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国民革命军东征和沙基慘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国民革命军东征和沙基慘案之间的区别

国民革命军东征 vs. 沙基慘案

國民革命軍東征是由孫中山、蔣中正為首的廣東革命政府,以黃埔軍校師生所組成的黃埔革命軍為主力,於1925年至1926年間,與當時同樣盤踞於廣東等地的武裝勢力,包括陳炯明、林虎、洪兆麟、鄧本殷、楊希閔、劉震寰之間發生的戰爭。結果,黃埔革命軍徹底消滅陳炯明勢力,為日後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奠定基礎。. 沙基惨案发生于1925年6月23日,又稱六二三事件,英国士兵开枪镇压广州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周恩來策划的示威和罢工行动,造成严重伤亡的事件。共产国际的计划也随之失败。.

之间国民革命军东征和沙基慘案相似

国民革命军东征和沙基慘案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胡漢民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陸官(英文: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縮寫:ROCMA),是中華民國的軍校,由孫文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因此世人也別稱它叫「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產物,因此有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與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歌的發源地,因為該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正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陸軍軍官學校目前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與專科學制,但專科學制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取消。 陸軍官校創立時,校址位於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校。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陸軍官校為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市。1946年,陸軍官校因應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陸軍官校校本部成建制投共。1950年,陸軍官校於臺灣高雄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復校迄今已年。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和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而成都时期的校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部及空军机关驻地。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1924年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臺海安全。.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和国民革命军东征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和沙基慘案 · 查看更多 »

胡漢民

胡漢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清末民初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今廣州市區)人。自稱汉民,意为不做滿清臣民,做大汉之民。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黨前期的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国民革命军东征和胡漢民 · 沙基慘案和胡漢民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民革命军东征和沙基慘案之间的比较

国民革命军东征有63个关系,而沙基慘案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2.25% = 2 / (63 + 26)。

参考

本文介绍国民革命军东征和沙基慘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