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之间的区别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vs. 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中國國民黨主導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機關。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時就設立軍事委員會,其職權是在中國國民黨指導、監督下,管理、統率國民政府所轄境內海軍、陸軍、航空隊及一切關於軍事之各機關。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227頁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後,又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蔣中正任總司令,規定軍事委員會內各機關改隸總司令部。軍事委員會專責以軍事武力統一中國。 1928年6月,北伐完成,統一中國,國民政府遷至南京;同年11月10日,軍事委員會職務權責移交國民政府軍政部、參謀本部、軍事參議院等單位後正式結束。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為了與侵華日軍對抗,國民政府恢復設立軍事委員會。隨後,軍事委員會歷經第一階段國共內戰及中日戰爭,直到1946年5月裁撤。 軍事委員會雖隸屬國民政府,不過在中華民國軍政、訓政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論是重要性或職責上都凌駕於其他政府組織。另外,該委員會雖於名義上採合議制,是一種軍事委員會制。但是實際上委員會主席或委員長統馭會務,享有極高軍事、行政、立法、甚至司法之決策權,是一種軍事集權政府。 事實上,自1932年開始,軍事委員會之委員長蔣中正,一般是以此職務統治全中國。因此,不但絕大部分的中國人習慣稱呼蔣中正為蔣委員長;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和歐洲人,也習慣稱呼蔣中正為Gimo,指其特級上將背景(Generalissimo - 大元帥)之英文簡稱。. 這是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該勳章於1929年開始授與,至2017年止,共有211獲獎者。.

之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相似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有(在联盟百科)31共同点: 劉斐卫立煌宋哲元中華民國中日战争一·二八事變張治中何成濬何應欽徐永昌北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冯玉祥商震王樹常秦德純程潛白崇禧萧毅肃鹿钟麟黃琪翔胡宗南阎锡山蔣中正蔣鼎文陳紹寬陳誠陳良林蔚李宗仁...方天 扩展索引 (1 更多) »

劉斐

劉斐,字為章,国民革命军陸軍中將。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作戰廳廳長、軍令部次長,中华民国国防部參謀本部次長等要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他的建議造成國軍重大損失,战後,他脫離中國國民黨,跟隨中國共產黨。.

劉斐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劉斐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卫立煌

卫立煌,字俊如,又字辉珊,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安徽合肥(今肥东)人。妻韩权华。.

卫立煌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卫立煌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哲元

宋哲元(),字明軒,是一位出生於山東省樂陵縣的中華民國將領。他與張之江、鹿鍾麟、鄭金聲、劉郁芬被並稱為「馮玉祥五虎將」。.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宋哲元 · 宋哲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中華民國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日战争

中日戰爭主要指近代中國和日本之間發生的兩場大規模戰爭:.

中日战争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中日战争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变(日本稱第一次上海事変),又稱為淞滬戰爭,是日本在1932年初發動的侵略上海之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為支援配合其对滿洲的侵略而自導自演引發的衝突。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揮下進行反擊,史稱「一二八事變」。 事變发生后,国际上出面调停上海的战火,却对日本佔領滿洲采取了放任的态度。1932年3月1日,满州国成立,达到了在滿洲炮制傀儡政权的目的。.

一·二八事變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一·二八事變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張治中

張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原为中國國民黨黨员,國民革命军二級上將,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新疆省政府主席,曾主導参與多次國共和談。1947年在原籍安徽省巢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1949年6月宣布脫離中國國民黨,后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于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病逝。.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張治中 · 張治中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何成濬

何成濬,又名季刚(亦说季哲),派名光镛。字雪竹,初字雪舟。湖北随州厉山何家畈龚家湾人。1882年6月20日(清光緒八年五月初五)出生。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天才领袖。與劉鎮華(字雪亞),陳調元(字 雪暄)并稱為“三雪”。.

何成濬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何成濬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何應欽

何應欽(),字敬之,貴州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中國國民黨軍政界首要人物;在黃埔系當中,有蔣何並稱地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歷任軍政部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委員長、大本營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部長及行政院院長。於1949年前往臺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和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並為中華民國統帥旗、黃埔軍校校旗及中華民國國徽設計者(因青天白日圓形體第一次出現在黃埔軍校校旗中)。在高層決策謀劃中嘗有「干才」之譽。日本稱其為日本通巨頭。曾獲美國總統羅斯福、英皇喬治六世、法國政府與墨西哥政府等授予各式勳章。著有《八年抗戰》、《中國與世界前途》。何應欽還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校董。.

