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圖形處理器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圖形處理器和高效率视频编码之间的区别

圖形處理器 vs. 高效率视频编码

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縮寫:GPU),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晶片或繪圖晶片,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遊戲機和一些行動裝置(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上執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 圖形處理器是輝達公司(NVIDIA)在1999年8月發表精視 256(GeForce 256)繪圖處理晶片時首先提出的概念,在此之前,電腦中處理影像輸出的顯示晶片,通常很少被視為是一個獨立的運算單元。而對手冶天科技(ATi)亦提出視覺處理器(Visual Processing Unit)概念。圖形處理器使顯示卡减少了對中央處理器(CPU)的依赖,並分擔了部分原本是由中央處理器所擔當的工作,尤其是在進行三維繪圖運算時,功效更加明顯。圖形處理器所採用的核心技術有硬體座標轉換與光源、立體環境材質貼圖和頂點混合、纹理壓缩和凹凸映射貼圖、雙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 圖形處理器可單獨與專用電路板以及附屬組件組成顯示卡,或單獨一片晶片直接內嵌入到主機板上,或者內建於主機板的北橋晶片中,現在也有內建於CPU上組成SoC的。個人電腦領域中,在2007年,90%以上的新型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擁有嵌入式繪圖晶片,但是在效能上往往低於不少獨立顯示卡。但2009年以後,AMD和英特爾都各自大力發展內建於中央處理器內的高效能整合式圖形處理核心,它們的效能在2012年時已經勝於那些低階獨立顯示卡,這使得不少低階的獨立顯示卡逐漸失去市場需求,兩大個人電腦圖形處理器研發巨頭中,AMD以AMD APU產品線取代旗下大部分的低階獨立顯示核心產品線。而在手持裝置領域上,隨著一些如平板電腦等裝置對圖形處理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少廠商像是高通(Qualcomm)、PowerVR、ARM、NVIDIA等,也在這個領域裏紛紛「大展拳腳」。 GPU不同于传统的CPU,如Intel i5或i7处理器,其内核数量较少,专为通用计算而设计。 相反,GP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处理器,具有数百或数千个内核,经过优化,可并行运行大量计算。 虽然GPU在游戏中以3D渲染而闻名,但它们对运行分析、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尤其有用。 GPU允许某些计算比传统CPU上运行相同的计算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效率視訊編碼(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簡稱HEVC),又稱為H.265和MPEG-H第2部分,是一種視訊壓縮標準,被視為是ITU-T H.264/MPEG-4 AVC標準的继任者。2004年開始由ISO/IEC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和ITU-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VCEG)作为ISO/IEC 23008-2 MPEG-H Part 2或稱作ITU-T H.265開始制定。第一版的HEVC/H.265視訊壓縮標準在2013年4月13日被接受為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正式標準。HEVC被認為不僅提昇影像品質,同時也能達到H.264/MPEG-4 AVC兩倍之壓縮率(等同於同樣畫面品質下位元率減少到了50%),可支援4K解析度甚至到超高畫質電視(UHDTV),最高解析度可達到8192×4320(8K解析度)。 數個基於HEVC延伸的編碼標準正在進行中,包含range extensions(支援進階的影片格式)、可調式編碼和3D視訊編碼標準。.

之间圖形處理器和高效率视频编码相似

圖形處理器和高效率视频编码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ARM架構个人电脑主板平板電腦移动设备高通英特尔Microsoft WindowsPowerVRSoC智能手机

