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圣墓教堂和教宗相似
圣墓教堂和教宗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天主教會,耶稣,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牧首,教会。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耶稣
耶稣(4BC-30/33AD)(古希伯來語:יהושוע,拼為Yahushua,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Jesus),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以犹太教为基础开创了基督教,並被尊稱為基督或耶穌基督。 按照傳統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視同三位一體的-神/主的位格之一,稱為「聖子」或「上帝之子」。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天主教思高譯本譯為“默西亞”),就是「受膏者」,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他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被羅馬官府本丟·彼拉多總督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好成就了耶穌降生的目的,他的死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他三天以後復活,顯現給他的門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他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與死人,信從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耶路撒冷牧首
耶路撒冷牧首(Greek Orthodox Patriarch of Jerusalem),全稱為耶路撒冷聖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是東正教15個自主教會之一耶路撒冷正教會的領袖。按照歷史榮譽,耶路撒冷的牧首在所有東正教領袖中列在第四位,僅次於君士坦丁堡牧首、亞歷山大牧首和安提阿牧首。 在451年之前,耶路撒冷只是一個主教區。在451年,加爾西頓大公會議上被確立為宗主教教區的地位。按照傳統說法,耶穌基督的弟弟雅各是耶路撒冷的第一位主教(62年)。 在阿拉伯人的征服之後,穆斯林統治者承認耶路撒冷作為基督教教區的地位,並且承認耶路撒冷宗主教(在東西教會大分裂之後,習慣上譯為耶路撒冷牧首)是它的領袖。 1099年,攻占耶路撒冷的十字軍流放了東正教教會的牧首,而指定了一個拉丁禮教會宗主教,試圖將耶路撒冷教區西方禮化(或拉丁化) 。從此直到1187年耶路撒冷牧首都在君士坦丁堡避難。 今天,耶路撒冷牧首的聖座位於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 現任耶路撒冷牧首是狄奧菲洛三世法座(2005年在前任牧首被廢黜後當選)。.
圣墓教堂和耶路撒冷牧首 · 教宗和耶路撒冷牧首 ·
教会
教会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一方面指指所有基督徒的整體(普世教會);另一方面是有形的基督徒组织(個別性的教會)。一般人常將教會與“教堂”(指的是教会建築)混為一談,因为教会的组成並不需要固定建築。 教會是由一群與耶穌基督有生命連結的基督徒,並以耶穌基督為磐石和房角石,且建立在使徒和先知所立真理的根基上,聚集連結而成的生命見證體。.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圣墓教堂和教宗的共同点。
- 什么是圣墓教堂和教宗之间的相似性
圣墓教堂和教宗之间的比较
圣墓教堂有28个关系,而教宗有10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3.65% = 5 / (28 + 109)。
参考
本文介绍圣墓教堂和教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