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之间的区别
啤酒館政變 vs. 音乐厅广场
啤酒馆政变(又称啤酒馆暴动、慕尼黑政变;德语称作Hitlerputsch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Putsch意思是政变)在1923年11月9日晚上发生,由德国纳粹党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发动,並計畫仿效先前貝尼托·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進行類似行動推翻魏玛共和国。但最后失败。主要策划者包括纳粹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一战德军名将埃里希·鲁登道夫及其他战斗联盟(Kampfbund)的成员(由纳粹党、冲锋队、Oberland League与Reichskriegsflagge等组织组成)。 政变失败后三天,希特勒被判叛国罪。他的部分同党被捕,也有些逃到奥地利。魏玛共和国政府捣破纳粹党的总部,并查封了党报《人民观察家报》。 1924年2月26日,希特勒与其部下鲁道夫·赫斯被判监五年,魯登道夫則被判無罪。在牢狱中,赫斯担当秘书,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作为后者的自传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這次政變雖被鎮壓,卻提高了希特勒在黨內的地位。同時希特勒明白不能以武力夺权,而是应该用合法的途径。希特勒最后在该年12月獲釋,但赫斯则坐牢七年半。 啤酒館政變的結果是納粹的發展和促進。 事件中,有16位纳粹党的支持者身亡。希特勒在《我的奋斗》的前言中提及他们的名字,并讚賞他们是烈士。1935年,以上死者葬於慕尼黑一个装修华丽的墓室中。1947年,盟军破壞墓室,并把遗骨四散。. 音乐厅广场(Odeonsplatz)是慕尼黑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 1791年,慕尼黑拆除城墙,计划在施瓦宾门(Schwabinger Tor)处修建广场。1816年开辟布林纳街。施瓦宾门在1817年拆除。音乐厅广场也是路德维希大街的南部起点。在广场上,里奥·冯·科伦兹修建了统帅堂(Feldherrnhalle,慕尼黑王宫和铁阿提纳教堂之间)、布林纳街尽头的王宫花园大门(1816年),此门以北的王宫花园“巴扎大楼”(1824年至1826年),在路德维希大街对面是音乐厅(1826年至1828年,目前为巴伐利亚州内政部)和洛伊希滕贝格宫(Palais Leuchtenberg,1816年至1821年,目前为巴伐利亚州财政部),两座建筑都模仿了罗马的法尔内塞宫。 广场上是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骑马雕像(1862年)。 慕尼黑地铁设有音乐厅广场站。.
之间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相似
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慕尼黑。
慕尼黑(München),也稱明興,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2010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
啤酒館政變和慕尼黑 · 慕尼黑和音乐厅广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的共同点。
- 什么是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之间的相似性
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之间的比较
啤酒館政變有27个关系,而音乐厅广场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2.86% = 1 / (27 + 8)。
参考
本文介绍啤酒館政變和音乐厅广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