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商鞅和麦孟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商鞅和麦孟华之间的区别

商鞅 vs. 麦孟华

商鞅(),中國戰國時代政治家、统帅,法家法派代表人物。衞國國君的後裔,姬姓,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军收复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部分失地。但商鞅在变法改革过程中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打击旧贵族,招致極大的怨恨,商鞅本人也遭到旧贵族势力的报复,最终身亡。 商鞅及其变法对法家学派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家学派后人將商鞅的言行與思想及其后学著作汇编成《商君書》。司馬遷著《史記》時,为商鞅單獨立《商君列傳》。此外,现代学者马非百著《秦集史》、王蘧常著《秦史》時,都將商鞅和其門客尸佼合立於《公孙鞅传》。. 麦孟华(),字孺博,号蜕庵,广东顺德人,清末維新派人物。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入广州学堂,光绪十七年(1891年)入广州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学生,并在光緒十九年(1893年)与康有為同科中式举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应试,麦与梁启超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中日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在上海创设不缠足会。为《时务报》撰文时,提出“尊君权,抑民权”的主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与梁启超等约同两广、云贵、山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沙俄,旋参加保国会。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助梁启超办《清议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光緒三十三(1907年)政闻社在东京成立时,被推为常务委员。民国四年(1915年)在上海病故。著有《蜕庵诗词》。.

之间商鞅和麦孟华相似

商鞅和麦孟华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梁启超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商鞅和梁启超 · 梁启超和麦孟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商鞅和麦孟华之间的比较

商鞅有186个关系,而麦孟华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47% = 1 / (186 + 26)。

参考

本文介绍商鞅和麦孟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