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地幔和地磁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地幔和地磁场之间的区别

地幔 vs. 地磁场

地函(Erdmantel;mantle;manteau;原於mantellum,意為斗篷),--,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矽酸鹽,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函含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及其他類型的岩石。占地球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由於P波及S波皆可通過地函,故推測地函主要為固體構成。地函可分成上部地函、過渡帶及下部地函。. 地磁場是源自於地球內部,並延伸到太空的磁場。磁場在地表上的強度在25-65微特斯拉(即0.25至0.65高斯)之間。粗略地說,地磁場是一個與地球自轉軸呈11°夾角的磁偶極子,相當於在地球中心放置了一個傾斜了的磁棒。目前的地磁北極位於北半球的格陵蘭附近,實際上它是地磁場的南極,而地磁南極則是地磁場的北極。地核向外散發熱量時,引起外核中熔融鐵的對流運動,進而產生電流,地磁場即是此電流所致。這種使天體磁場形成的原理,稱為發電機理論。 南北磁極通常位於地理極附近,但其位置在地質時間尺度上可以有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極其緩慢,不足以干預指南針的日常使用。不過,平均每幾十萬年會發生一次地磁逆轉,即南北磁極突然(與地質時間尺度相比較)互相換位。每次逆轉都會在岩石中留下印跡,這對古地磁學研究十分重要。以此所得的數據有助科學家了解大陸和海床的板塊運動。 磁層指的是地磁場在電離層以上的影響範圍。它能夠向太空延伸幾萬公里,並且阻止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中的帶電粒子損毀地球大氣上層,因此使得阻擋紫外線的臭氧層不致消失。.

之间地幔和地磁场相似

地幔和地磁场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地球構造地核玄武岩氧化铁

地球構造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們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區分。地球拥有一層富含硅的地壳、一層溶融狀的地幔、一層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自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

地幔和地球構造 · 地球構造和地磁场 · 查看更多 »

地核

地核(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徑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 它可再分为內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傳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從源自其他行星核心的鐵隕石來推測,地核也是由铁和镍组成。地球磁場的自激發電機理論,也需要一個液態金屬外核的存在才能成立。至於--,則極有可能是固態鐵。.

地幔和地核 · 地核和地磁场 · 查看更多 »

玄武岩

武岩(basalt)是一種细粒致密、外觀呈黑色的火成岩,由基性岩漿噴發凝結而成,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钠或硅铝酸钙,二氧化硅的含量大约是45-52%,还含有较高的氧化铁和氧化镁。由于喷发时产生大量气孔,有时是大孔如杏仁状构造,后来中间常被其他矿物充填。玄武岩岩浆的黏度小,易于流动,形成很大的覆盖层,常形成广大的熔岩台地,所以分布很广。 玄武岩根据其成分不同可以分为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高铝玄武岩;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玄武玻璃;按其充填矿物不同可分为橄榄玄武岩、紫苏辉石玄武岩等。 没有被风化的玄武岩是黑色或暗绿色的致密岩石,由于其凝结后产生六方晶体节理,被风化后形成六方柱状,风化厉害可以形成黄褐色的玄武土,如果进一步被雨水淋滤,除去二氧化硅形成铝土矿。有的玄武岩气孔中还充填有铜、钴、硫磺等矿物。.

地幔和玄武岩 · 地磁场和玄武岩 · 查看更多 »

氧化铁

氧化铁,或称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是铁锈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的主要成因是鐵金屬在杂质碳的存在下,與環境中的水份和氧氣反应,鐵金屬便會生鏽。.

地幔和氧化铁 · 地磁场和氧化铁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幔和地磁场之间的比较

地幔有28个关系,而地磁场有10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2.92% = 4 / (28 + 109)。

参考

本文介绍地幔和地磁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