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圣经汉语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圣经汉语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之间的区别

圣经汉语译本 vs. 耶和華見證人

《聖經》漢語譯本,是指從原语种及其他語言《聖經》版本翻譯成汉语的聖經译本。中文聖經包括文言文聖經(古文)、白話文聖經、及方言聖經,例如閩南話聖經、客語聖經、粵語聖經(廣東話)與吳語聖經等等。《聖經》原文分別以希伯來語、亞拉姆語和希臘語寫成。. 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是一個獨立的宗教團體,在1870年代末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賓夕法尼亞州的匹兹堡發起,直至1931年一次大會上,才根據聖經《以賽亞書 43:10》“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人,是我所揀選的僕人。’”取名為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的最高機構為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總部的中央長老團,其官方出版之守望臺聖經書社强調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完全基於聖經,無論是教義內容、生活準則、傳道方式都恢復了公元一世紀的基督教。一些宗教人士聲稱其為異端教派,此乃相較於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信仰,但其本身並不贊同“異端教派”的說法,《耶和華見證人簡介》。 耶和華見證人認為信仰應完全依據《聖經》,強調聖經的主題-上帝的王國,只有上帝的王國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難題。 對耶穌基督的理解與傳統基督教主張存在較大差别,經常強調傳道與上帝的救贖安排。.

之间圣经汉语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相似

圣经汉语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天主教希伯来语圣经汉语译本用语对照表圣经新世界译本和合本聖經聖經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譯本聖經恢復本聖經思高本詩篇正教會新約聖經旧约圣经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圣经汉语译本和天主教 · 天主教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 -,读音:)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為具有古代猶太民族(以色列民族或希伯來民族)意識之現代人民的民族語言、也是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2500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拉迪諾語和意第绪语,以色列復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採用希伯来语字母書寫;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希伯来語亦如同其它大部分的閃語族语言般,其拼寫法為橫寫由右到左。.

圣经汉语译本和希伯来语 · 希伯来语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圣经汉语译本用语对照表

本列表收錄聖經漢語譯本的用詞差異對照。基督教逐渐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三大宗派在将《聖經》翻译为汉语时,在詞語的使用上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中文维基百科的基督教条目大多採用在華語圈較為通用的新教译法,如使用了新教《聖經和合本》的“马太福音”,而未使用天主教《聖經思高本》的“玛窦福音”、或东正教的「聖福音依瑪特泰所傳者」。由于不能像其他条目一样使用自动文字转换,因此在此列出三大宗派的用词差异,以供读者参考。 目录:圣经書卷标题、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参考文.

圣经汉语译本和圣经汉语译本用语对照表 · 圣经汉语译本用语对照表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圣经新世界译本

《圣经新世界译本》(New World Translation of the Holy Scriptures (NWT))是由基督宗教非传统教派耶和华见证人的守望台聖經書社所发行的圣经译本。同时作为非卖品《圣经》在世界范围内也颇有影响力。英语版的新世界译本自稱是根据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原文直译(LORD 的翻译有问题)而成,中文版的新世界译本《圣经》根据2013年版英语版为蓝本,经过耶和华见证人长老团集体翻译而成,絕大部份正统教会並不认同。耶和华见证人与正統基督教教派之间,依旧对该译本翻译的准确性存有很大的争议。.

圣经新世界译本和圣经汉语译本 · 圣经新世界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和合本

#重定向 和合本聖經.

和合本和圣经汉语译本 · 和合本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圣经汉语译本和聖經 · 耶和華見證人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代中文譯本(Today's Chinese Version,縮寫为TCV),是聯合聖經公會於1979年出版的《聖經》汉语译本,又於1997年又參考教牧之意見,出版《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它主要對象是剛接觸《聖經》的讀者。此譯本的翻譯工作開始於1971年,由許牧世教授、駱維仁博士、周聯華博士、王成章博士和焦明女士等人所翻譯。 聯合聖經公會鑑於華人最常用的《聖經和合本》的一些字句,對於某些讀者(尤其是初信或教外的)而言暗晦難明、生硬拗口,甚至容易造成誤解;這是由於《和合本》的語言屬於白話文運動的早期,許多語詞用法已與現代汉语白話文的使用習慣有不少差距。此外,《和合本》是以1885年出版的《英國修訂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 為翻譯藍本, 並參考《詹姆士王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而不是直接從希伯來文或希臘文的原文翻譯;如此從英文二次轉譯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譯或漏譯的情形。再者,當時《和合本》根據的原文抄本,無論從數量或素質而言都不能與現存的抄本與考古資料相比。因應不少教內有識人士呼籲重譯聖經的聲音,聯合聖經公會遂決定推出符合現代白話文,通順易懂、又具時代特色的新版《聖經》。.

圣经汉语译本和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 耶和華見證人和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 查看更多 »

聖經譯本

聖經譯本,是宗教經典《聖經》的翻譯文本。《聖經》原文分別以古代希伯來語、亚兰語和通用希臘語寫成,聖經全書或聖經某部分已被不同聖經學者或團體翻譯到2530种语言中。 由於選取不同的原始底本、採用不同的翻譯準則及拼寫、書寫規則和神學觀點等因素,不同的譯本之間有時存在著巨大差異。聖經譯本雖風格各有不同,但大致可歸納為三類.

