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四国同盟战争和烏得勒支和約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四国同盟战争和烏得勒支和約之间的区别

四国同盟战争 vs. 烏得勒支和約

四國同盟戰爭(War of the Quadruple Alliance;Guerra de la Cuádruple Alianza,1718年-1720年),是因為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五世和王后埃麗莎貝塔·法爾內塞對義大利領地的野心以及對法國王位的宣稱,引起英國、法國、奧地利、荷蘭四國組成同盟來對抗西班牙,薩伏依公國之後也加入同盟。雖然戰爭早在1717年開始,但直到1718年雙方才正式宣戰。 1720年各國簽訂海牙條約結束戰爭,西班牙被迫放棄法國王位宣稱和戰爭中佔領的領土,換取各國保證費利佩五世的兒子卡洛斯未來可以在法爾內塞家族絕嗣後繼承帕爾瑪公國。. 《烏得勒支和約》是1713年4月至5月由欧洲多国于荷兰烏得勒支簽署的和約,旨在結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该和约不是单一的文件,而是一系列和平条约的总称。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卡洛斯于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为法国波旁王朝的安茹公爵腓力,其为卡洛斯同父异母的姐姐西班牙的玛丽-泰蕾兹与法王路易十四之孙,因此腓力亦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但同时欧洲其他列强不容许法国与西班牙如此强大的联盟存在,所以从实质上来讲,该和约允许腓力继承西班牙王位,但其亦须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作出其他相应必要的保证,以确保法国和西班牙不会结盟,最终达到维持欧洲各国力量均衡的目的。 该系列和约的签订国包括西班牙帝国、大不列顛王國、法蘭西王國、葡萄牙王國、萨伏依公国与荷蘭共和國,和约签署人一方为路易十四与其孙腓力的代表,另一方为英国女王安妮,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与荷蘭共和國的代表。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野心落空,并在此基础上维持了欧洲体系的權力平衡。.

之间四国同盟战争和烏得勒支和約相似

四国同盟战争和烏得勒支和約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卡洛斯二世 (西班牙)大不列顛王國米兰公国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荷蘭共和國西屬尼德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西西里岛路易十四腓力二世 (奥尔良公爵)法蘭西王國撒丁岛

卡洛斯二世 (西班牙)

卡洛斯二世(Carlos II,)绰号“著魔者”(El Hechizado)。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西班牙国王(1665年-1700年在位)。他也是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二世)和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五世),勃艮第伯爵(1665年-1678年)、夏洛莱伯爵(1665年-1684年)。.

卡洛斯二世 (西班牙)和四国同盟战争 · 卡洛斯二世 (西班牙)和烏得勒支和約 · 查看更多 »

大不列顛王國

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曾為英国歷史上的正式國名,位於西歐大不列颠岛及其附属岛屿,存在於1707年至1800年。是根據《1707年聯合法案》,由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所共組的單一王國。新的單一政府與單一議會設於倫敦的西敏宮,而自從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以來,這兩個王國就有共同的君主。 當《1800年聯合法案》通過以來,大不列顛王國又與愛爾蘭王國合併,在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由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取代。.

四国同盟战争和大不列顛王國 · 大不列顛王國和烏得勒支和約 · 查看更多 »

米兰公国

米兰公国是1395年至1797年间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国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是一个分权实体,公国先后由数个王朝统治,多数是意大利以外的势力。虽然公国的领土多个世纪以来不断变更,但公国领土主要是伦巴第大部,包括古意大利王国的中心米兰和帕维亚。直至16世纪帕尔马自行建立公国前,帕尔马亦是公国的一部分。.

四国同盟战争和米兰公国 · 烏得勒支和約和米兰公国 · 查看更多 »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Vittorio Amedeo II,),萨伏依公爵(1675年~1720年,1730年~1732年),西西里國王(1713年~1720年在位)和薩丁尼亞國王(1720年~1730年在位)。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于1675年繼承萨伏依公爵封號。直到成年前,他的母亲玛丽·让娜·巴普蒂斯特是公国的摄政。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卤莽地参加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萨伏依被迫与她强大的邻国法国作战。萨伏依军队节节失利,1706年法军圍攻了都灵。只是由于欧根亲王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支援,萨伏依才免遭灭顶之灾。1713年,作为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回报,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成为西西里国王。但是后来,一个四国同盟(包括萨伏依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的盟友)强迫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放弃西西里(四國同盟戰爭)。作为交换,他获得了较不重要的萨丁岛。 1720年,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成为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的第一代國王。这个王国日渐强大,為未來的義大利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Category:西西里君主 Category:萨伏依王朝 Category:意大利王室.

四国同盟战争和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 · 烏得勒支和約和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 · 查看更多 »

荷蘭共和國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又稱聯省共和國,中文俗稱荷蘭共和國,是1581年-1795年期間,在現在的荷蘭及比利時北部地區(弗兰德地區)所存在的一個國家,這段期間也是著名的荷兰黄金时代。其前身是1579年成立的烏得勒支同盟。1794年9月,法國軍隊開始入侵荷蘭,荷蘭共和國滅亡。1795年1月,法國在荷蘭共和國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名為巴達維亞共和國的傀儡國家。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是當時除了威尼斯共和國唯二有共和國之名的國家,七省在脫離西班牙王國獨立後仍維持自治傳統,並由奧蘭治家族作為名義上的執政統治者,領導階層為貴族與各地商會所組成的聯省議會統治,開明的商業風氣、司法制度、對宗教的寬容--都為當時其他歐洲各國無法比擬的先進。.

