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相似
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崇基學院,伍宜孫書院,和聲書院,聯合書院,馬料水,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逸夫書院,新亞書院,敬文書院,晨興書院。
崇基學院
崇基學院(Chung Chi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學九家書院之一,也是其中一家創校書院及規模最大的書院,依據基督教之傳統,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為主要之授課語言,本教導青年發揚基督精神,研習高深學術,促進研究工作,並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為宗旨。崇基學院校園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公路十一咪半東北之山谷。 崇基學院的校訓是「止於至善」,和其他幾家書院不同之處,除了學院本身的基督教背景、學生每一學期最少出席每星期舉辦的週會總數之一半即約七次為中大各書院之冠外,就是學院範圍內的禮拜堂和設有神學院。崇基禮拜堂更是在香港大專界中獨有的座地式教堂。大學九所成員書院中,只有崇基學院附有音樂及神學課程。 2016/2017年度學院共有學生3,147人,其中男佔1,448人,女佔1,699人,學生大多為本港居民,亦有少數學生來自中國大陸或海外各地,並有153名海外交換生於本學院交流。.
善衡書院和崇基學院 · 崇基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伍宜孫書院
伍宜孫書院(Wu Yee Sun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學九家書院之一。書院由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捐助,以永隆銀行創辦人伍宜孫博士的名義建立。書院強調個體及群體均應承擔社會責任為一大特色。 書院校園建於中大士林路西段,於逸夫書院及和聲書院之間,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伍宜孫書院計劃錄取最多1,200人,其中600名宿生及不多於600名走讀生,而首批學生已於2012年9月取錄,約300人。.
和聲書院
和聲書院(Lee Woo Sing College)為香港中文大學的一所成員書院,在2011年起招生。 早於1990年代的校園規劃報告(由建築學系撰寫)中,已提及聯合書院第四宿舍(今陳震夏宿舍)的選址研究範圍,其中包括了和聲書院現址斜坡,但最後則選址與和聲一路之隔的斜坡興建。而在2006年大學擬議建立五所新書院時,此選址再次被選中,並擬建1至2間書院。 2007年10月有不記名的捐款人捐款1.5億港元,為香港中文大學成立第九所書院。於2010年1月,捐款人身份在書院奠基儀式揭盅,書院創辦人為天津市政協港澳委員李和鑫博士,李和鑫(秉花堂李氏兄弟)共捐資1.5億元創辦和聲書院,並以其兄李和聲為書院命名。 和聲書院計劃錄取最多1,200人,其中包括600名宿生及不多於600名走讀生。書院計劃於2011年錄取首批學生。 2008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宣佈委任國際知名肝膽胰外科專家兼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允怡教授為候任院長。 劉教授於2010年1月正式獲委任成為和聲書院院長。.
和聲書院和善衡書院 · 和聲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聯合書院
香港聯合書院(United College of Hong Kong),慣稱為聯合書院(United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學九所成員書院之一,成立於1956年6月。由八所私立大學書院倡議合併,包括廣僑書院、平正會計專科學校、華僑書院、文化書院、光夏書院、香江書院、珠海書院與廣大書院。但在談判期間後三所書院退出,前五所達成合併並成立「聯大學院」,然而教育司署不允許命名,故改名為「聯合書院」,而珠海書院則繼續獨立辦學。聯合書院創校董事會主席及首任校長為蔣法賢醫生,校本部(第一及第三校)設在香港堅道147號,有學生六百多人。另外,聯合亦於其時的新亞書院農圃道校址(今新亞中學)開設第二校。 1957年,聯合書院與崇基學院及新亞書院組成了「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由當時的校長蔣法賢醫生出任協會主席,爭取其應有的學術地位及資助,推動成立一所「中文大學」。至1959年,該三間書院成為政府資助的專上學院(在聯合書院中,僅聯合書院第一校,即全日制課程部分獲資助;而以夜校方式運作的第二及第三校,因不獲資助而另行成立聯大書院,後來結束)。同時,政府亦批出北角天后廟道一土地,供聯合建新校,並已決定由周李建築師事務所(今周古梁建築工程師,曾設計崇基早期建築物)設計,但是項工程最終腰斬。同年,由於書院高層內訌,導致代表政府的校長蔣法賢被原先五校代表迫宮,最後被迫辭職,而外來資助亦差點因而中止。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該三間書院亦順理成章地成為當時的成員書院。至1971年,聯合書院正式遷往現時的沙田馬料水校址上課,並開始擁有宿舍。 至今,聯合書院共有學生3361人,分佈於大學各個學院及學系。.
善衡書院和聯合書院 · 聯合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馬料水
料水(Ma Liu Shui),原稱馬嫽水,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以南,沙田以北,吐露港以西一帶,包括沿海的白石角。這一帶最主要的發展就只有香港中文大學的建築物及海旁香港科學園。.
善衡書院和馬料水 · 香港中文大學和馬料水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會。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章》,其宗旨為「本民主自治精神,為團結各同學,促進德、智、體、群、美之發展,謀求福利之增進,溝通同學與校方之關係,以及服務社會」。 中大學生會是香港八大院校學生會中,惟一一個仍根據其大學條例設立的大學學生會。有別於其餘大學的學生會自行向警務處進行社團註冊。在法律上,中大學生會是中文大學的一部分,而非獨立法人。.
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
逸夫書院
逸夫書院(Shaw College)是香港中文大學第四所成員書院,也是第一所於中大成立後才創校的成員書院,創立於1986年,創辦人為邵逸夫爵士。逸夫書院坐落於中大校園西北部近大埔尾坑,面對吐露港。.
善衡書院和逸夫書院 · 逸夫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新亞書院
新亞書院(英文:New Asia College)創立於1949年,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馬料水,現時為香港中文大學成員書院。而在大學九所成員書院中,只有新亞學院附有藝術及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課程。.
善衡書院和新亞書院 · 新亞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敬文書院
敬文書院(CW Chu College)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其中一所書院,於2012年錄取首批學生。.
善衡書院和敬文書院 · 敬文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晨興書院
晨興書院(Morningside College)為香港中文大學一所書院,院訓為「博學、進德、濟民」,在2010年起正式招生。 為了將來大學發展的需要,大學於2006年5月接受晨興基金及晨興教育基金捐助港幣一億元成立晨興書院。晨興書院計劃錄取300人(本地生、國際生及陸生各佔約一百人),採用全宿共膳(其中書院晚宴逢星期四舉行,必須出席,內容等同其他書院之週會/雙週智)的模式。 2006年8月,大學委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理斯(Professor Sir James Mirrlees)擔任晨興書院的院長。 書院位於大學道及保健路之間,毗鄰善衡書院及崇基學院五旬節會樓高、低座。二者均由著名建築師嚴迅奇及Design 2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新昌營造建造,於2012年入伙。.
善衡書院和晨興書院 · 晨興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共同点。
- 什么是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之间的相似性
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之间的比较
善衡書院有23个关系,而香港中文大學有37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53% = 10 / (23 + 372)。
参考
本文介绍善衡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