何應欽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何應欽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徐永昌

徐永昌(),字次宸,山西省崞县(原平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代表中華民國參加盟軍受降儀式,後出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徐永昌 · 徐永昌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伐

#重定向 北伐 (消歧義).

北伐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北伐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中國國民黨主導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機關。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時就設立軍事委員會,其職權是在中國國民黨指導、監督下,管理、統率國民政府所轄境內海軍、陸軍、航空隊及一切關於軍事之各機關。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227頁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後,又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蔣中正任總司令,規定軍事委員會內各機關改隸總司令部。軍事委員會專責以軍事武力統一中國。 1928年6月,北伐完成,統一中國,國民政府遷至南京;同年11月10日,軍事委員會職務權責移交國民政府軍政部、參謀本部、軍事參議院等單位後正式結束。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為了與侵華日軍對抗,國民政府恢復設立軍事委員會。隨後,軍事委員會歷經第一階段國共內戰及中日戰爭,直到1946年5月裁撤。 軍事委員會雖隸屬國民政府,不過在中華民國軍政、訓政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論是重要性或職責上都凌駕於其他政府組織。另外,該委員會雖於名義上採合議制,是一種軍事委員會制。但是實際上委員會主席或委員長統馭會務,享有極高軍事、行政、立法、甚至司法之決策權,是一種軍事集權政府。 事實上,自1932年開始,軍事委員會之委員長蔣中正,一般是以此職務統治全中國。因此,不但絕大部分的中國人習慣稱呼蔣中正為蔣委員長;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和歐洲人,也習慣稱呼蔣中正為Gimo,指其特級上將背景(Generalissimo - 大元帥)之英文簡稱。.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冯玉祥

冯玉祥(),譜名基善,表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生長於直隸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民国军阀,本屬直系軍閥,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改所部為國民軍,後敗退西北,自成勢力。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西北军领袖。1935年,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馮玉祥軍旅一生,擅长见风使舵,八次临阵倒戈。故民間有“倒戈將軍”之稱。.

冯玉祥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冯玉祥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商震

商震,字啓予(又作起予),祖籍浙江省紹興县,生于直隶省順天府大城县(一说保定府),中华民国军事将领,陆军二级上将。張小曼「商震.

商震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商震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王樹常

王樹常,字庭五,号霆午,中國遼寧省瀋陽市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王樹常 · 王樹常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德純

德純,字紹文,山東省沂州府沂水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上將。.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秦德純 · 秦德純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程潛

程潛(),字頌雲,中国湖南醴陵人,同盟會元老,國民革命軍一級陸軍上將。北伐战争時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抗戰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時曾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但未成當選。 1949年年中在長沙向共產黨投诚,同年出席北京全国政协。其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員長,湖南省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程潛 · 程潛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穆斯林,伊斯兰教名奧馬爾()。廣西桂林臨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有「小諸葛」之稱。中國國民黨桂系(新桂系)將領。地位僅次於李宗仁。1923年起任廣西討逆軍參謀長,廣西綏靖公署及桂軍第二軍參謀長,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保定軍官學校畢業。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國民黨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手驅逐廣西的舊軍閥。1927年任淞滬警備司令。國民黨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後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新編第十三軍軍長。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1929年蔣桂戰爭失敗後,與李宗仁等退回廣西。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 1931年後,白崇禧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訓部長、桂林行營主任、國防部長、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華中軍政長官。然而,國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的戰果,局勢對國府愈趨不利,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去臺灣後,白崇禧被委任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6年病逝於臺北。 白崇禧为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白崇禧篤信伊斯兰教。民国时期,他捐款兴建了多所清真寺、发展穆斯林教育,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中国穆斯林許多方便。另一方面,據其子白先勇回憶,白崇禧對於少數穆斯林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例如:女性不得受教育、女性戴面紗等,極為反對。白崇禧對宗教採寬容態度,時常為佛教、道教寺廟題字、撰聯,諸如暖暖安德宮、關渡宮附設之廣渡寺、梧棲朝元宮、延平郡王祠等,不勝枚舉。.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白崇禧 · 白崇禧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萧毅肃

萧毅肃(),原名萧昌言,四川蓬州人,曾任中华民国国防部次长,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萧毅肃 · 萧毅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鹿钟麟

鹿钟麟(),字瑞伯,河北定州北鹿庄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他是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其他四位是張之江、宋哲元、鄭金聲、刘郁芬).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鹿钟麟 · 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和鹿钟麟 · 查看更多 »