ARM架構

ARM架構,過去稱作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稱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個32位元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其廣泛地使用在許多嵌入式系統設計。但在其他領域上也有很多作為,由於節能的特點,ARM處理器非常適用於行動通訊領域,符合其主要設計目標為低成本、高效能、低耗電的特性。另一方面,超级计算机消耗大量电能,ARM同样被视作更高效的选择。 至2009年為止,ARM架構處理器佔市面上所有32位元嵌入式RISC處理器90%的比例,使它成為占全世界最多數的32位元架構之一。ARM處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上看到,從可攜式裝置(PDA、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掌上型電玩和計算機)到電腦週邊設備(硬碟、桌上型路由器),甚至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中都有他的存在。在此还有一些基于ARM设计的衍伸产品,重要產品還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構和德州儀器的OMAP系列。 2011年,ARM的客户报告79亿ARM处理器出货量,占有95%的智能手机、90%的硬盘驱动器、40%的数字电视和机上盒、15%的微控制器、和20%的移动电脑。在2012年,微软与ARM科技生产新的Surface平板电脑,AMD宣布它将于2014年开始生产基于ARM核心的64位元服务器芯片,2016年,日本富士通公司宣布下一代“京”超级计算机将采用ARM架构。 2016年7月18日,日本软银集团斥资3.3万亿日元(约合311亿美元)将设计ARM的公司ARM Holdings收购。。.

ARM架構和圖形處理器 · ARM架構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个人电脑

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簡稱:PC),普遍稱為電腦,中国又稱為个人計--機,是在大小、性能以及價位等多個方面適合于個人使用,并由最终用户直接操控的計算機的統稱。它与批处理计算机或分时系统等一般同时由多人操控的大型计算机相对。从桌上型電腦(或稱台式電腦、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到小型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以及-zh-hans:超级本;zh-tw:超極致筆記型電腦-等都属于个人電腦的范畴。.

个人电脑和圖形處理器 · 个人电脑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主板

--(Motherboard, Mainboard,简称Mobo);又称--、系统板、逻辑板(logic board)、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電子計算機的中心或者主電路板。 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點,供處理器、顯示卡、音效卡、硬碟機、記憶體、對外裝置等裝置接合。它們通常直接插入有關插槽,或用線路連接。主機板上最重要的構成元件是晶元組(Chipset)。而晶元組通常由北橋和南橋組成,也有些以單晶片設計,增強其效能。這些晶元組為主機板提供一個通用平台供不同裝置連接,控制不同裝置的溝通。它亦包含對不同擴充插槽的支援,例如處理器、PCI、ISA、AGP,和PCI Express。晶元組亦為主機板提供額外功能,例如整合顯核,整合聲效卡(也稱內置顯核和內置聲卡)。一些高價主板也集成紅外通訊技術、藍牙和802.11(Wi-Fi)等功能。.

主板和圖形處理器 · 主板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是一種小型的、方便攜帶的個人电脑,以觸控式螢幕作為基本的輸入裝置。它擁有的觸控式螢幕(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使用者通過觸控筆或數位筆來進行作業而不是傳統的鍵盤和滑鼠。多數的平板電腦更支援手指操作,使用手指觸控、書寫、縮放畫面與圖片。 使用者可以透過内建的手寫辨識、屏幕上的虛擬鍵盤、語音辨識或者一個真正的鍵盤(如果該機型配備的話)進行操作。平板電腦還擁有讓使用者透過觸控筆來打字的快速輸入軟體。 多數平板電腦使用Wacom數位板,該數位板能快速的將觸控筆的位置“告訴”電腦。使用這種數位板的平板電腦會在其螢幕表面產生一個微弱的磁場,該磁場只能和觸控筆内的裝置發生作用。所以用户可以放心的將手放到螢幕上,因為只有觸控筆才會影響到螢幕。然而,因為周圍的設備存在干擾的可能,很多型號都發生過游標“顫抖”的問題,這個問題會加深某些操作的難度,例如當試著畫直線、寫小字等。此外製造這種數位板的公司還有UC Logic以及Finepoint公司。.

圖形處理器和平板電腦 · 平板電腦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移动设备

行動裝置(Mobile device),也被稱為手持裝置(handheld device)、行動終端、移动通信终端等,大多數為口袋大小的计算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OS机、车载电脑等。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通常有一個小的顯示螢幕,觸控輸入,或是小型的鍵盤。因为透過它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获得各种信息,这一类设备很快变得流行。和诸如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计算设备一起,PDA代表了新的计算领域。 下面这些是典型的移动设备.

