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唐閔帝和天雄军节度使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唐閔帝和天雄军节度使之间的区别

唐閔帝 vs. 天雄军节度使

唐閔帝李從厚(),小字菩薩奴,五代時期後唐皇帝,為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子,母昭懿皇后夏氏,有一胞兄李从荣。李嗣源因李從厚與其特別相像,特別喜歡他。. 天雄軍節度使,唐朝為魏博節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節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魏博(今邯鄲)一帶,为河北三镇之一。在8世纪末是河北三镇的首领,9世纪衰落。.

之间唐閔帝和天雄军节度使相似

唐閔帝和天雄军节度使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卫州五代十国节度使魏州

卫州

卫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河南省境。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为漢趙刘渊所攻陷汲县,于汲县设立殷州及卫州。汉昌元年(318年)石勒得此地,废卫州、殷州等州,复立汲郡,治汲县,领汲、朝歌、共、林虑、获嘉、脩武六县。 北周宣政时置卫州。隋朝大业年间,天下州改郡,改为汲郡。唐朝武德初,天下郡改州,复为卫州。武德四年(621年),义州废,汲县改属卫州。贞观元年(627年),治所由卫县迁移至汲县。贞观十七年(643年),清淇县并入卫县,同年,黎阳县改属卫州。土贡:绫、绢、绵、胡粉。户四万八千五十六,口二十八万四千六百三十。下领五县: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所辖卫县隶安利军。熙宁三年(1070年),安利军废为县,属卫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安利军,后为浚州。崇宁时,卫州户三万三千二百四,口四万六千三百六十五。贡绢、绵。终北宋一朝,卫州下领一监:黎阳监,四县:汲县、新乡县、获嘉县、共城县。 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升为卫辉路,明朝时,为卫辉府。.

卫州和唐閔帝 · 卫州和天雄军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五代十国和唐閔帝 · 五代十国和天雄军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唐閔帝和节度使 · 天雄军节度使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魏州

魏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析相州置,治所在贵乡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隋朝大業时改为武阳郡。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魏县、馆陶,河南省南乐、清丰、范县和山东省冠县、莘县等县地。其地为河北与江淮之间水运交通枢纽,船舶辐辏,物资荟萃。为河北平原、中原一大都会。 魏州所在地政治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历来为军事要地,也为中原人口大州。商业发达。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魏州,同年又以魏州的聊城县、武水县、堂邑县、高唐县置博州。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冀州。咸亨三年(672年)复为魏州。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为魏郡。广德元年(763年)后,魏博节度使治此,为河北三镇的軍事要地。魏博藩镇为唐中后期至五代时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藩镇。土贡:花綢、綿綢、平綢、施、绢、紫草。户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六,口百一十万九千八百七十三。终唐一朝,领十四县:贵乡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澶水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 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沙陀人李存勗即帝位于此,建为东京,升为兴唐府。 北宋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北京取代魏州。.

唐閔帝和魏州 · 天雄军节度使和魏州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唐閔帝和天雄军节度使之间的比较

唐閔帝有21个关系,而天雄军节度使有10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31% = 4 / (21 + 100)。

参考

本文介绍唐閔帝和天雄军节度使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