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之间的区别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vs. 巴代

國防大學(英語: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縮寫作 NDU)是中華民國一所專門培育軍事人才的大學,位於桃園市八德區,是由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政治作戰學院等五所學校整合成立。. 巴代(),卑南族作家,漢名林二郎,台東縣卑南鄉Damalagaw部落(大巴六九部落/泰安村)人。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以大巴六九部落的實踐經驗芻建卑南族巫術的理論》。從事寫作之前為退役中校、教官。曾任職台南大學兼任講師12學期。短篇小說主要關懷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的適應,長篇小說則以族群歷史、文化作為創作素材,作品的特色具濃厚的歷史現場感,豐富的文化意象與細膩的戰爭情緒,作品有極高的辨識度。小說《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已出版日譯本。.

之间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相似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陸官(英文: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縮寫:ROCMA),是中華民國的軍校,由孫文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因此世人也別稱它叫「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產物,因此有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與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歌的發源地,因為該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正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陸軍軍官學校目前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與專科學制,但專科學制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取消。 陸軍官校創立時,校址位於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校。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陸軍官校為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市。1946年,陸軍官校因應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陸軍官校校本部成建制投共。1950年,陸軍官校於臺灣高雄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復校迄今已年。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和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而成都时期的校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部及空军机关驻地。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1924年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臺海安全。.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和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和巴代 · 查看更多 »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簡稱中正預校,為一所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鳳山區的國立高級中學,隸屬國防部。作為訓練軍事院校之預備生。.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和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和巴代 · 查看更多 »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國防大學(英語: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縮寫作 NDU)是中華民國一所專門培育軍事人才的大學,位於桃園市八德區,是由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政治作戰學院等五所學校整合成立。.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之间的比较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有138个关系,而巴代有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74% = 3 / (138 + 34)。

参考

本文介绍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和巴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