圖形處理器和移动设备 · 移动设备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高通

通公司(Qualcomm,)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州聖地牙哥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厄文·馬克·雅各布和安德鲁·维特比创建,于1985年成立。两人此前曾共同创建Linkabit。.

圖形處理器和高通 · 高效率视频编码和高通 · 查看更多 »

英特尔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創辦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英特爾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Intel Inside”的廣告標語與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1990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英特爾的品牌名號。 英特爾早期在開發SRAM與DRAM的記憶體晶片,在1990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英特爾的主要業務。在1990年代時,英特爾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PC工業。在這段期間英特爾成為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微軟公司一樣支配著PC工業的發展方向。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表的2007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英特爾的品牌價值由第15名掉落了10個名次到第25名。 而主要競爭對手有AMD、NVIDIA及Samsung。.

圖形處理器和英特尔 · 英特尔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Microsoft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中文有时譯作微軟--,通常不做翻译)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操作系统。它問世於1985年,起初是MS-DOS之下的桌面環境,其後續版本逐漸發展成為主要为個人電腦和服务器用户設計的操作系統,并最终获得了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統的垄断地位。此操作系統可以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平台上运行,如个人电脑(PC)、移动裝置、服务器(Server)和嵌入式系統等等,其中在个人电脑的领域应用内最为普遍。在2004年國際數據資訊公司一次有关未来发展趋势的会议上,副董事长Avneesh Saxena宣布Windows拥有终端操作系统大约70%的市场份额 www.linuxworld.com.au。 Windows操作系統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於2015年7月29日發佈的 Windows 10。Windows Server目前最新的穩定版是2016年9月26日發佈的Windows Server 2016。.

Microsoft Windows和圖形處理器 · Microsoft Windows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PowerVR

PowerVR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軟硬體影像處理開發部門,也是其設計的圖形晶片的常用名稱。 在1990年代後期,它的3D領域主要競爭對手是3dfx的Voodoo系列顯示卡。其後在ATi和Nvidia的激烈競爭中沒落。自2002年起,很多電腦遊戲都不會官方支持PowerVR,此後PowerVR主力發展低功耗市場。今天,很多行動裝置上都能發現PowerVR的身影:在2010年,全球售出了超過2.15億枚包含PowerVR技術的晶片。 PowerVR加速器並非由PowerVR製造,而是其集成電路設計和專利授權給其他公司,如德州儀器,英特爾,NEC,黑莓,瑞薩,三星,意法半導體,飛思卡爾,蘋果,恩智浦半導體等。.

PowerVR和圖形處理器 · PowerVR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SoC

#重定向 系统芯片.

SoC和圖形處理器 · SoC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具有移动操作系统,可透过安装应用软件、游戏等程序来扩充功能的手机。其运算能力及功能均优于传统功能手机。 最初的智能手机功能并不多,而且還有鍵盤,但后来iPhone以後的机型增加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数码相机和閃光燈(手電筒)、和GPS导航、NFC、重力感應水平儀等功能,使其成为了一种功能多样化的设备,透過這樣的破壞性創新,不只是手機產業被顛覆,而是智慧機徹底成為了電子市場主流硬體,取代或替代了相當多1990到2000年代所推出的各類電子產品。新一代的手機还拥有高分辨率触摸屏和网页浏览器,从而可以显示标准网页以及移动优化网页,--Wi-Fi和移动宽带,智能手机还能实现次世代高速数据访问,雲端存取等。自從具備連網能力後短短幾年內大大增加了手機的實用性,轉變成以網路行動端點為核心的通訊工具。 今日,行動應用程式市场及移动商务、手機遊戲產業、社交即時通訊網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近年来移動網路的概念被實現,互聯網走向即時型態後,人人能夠隨時隨地接入線上,讓智慧手機成為了最重要的資訊產業相關平台,並逐步進駐了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了如衣服一般不可或缺的必須品。.

圖形處理器和智能手机 · 智能手机和高效率视频编码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圖形處理器和高效率视频编码之间的比较

圖形處理器有83个关系,而高效率视频编码有9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6.21% = 11 / (83 + 94)。

参考

本文介绍圖形處理器和高效率视频编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