圣经汉语译本和聖經譯本 · 耶和華見證人和聖經譯本 · 查看更多 »

聖經恢復本

圣经恢复本(Recovery Version),是李常受主持翻译的多种语言的圣经译本和研读本《圣经》,包括英文、中文(包含繁、簡體)、西班牙文、韩文、俄文、日文、 葡萄牙文、法文、德文、菲律宾语、宿雾语、印尼文、馬來文、泰文和高棉文等语种。中、英文的《新约》恢复本完成于1987年,英文《旧约》恢复本完成于1997年,中文《旧约》恢复本完成于2003年。.

圣经汉语译本和聖經恢復本 · 耶和華見證人和聖經恢復本 · 查看更多 »

聖經思高本

思高圣经,正名稱為思高圣经译释本(現通稱「思高聖經」,下稱「思高本」),是今日华语天主教會最普遍使用的《圣经》中文譯本。此译释本的出版起源自1924年在上海举行的天主教会议决定翻译《圣经》。 现时,由香港思高圣经学会(Studium Biblicum O.F.M.)所出版的「思高圣经译释本」,是羅馬教廷唯一认可法定的中文版本圣经。。 「思高圣经译释本」是由天主教方济会会士真福雷永明神父(Blessed Gabrielle Allegra O.F.M.)于1945年在北京所创立的思高圣经学会翻译和注释。會址在北京(北平)輔仁大學附屬名叫西煤廠的宿舍內,後來「遷至李廣橋18號的方濟堂(近紫禁城),再遷往小石橋區,輾轉再遷回位於李廣橋的方濟堂。」)。1948年迁往香港继续翻译和注释工作。用了九年时间(1945-53年)译释旧约共八册,1954年,圣地和香港的圣经学会谊结金兰,雷神父带领学会的众兄弟,在圣地的继续深造和实地考察。雷神父也在圣地学院讲避静,讲授《若望福音》。1955年,会士们返回香港,着手把希腊文的《新约》译成中文。其间用了六年时间(1955-60年)译释新约共三册,新旧约全书共十一册。 1961年学会开展出版圣经合订本的计划,整个工作历时八年,终于在1968年12月25日正式完成,并出版了《思高圣经合订本》,其中不单是修改译文及删减批注,更可说是将整部圣经重译了一次。这是第一部译自原文的公教圣经全译本。香港的思高聖經学会會址在香港渣甸軒德蓀道6號,別無在其他地方設有分會。.

圣经汉语译本和聖經思高本 · 耶和華見證人和聖經思高本 · 查看更多 »

詩篇

《詩篇》(唐朝景教譯《多惠聖王經》)是古代以色列人對上帝真正敬拜者所記錄的一輯受感示的詩歌集,包括150首可用音樂伴唱的神聖詩歌,供人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對主作公開崇拜時唱詠之用。它是《希伯来圣经》中第19本书。這些詩歌除了對主的頌讚之外更含有許多禱告,也透露對主充滿信賴的心聲。天主教會、正教会稱為聖詠,是舊約聖經诗歌智慧书的第二卷。伊斯蘭教稱之為“宰逋尔”。 在《希伯來聖經》中,這本書的名字是西佛·透希爾林(Se′pherTehil·lim′),意即“讚美之書”,或簡稱透希爾林(Tehil·lim′),即“讚美詩”。它是透爾拉(Tehil·lah′)一字的複數詞,意思是“讚美”或“讚美歌”。這個詞見於詩篇第145篇的題署。“詩篇”一詞採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所用的桑末(Psal-moi′),所指的是用樂器伴奏的歌。這個名字也曾屢次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出現,例如在及。詩篇乃是用來讚頌、敬拜上帝的神聖詩歌。 主題:敬虔之人藉著讚美、禱告、並歡騰的歌唱,尋求並接觸神,所表達的情緒、感覺、感想和經歷。.

圣经汉语译本和詩篇 · 耶和華見證人和詩篇 · 查看更多 »

正教會

正教會(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pravoslavnaja tserkovʹ),也稱為東正教會,簡稱東正教,與天主教會及新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信徒总人數少於天主教,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要多出两倍,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圣经汉语译本和正教會 · 正教會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新約聖經

《新約聖經》(Ἡ Καινὴ Διαθήκη;New Testament)是基督教所认为的“《聖經》全書”裡继《旧约圣经》之后的其余部分的常用稱呼。.

圣经汉语译本和新約聖經 · 新約聖經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旧约圣经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對《聖經》全書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稱呼。舊約聖經原是猶太教主要經籍《塔納赫》。《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直到耶稣降生前大约500年完成,前后经历大约1000年左右。有学者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納為《聖經全書》的前部分。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很多内容也相同。不同的基督宗教所承認的《舊約聖經》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東正教版本承認50--;基督新教版本則為39--。 《舊約聖經》通常被分类为摩西五經(又稱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書和先知书四部分。舊約聖經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寫成及被輯錄成書,在基督教的教義看来與耶稣诞生后成書的《新约圣经》相承。.

圣经汉语译本和旧约圣经 · 旧约圣经和耶和華見證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圣经汉语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之间的比较

圣经汉语译本有70个关系,而耶和華見證人有16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5.93% = 14 / (70 + 166)。

参考

本文介绍圣经汉语译本和耶和華見證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