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之间的区别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 vs.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一字多音,或多音字,當中音變而意思不同者俗稱破音字。《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94年5月公告試用,經審議修訂於1999年正式在臺灣頒佈使用。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應外界意見與需求,目前正在進行該表的修訂工作,初稿將公告到2014年6月,定案前,教學和考試仍照舊規。.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俗稱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會,為中華民國教育部內的分支功能性委員會之一。在臺灣,2000年之前的國語推行委員會多針對正體漢字語文研究工作、國字字典編纂、國字文字與語言統整做實際統合工作;2000年後,則強調兩岸語文研究及臺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及臺灣原住民族語的整理與教學。名為推展國語,實際業務為總整全國語文資訊及審議語言文字之標準。 2013年隨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縮編為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第四科'''(閱讀及語文教育科)。.

之间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相似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吳稚暉中華民國教育部國民政府現代標準漢語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教育部國語辭典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吳稚暉

吳敬恆(),一名脁,字稚暉,以字行,原籍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出生於江蘇武進和无锡交界處的雪堰橋。中華民國開國元老、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隨國民革命却不入公家。1947年,在原籍江蘇省武進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吳稚暉工書法,著作有《荒古原人史》、《天演圖解》、《上下古今談》、《朏盦客座談話》等。.

吳稚暉和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 · 吳稚暉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 · 中華民國教育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和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 · 國民政府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現代標準漢語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是台灣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文化、教育機關,專責推廣國語和「我手寫我口」的官話白話文這些語言文字工作。.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和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國語辭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中華民國教育部的一部大型辭典,目前最新版本是2015年12月推出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2013年起由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維護。.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辭典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和教育部國語辭典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俗稱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會,為中華民國教育部內的分支功能性委員會之一。在臺灣,2000年之前的國語推行委員會多針對正體漢字語文研究工作、國字字典編纂、國字文字與語言統整做實際統合工作;2000年後,則強調兩岸語文研究及臺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及臺灣原住民族語的整理與教學。名為推展國語,實際業務為總整全國語文資訊及審議語言文字之標準。 2013年隨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縮編為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第四科'''(閱讀及語文教育科)。.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之间的比较

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有56个关系,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7.61% = 7 / (56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