四国同盟战争和荷蘭共和國 · 烏得勒支和約和荷蘭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西屬尼德蘭

西属尼德兰(Países Bajos españoles;Spaanse Nederlanden)是低地国家中的一部分神圣罗马帝国领地的统称,于1581年至1714年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为共主邦联关系。这一区域包括今日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全部,以及法国和德国北部的部分地区。 1482年勃艮第的玛丽去世,绝嗣,前属勃艮第尼德兰的帝国领地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所继承。十七省组成了哈布斯堡尼德兰的核心部分,并于1556年在查理五世逊位时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继承。1581年,尼德兰部分地区宣布独立,组成荷兰共和国,剩余区域则继续为西班牙所统治,直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四国同盟战争和西屬尼德蘭 · 烏得勒支和約和西屬尼德蘭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四国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烏得勒支和約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西西里岛

西西里(Sicilia )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自治区。西西里占地25,708平方公里,人口数为500万,是意大利最大的区。同时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而西西里岛周邊几个中小型的岛屿也被纳入西西里区域范围。 在古中國稱之為斯伽里野,《諸蕃志》:「斯加里野國,近蘆眉國界,海嶼闊一千里,衣服、風俗、語音與蘆眉同。本國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遠望則朝煙暮火,近觀則火勢烈甚,國人相與杠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擲穴中,須臾爆出,碎如浮石。」 明朝萬歴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參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稱西西里島為西齊里亞,並附註:「此島有二山,一常出大火,一常出煙,晝夜不絕。」 由于西西里岛在地中海商业贸易路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此設有美國海軍和義大利空軍共用的大型軍用機場。西西里区域属于大希腊(古希腊殖民区)。而西塞罗曾经称锡拉库萨为古希腊中最美丽的城市。 西西里岛以及其周围属義大利岛屿一起组成西西里地区人口5,029,683人。其首府是巴勒莫(130万人口)。其它重要城市有卡塔尼亚(40万人口)、墨西拿(27万人口)、锡拉库萨(11万人口)、特拉帕尼(10万人口)、卡尔塔尼塞塔(8万人口)、阿格里真托(6万人口)和拉古萨(6万人口)等。西西里岛隔墨西拿海峡与亚平宁半岛相望。 西西里岛最高的山是埃特纳火山(3,323米),它也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龙博利岛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四国同盟战争和西西里岛 · 烏得勒支和約和西西里岛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四国同盟战争和路易十四 · 烏得勒支和約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奥尔良公爵)

奥尔良公爵腓力二世(Philippe II, Duke of Orléans, Philippe Charles) (1674年8月2日– 1723年12月2日)沙特尔公爵Duke of Chartres (1674年–1701年),奧爾良公爵(1701年–1723年)1715年到1723年的法国摄政王。.

四国同盟战争和腓力二世 (奥尔良公爵) · 烏得勒支和約和腓力二世 (奥尔良公爵)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四国同盟战争和法蘭西王國 · 法蘭西王國和烏得勒支和約 · 查看更多 »

撒丁岛

撒丁岛(Sardegna ;Sardìgna, Sardìnnia)位於意大利半岛的西南方,是地中海的第二大岛,仅次于西西里。其地理位置在科西嘉島南面,西班牙、突尼斯、意大利之间的地中海西部。 撒丁岛附近海域曾盛产沙丁鱼,这可能是“沙丁”鱼一词的由来,是一个年代极为久远的古老岛屿。它的地势崎岖多变,环岛海岸线曲折复杂。 气候温和湿润,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但高山顶部的积雪可达半年之久。 撒丁岛可说是文化的大汇集,岛上现在还使用着薩丁尼亞語——一种由拉丁语衍生出来的语言。但是在岛的北部,却使用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加泰罗尼亚语。到了岛的南部地区,使用的又是“利西亚”方言。因此,即使是意大利本土人,也可能完全不懂其意思而无法沟通。 还保留着其独特的传统节日赛马节(Sartiglia)。 岛上盛行饲养猪、羊等家畜,在内陆地区,还可以看到往日那些牧羊人的生活状况。在海拔大约1000公尺的山上小屋里,可看到居民以牛奶制成乳酪,加上自制的蜂蜜,涂在麵包上食用。 著名休闲胜地,要数东北方的翡翠海岸。在长达80公里的碧绿色海岸线上,排着一处处现代高级休闲场所,吸引了欧洲很多上流社会人士来此度假。 虽然该岛北部的海岸地带是豪华的休闲胜地,但在其内陆地区和一些小渔村却保持着以往的生活方式,并且继续守护着自己特有的语言、食物和风俗习惯。 撒丁岛东北的奧爾比亞镇是与意大利半岛通航的主要海港。.

四国同盟战争和撒丁岛 · 撒丁岛和烏得勒支和約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四国同盟战争和烏得勒支和約之间的比较

四国同盟战争有28个关系,而烏得勒支和約有6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12.77% = 12 / (28 + 66)。

参考

本文介绍四国同盟战争和烏得勒支和約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