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帝國海軍部 (德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帝國海軍部 (德國)之间的区别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 vs. 帝國海軍部 (德國)

國家海軍辦公室(Reichsmarineamt,常簡稱「海軍辦公室」)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個海軍機關,存在於1889年至1919年間,與德國海軍三大權力機關——「海軍總監」、「海軍參謀本部」和「海軍內閣」平起平坐,直屬於德國皇帝,最高首長為「海軍大臣」(或又譯作「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國家海軍辦公室」負責海軍的組織、指揮和物質保障,在戰時不直接指揮海上作戰。 戰爭結束後,「國家海軍辦公室」遭廢除,由「海軍指揮部」取而代之。. 帝國海軍部(Kaiserliche Admiralität)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個海軍機關,存在於1872年至1889年間,是德國統一以來第一個正式的海軍最高指揮機構,其前身為的「」,對首相和擁有最高指揮權的德國皇帝負責。「帝國海軍部」存在期間歷經數度改組,立為「帝國海軍總司令部」,1889年4月1日又被分割為三個機關——「海軍總司令部」、「國家海軍部」和「海軍辦公廳」。 1899年3月14日,「海軍總司令部」由「海軍參謀本部」取代。.

之间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帝國海軍部 (德國)相似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帝國海軍部 (德國)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德意志帝國海軍參謀本部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帝國 · 帝國海軍部 (德國)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海軍參謀本部 (德意志帝國)

海軍參謀本部(Admiralstab)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個海軍機關,存在於1899年至1919年間,與德國海軍三大權力機關——「」、「國家海軍部」和「海軍辦公廳」平起平坐,直屬於德國皇帝,最高負責人為「海軍參謀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指揮層級劃分不良的問題開始浮現,海軍參謀部成了「國家海軍部」的實質下級單位,對作戰的規劃與執行上有負面的影響。因此在戰爭末期的1918年8月,德國海軍另創「海軍戰爭指揮部」,成為唯一指揮海上戰爭的機關,「海軍參謀本部」後來在1919年9月15日於新生的共和國政府領導人——聯邦大總統的命令下解散。.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海軍參謀本部 (德意志帝國) · 帝國海軍部 (德國)和海軍參謀本部 (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帝國海軍部 (德國)之间的比较

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有13个关系,而帝國海軍部 (德國)有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9.09% = 2 / (13 + 9)。

参考

本文介绍國家海軍辦公室 (德意志帝國)和帝國海軍部 (德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