的那部分内容。其中有自然地理的知识,也有人文地理的知识。自然地理研究自然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所辖范围内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诸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自然资源,以及其它地理环境。.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目前僅由金門與連江(馬祖)兩縣,以及原屬莆田縣的烏坵鄉(今託金門代管)所組成和原屬长乐县的白犬列岛(莒光乡)(今託連江代管),緣此其常被稱為「金馬地區」。金馬地區是中華民國政府作為在中國大陸擁有主權的意義與象徵。在政府用語中亦將臺澎金馬稱作「臺閩地區」,即示為實質統治之臺灣與福建二省之地區。 因國共內戰爆發,中華民國國軍節節潰敗於中共解放軍。鑒於形勢,福建省政府自1949年8月隨國軍從福州市遷駐金門。韓戰爆發後,解放軍曾多次進攻該地而未捷,而國軍亦無能力反攻。進而形成福建由兩政治實體割據一方的格局。1956年7月因為實施戰地軍政指揮,福建省政府精簡化並遷至臺灣省臺北縣新店鎮(今新北市新店區),1992年11月7日金馬地區戰地政務終止,1996年1月15日遷回金門辦公,省政府維持原精簡化之編制,且不設省議會。 福建省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省份,概念上為「大陸福建」與「金馬福建」,前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質統治,設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後者由中華民國實質統治,設立福建省政府。 由於金門西距廈門島不到10公里,而東距台灣島則有277公里。因此中華民國政府於2001年元旦起實施金馬小三通,金馬地區開始展開與大陸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

之间地理志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相似

地理志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辖境进行的行政分区。各国的行政区划,由于国情不同,名称和分级各不相同。.

地理志和行政区划 · 福建省 (中華民國)和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志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之间的比较

地理志有31个关系,而福建省 (中華民國)有26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33% = 1 / (31 + 269)。

参考

本文介绍地理志和福建省 (中華民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