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理民府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理民府之间的区别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 vs. 理民府

地方行政計劃是香港1970年代香港政府在市區開始發展的計劃。此計劃的目的是透過民政處組成一個類似本來只在新界才有的溝通聯繫網絡。初時是協助推行清潔香港運動和撲滅暴力罪行運動而成立的撲滅罪行委員會。以樓宇為基礎並自行任命成員的組織有居民組成的互助委員會,以及由業主組成的業主立案法團,這些組織的主席共同參與分區委員會。分區委員會的主席又成為民政區委員會的成員。 1980年6月公布之地方行政模式綠皮書,政府建議香港劃分18區,每區設立區議會、政務處和地區管理委員會,代表每區有地方議會和地方行政機構,反映當時在各區擔任日趨發展的角色和推動市民參與區內事務。由1981年4月1日起,地區諮詢委員會依照政府所公佈地方行政白皮書的決定,改稱「區議會」。市區成立地區管理委員會及政務處,新界地區的理民府改為政務處和成立地區管理委員會。. 民府(District Office)是英國接收香港新界租借地後,最早設立的新界管治中心。.

之间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理民府相似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理民府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香港區議會民政事務處新界

香港區議會

香港區議會(District Council,簡稱區會)是香港地區層次的地方議會和區域組織,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現時香港18區各有其所屬的區議會,合共458名區議員,每屆區議會任期4年。 區議會在香港政治架構中只是區域諮詢組織,並無法定權力,尤其不具有現代議會最重要的兩項權力:立法和審批政府公共開支的權力,相關權力由立法會行使。香港並沒有區域性的法律及稅收,只有在立法會個別授權下才有部分立法權。現時建制派於全港十八區區議會佔有優勢,並佔有全部十八個區議會主席席位及十七個副主席席位。 香港的地區政策為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香港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一個區議員的月薪有約三萬一千港元,連同實報實銷營運開支津貼標準,每月可動用的資金約七萬港元(以上兩個金額皆為2018年的數字)。.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香港區議會 · 理民府和香港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民政事務處

民政事務處(District Office)是香港政府在十八區設立的辦事處;香港主權移交前稱為政務處,前身為新界理民府及市區民政處。香港政府由1982年起實施地方行政計劃,在香港島與九龍設立港九政務署,加上之前在新界設立的新界政務署,統合為政務總署(回歸後改稱民政事務總署)。其下在各區設有政務處,即民政事務處的前身。其主管是政務專員,香港主權移交以後,改稱民政事務專員。.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民政事務處 · 民政事務處和理民府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新界 · 新界和理民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理民府之间的比较

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有14个关系,而理民府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6.00% = 3 / (14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地方行政計劃 (香港)和理民府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