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地區直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地區直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区别

地區直選 vs.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地區直選是指香港立法會選舉以地區作為選區分界,選出的議員議席部分。相對於功能界別,地區直選的議員由該區的登記選民投票產生,並由比例代表制 / 最大餘額方法選出議員。於2010年政改投票當中,政府提出地區直選增加5席並獲得通過,2012年起,地區直選議席將增至35席。 由1998年至今,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分為五大選區:新界西、新界東、香港島、九龍西、九龍東。一般而言,選區的議席數量將按當區人口決定。而2012年之地區直選分區,仍需要經過本地立法解決。 2012年增加的5個超級區議員議席,雖由三百多萬選民投票選出,但提名權及參選權均限制於現任區議員,原功能組別選民亦不能投選超級區議員,選出的議員法律上是功能界別的議員,而非地區直選。.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是香港的一院制議會。第六屆立法會共有70個議席,經2016年9月4日的選舉產生。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選舉分別選出35位議員。7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2016年11月15日,高等法院裁定兩名議員游蕙禎及梁頌恆的宣誓無效。2017年7月14日,高等法院裁定四名議員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梁國雄的宣誓無效。隨後,立法會秘書處分別在兩案件宣判日起計 21 天內刊登憲報宣佈議席出缺。現正視乎各人上訴的決定及程序,及考慮其他因素始安排補選。 2017年8月25日,香港終審法院裁定兩名議員游蕙禎及梁頌恆的上訴無效。 2017年9月14日,選舉委員會公佈將會於2018年3月11日就三個地方選區(新界東、九龍西、香港島各一席)及功能界別(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進行補選。 2018年3月11日,立法會補選舉行,建制派及民主派於是次補選各取2個議席。.

之间地區直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相似

地區直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有(在联盟百科)27共同点: 功能界別功能界別 (香港)小麗民主教室工黨 (香港)人民力量建制派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公民黨 (香港)社會民主連線無黨籍熱血公民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立法會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香港親共團體香港本土鄭松泰自決派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主黨 (香港)民主派 (香港)泛民主派本土派 (香港)新世紀論壇新民主同盟新民黨 (香港)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功能界別

功能界別(functional constituency)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內採行的一種非地理選舉制度:.

功能界別和地區直選 · 功能界別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功能界別 (香港)

功能界別(Functional constituency),又稱為「功能團體」,即「職業代表制」(Professional representation),1997年之前稱為「功能組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內,代表指定的商會或行業在選舉中擁有特別投票權的類別。 在現有制度下,例如從事衛生服務界、教育界及社會福利界的組別,少數選民有權以個人身份投票的之外,其他的公司票、團體票選舉模式,即從事該行業的一般僱員及從業員則並不具選民資格。因此,大部份功能界別只能代表該行業中的小部份人,通常是僱主,不能全面反映全體從事該行業的市民的意見。個別的界別也有部分候選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雖在技術上視同功能界別,但因包括選民構成在內的選舉性質與其他的功能界別有極大分別的關係,故不在此條目記述。有關於該界別的詳細請參閱有關條目。.

功能界別 (香港)和地區直選 · 功能界別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小麗民主教室

小麗民主教室(Democracy Groundwork)是香港的一個自决派民間組織,由香港專上學院講師劉小麗博士(人稱「小麗老師」)於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創立,旨在推動民間的民主教育。 「小麗民主教室」自佔領旺角至今推動過186場街頭論壇及講學,一年半之間,教室在各區,尤其在九龙西地區擺了近二百場街站,當中有嘉賓的深度講學,也有論壇及流動文宣形式。该组织还推動過反白象、撐退保、支持小販、成立社區墟市、對抗領展的抗爭。據說有一些「藍絲」也被其說服而成為教室成員和積極參與者。.

地區直選和小麗民主教室 · 小麗民主教室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工黨 (香港)

工黨(Labour Party)是一個香港民主派政黨,其在政治光譜中傾向左翼,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工黨成立於2011年12月18日,四大主張包括:民主、公義、永續和團結,提倡建立一個自由和平等的社會,並著重基層和工人權益。工黨現任主席為郭永健。.