黃琪翔

黃琪翔(),字御行,廣東嘉應(今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國軍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将加上將,北伐、抗戰時名將。1931年起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之領導,曾參加發動閩變。抗戰時先後任國民革命軍集團軍司令、中国遠征軍副總司令,獲授青天白日勳章。戰後第三黨改成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曾擔任秘書長、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參加政協 ,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务委員等職。1957年鳴放時公開批評蘇聯,反右開始即被劃為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時再受残酷人身攻击。1970年逝世。.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黃琪翔 · 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和黃琪翔 · 查看更多 »

胡宗南

胡宗南 ,原名琴齋、字壽山,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及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位,蔣中正的心腹之一,民國初期被時人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胡宗南 · 胡宗南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阎锡山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漢族,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举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将军府同武上将军,中華民國國軍(及其前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1949年11月20日至1950年3月1日代行時任代總統李宗仁職務,是中華民國行憲至今唯一一位代理總統職權、形同國家最高領導者的行政院長。閻錫山主政期間,其管轄之山西省自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以來,經歷多場內戰、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依然屹立不倒,直至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被共軍佔領為止,一共歷經38年,是眾多軍閥中紀錄最長者。.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阎锡山 · 阎锡山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蔣中正 · 蔣中正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蔣鼎文

蔣鼎文(),字銘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浙江諸暨盘山(亦称磨石山)人。獲青天白日勳章,曾當選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浙江省代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蔣鼎文 · 蔣鼎文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陳紹寬

陳紹寬,字厚甫,中国福建閩縣胪雷村(現今在福州倉山區城門鎮胪雷村)人福州市志,2002年,方志出版社,國民革命軍海軍一級上將。.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陳紹寬 · 陳紹寬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陳誠

陳誠(),字辭修,乳名德馨,別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是中國國民黨黨、政、軍首要人物之一。其軍事集團是蔣中正嫡系部隊中堅力量。他自黃埔軍校起就一直追隨蔣中正,成為心腹干將,曾任軍長、兵團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軍政部長、湖北省政府主席、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兼任海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要職。到臺灣後,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陳誠 · 陳誠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陳良

陳良(),字初如,浙江臨海人,中華民國軍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在任約兩個月,係接替端木傑掌交通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陳良 · 陳良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林蔚

林蔚(),字蔚文,浙江黃巖人,陸軍二級上將。江南陸師學堂暨陸軍大學第四期畢業。曾任浙軍第一師參謀長。 民國15年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備第一師參謀長、第七軍參謀長、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參謀本部廳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銓敘廳廳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戰區參謀長、軍令部次長、桂林行營參謀長、桂林辦公廳副主任。曾率參謀團赴緬甸,協助盟軍作戰;並兩度出任侍從室主任。抗戰勝利後,任國防部次長、參謀次長、代參謀總長、監察委員、戰略顧問委員會戰略顧問、東南軍政副長官。1949年去臺灣在軍事上襄助陳誠,1950年晉升二級上將,1953年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1955年病逝於臺北。 林蔚細緻縝密,慎言慎行,蔣中正主持會報的時候,林蔚從日記簿照本宣讀報告,有條有理,既細微周延,也能控制時間,素為蔣中正所倚重的幕僚型人才;亦與陳誠相善,並被認為是陳誠的四大金剛之一。 L林 Category: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L林 L林 L林 W蔚 Category:國防大學校友.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林蔚 · 林蔚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生於临桂西鄉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黨員。新桂系首领,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父親李培英是名教師,育有五子三女。李宗仁排行第二,幼年家貧務農,18歲入廣西陸軍小學。1910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支部,辛亥革命後陸軍小學改組,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 李宗仁以實力軍人之姿,在廣州加入孫文陣營。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拥戴广州国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帶領廣西軍隊一路由湖南進攻至山海關。北伐以後十年期間,屢次發動和参與中原大戰、蔣桂戰爭等國民黨內戰,亦苦心經營廣西。抗日戰爭時,動員廣西將士抗日,指揮多次大戰,在台兒莊會戰中名震一時。 1948年中華民國行憲,經國民大會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1949年11月,當中國國民黨自陪都重慶撤退,代總統李沒有跟他們在一起;相反,李乘機到香港宣布會入醫院治療胃病。蔣介石復出接替李之出缺,開始帶領中國國民黨對抗共產主義。李在香港守侯兩週,之後和夫人郭德潔等家人一道出走美國。李並未赴台,1954年被彈劾罷職。後經瑞士回到中國大陸,1969年病逝於北京。 李宗仁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兩岸分治前,首任也是唯一的中華民國副總統。.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李宗仁 · 李宗仁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方天

方天可以指:.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方天 · 方天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之间的比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有194个关系,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有15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1,杰卡德指数为9.01% = 31 / (194 + 150)。

参考

本文介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