地區直選和工黨 (香港) · 工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人民力量

人民力量(People Power),簡稱人力,是香港的一個激進民主派政黨,成立時有近200多名前社會民主連線退黨成員,當中包括前香港立法會議员陳偉業、黃毓民現任主席為現任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成立之初的目標是不滿民主黨和民協等政黨支持2012政改方案,發動「票債票償」運動。 2016年,人民力量與社會民主連線組成進步民主連線出選立法會,最終僅社民連梁國雄及人力陳志全在立法會保住新界東兩個議席,其餘全部落選,其中在九龍東及香港島皆落選。.

人民力量和地區直選 · 人民力量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重定向 建制派 (香港).

地區直選和建制派 · 建制派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

工商業及專業界派系,是香港建制派一個右翼主流派系,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主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經濟政策。目前工商界政黨以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等為主。.

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和地區直選 · 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公民黨 (香港)和地區直選 · 公民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地區直選和社會民主連線 · 社會民主連線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地區直選和無黨籍 · 無黨籍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熱血公民

熱血公民(Civic Passion)是一個香港本土派政黨,於2012年2月29日成立,以「文化抗共」的旗幟號召香港「文化建國」,核心人物有鄭松泰及鄭錦滿。其主張為「五區公投,全民制憲」及「永續基本法」。.

地區直選和熱血公民 · 熱血公民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工會聯合會

香港工會聯合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缩写为HKFTU),簡稱工聯會,成立於1948年,前稱「港九工會聯合會」,是香港的傳統亲共工會,也是一個政治組織,在香港立法會佔有席位。.

地區直選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地區直選和香港立法會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簡稱經民聯,香港建制派第二大政黨,现为香港立法會第三大黨,擁有1個地區直選議員及6個功能界別議席,直選議席不及民建聯、工聯會和新民黨。成立於2012年10月7日,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為創黨主席。.

地區直選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共團體

香港親共團體(Pro-Communist groups)泛指一些政治立場上絕對服從中國共產黨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香港團體,過往親共團體是指與親近中華民國或中國國民黨的香港親台團體處於對立陣營,在中國官方媒體常稱為愛國愛港的團體及穩定香港社會的力量,但隨著香港主權移交後親台勢力逐漸消退,現在主要與香港的泛民主派對立。不少親共團體也是中共在香港的支部組織,例如左派工會和國貨公司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的親共和親台勢力透過工會運動逐漸形成壁壘分明的對立陣營,親共團體當中以成立於1947年的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最具代表性,而親台團體代表則有成立於1948年的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Hong, N., and Warner, M.,. Springer, 1998, p.128.

地區直選和香港親共團體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親共團體 · 查看更多 »

香港本土

香港本土(Hong Kong First)是一個香港泛民主派及本土組織,成立於2013年1月31日。由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及范國威創立,主張捍衛香港基本法訂明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珍惜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支持香港民主自治,但不支持港獨、民族自決以及以武力方式應對中港矛盾,因此與大部分本土派組織有明顯區別,香港本土現成為香港立法會泛民主派第四大黨。.

地區直選和香港本土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本土 · 查看更多 »

鄭松泰

鄭松泰博士(Dr.,),社會學學者及政治人物,曾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擔任專任導師,任教香港社會、香港政治經濟學、現代中國文化以及社會學導論等科目。2018年6月合約完結後理工大學不再續約。 鄭松泰為政治組織熱血公民主席,綽號泰博,在網絡電台熱血時報擔任《熱血政治》節目主持。.

地區直選和鄭松泰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鄭松泰 · 查看更多 »

自決派

自決派(Self-determination groups),又称民主自決派(Democratic self-determination groups),是指在香港主張通過民主自決,實現香港真普選及真正自治,但不主張香港獨立及民族自決,同時達到反地產霸權、反對資本家及財團剝削和彰顯社會公義,並強調於社區參與中爭取自主權的政治及學術派系。 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雖然本土自決字面不合理,但因他們的政綱路線較原來的激進民主派更加激進,部分傳媒把「自決派」與「本土派」當選議員一併統稱為「本土自決派」。自決派及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在2016年組成民主派會議,又稱「G27」。 2017年,立法會議員劉小麗及香港眾志成員羅冠聰被褫奪議員資格,自決派至今在立法會擁有1個議席。.

地區直選和自決派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自決派 · 查看更多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地區直選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民主黨 (香港)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一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現時,其為立法會第二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胡志偉。.

地區直選和民主黨 (香港) · 民主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民主派 (香港)

民主派(Pro-democracy camp),亦稱為反對派,為香港的一個政治意識形態陣營,與建制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

地區直選和民主派 (香港) · 民主派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地區直選和泛民主派 · 泛民主派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本土派 (香港)

本土派(Localist groups)泛指政綱以香港人利益為出發點,強調香港主體意識和本土文化的政治派系。本土派定義香港人為擁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族群,強調香港人身份認同,以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統治。 本土派在2016年新界東補選後,成為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以外,香港政治光譜中的第三勢力。部分傳媒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把本土派(包括民族自決派)和自決派一併稱為「本土自決派」,一度成為反對派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自決派加入民主派會議後,傳媒普遍將自決派併入民主派。本土派至今在立法會有1個議席(熱血公民)。.

地區直選和本土派 (香港) · 本土派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新世紀論壇

新世紀論壇(New Century Forum),簡稱新論壇,香港建制派政黨,於香港慶祝澳門回歸中國活動告一段落之後成立,成員多數是專業人士、工商金融及服務業界、中小型企業和學者等。新世紀論壇不時會發表一些社會問題的研究報告,或者回應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所以也可以稱為香港的智庫。 雖然該組織曾經參選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尤其是2000年的藍鴻震和2004年的呂孝端這兩位前政府高官,之後2008年亦有龐愛蘭),但是一直未有能夠取得席位。但2012年除了派出龐愛蘭外,又於功能界別派出馬逢國,最後只有馬當選。.

地區直選和新世紀論壇 · 新世紀論壇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新民主同盟

新民主同盟(Neo Democrats),簡稱新同盟,是一個香港民主派政黨,成立於2010年10月2日,是一個由前民主黨成員為主所組成之政黨。政黨強調務實本土路線,從實際政策倡議,去捍衛香港本土權益,同時重視地區工作。 成員於民主黨時,多為被視作「改革派」人士。他們反對民主黨不參與五區公投運動,以及反對民主黨支持2010年政改方案,並於年底退出民主黨。新民主同盟是泛民主派的區議會第三大黨,僅次於民主黨和民協。.

地區直選和新民主同盟 · 新民主同盟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新民黨 (香港)

新民黨(New People's Party),香港建制派政黨。支持票源主要來自中產、專業及本地工商界人士,現職及退休香港公務員,包括香港警察、廉政和申訴專員公署等的紀律部隊支持,被認為是建制派的新勢力。此外,公民力量成員也是新民黨黨員。.

地區直選和新民黨 (香港) · 新民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定於2016年9月4日,而當選議員的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共4年。本屆選舉出現香港歷史上首次有人因政治背景審查被褫奪參選權,亦是首次有主要政黨候選人於投票日前宣佈放棄參與選舉或停止競選工程。此外,中聯辦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被指積極高度介入選舉,亦引起高度的關注。現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不再於是次選舉競逐連任議員,意味他於2016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任期完結後退任主席。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8月31日的決議,是次立法會選舉會遵從上屆選舉方式而沒有更動。 是次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創下歷屆新高,亦因投票人數增長,而在各區的票站出現排隊投票的情況,更有部分人流過多的票站投票程序延至翌日(9月5日)方才結束。.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地區直選 ·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區直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比较

地區直選有53个关系,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有15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7,杰卡德指数为12.86% = 27 / (53 + 157)。

参考

本文介绍地區直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