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昭陵和龟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唐昭陵和龟兹之间的区别

唐昭陵 vs. 龟兹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陵墓依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墓群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勣、房玄龄、尉迟恭等功臣陪葬墓。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置于陵园北面祭坛司马门内东西两庑,现有四骏陈列于西安碑林,另外二骏流落美国。1979年昭陵博物馆建成。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龟兹(汉语拼音(叶音):Qiūcí,注音符號:ㄑㄧㄡ ㄘˊ,龟兹语:Kutsi,梵文:Kuci(na),维吾尔語:Küsen,),又称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兹、拘夷、归兹、屈茨,是古代西域绿洲国家。648年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安西四镇之一。.

之间唐昭陵和龟兹相似

唐昭陵和龟兹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印度吐蕃于阗唐太宗焉耆白诃黎布失毕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印度和唐昭陵 · 印度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和唐昭陵 · 吐蕃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于阗

于阗(又作于寘),古代西域王国,汉、魏、晋均称为于阗,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元史》也称之为斡端。古代居民操塞语,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闐語則屬東伊朗語。尉遲烏僧波统治下与归义军关系密切,这时期以后于阗开始使用年号,于阗国于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国所灭,该地遂被伊斯兰化。.

于阗和唐昭陵 · 于阗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唐太宗和唐昭陵 · 唐太宗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焉耆

焉耆(维吾尔文:Qarasheher)又称乌夷、乌耆、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古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唐昭陵和焉耆 · 焉耆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白诃黎布失毕

白诃黎布失毕,白姓,7世纪中的龟兹国王。白苏伐勃駃的儿子。他哥哥龟兹国王白苏伐叠死后,白诃黎布失毕继位。白诃黎布失毕停止对唐朝进贡。并攻打附属唐朝的邻国。唐太宗大怒,648年初,他派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郭孝恪率军攻打龟兹,也征用了铁勒、东突厥、吐蕃和吐谷浑的士兵。社尔兵临龟兹。白诃黎布失毕派他的宰相那利和羯猎颠,来抵挡社尔的前锋韩威。战斗一开始,韩威假装撤退,当龟兹军追击时,韩威和曹继叔反击,大败龟兹。白诃黎布失毕坚守龟兹国都伊逻卢(今库车)。社尔攻打伊逻卢,白诃黎布失毕逃跑。社尔派郭孝恪守伊逻卢,自己继续追击白诃黎布失毕,白诃黎布失毕已逃往拨换城(今阿克苏)。社尔围城40天后攻克,俘虏白诃黎布失毕和羯猎颠。但那利逃跑,率领龟兹残余部队和西突厥救援部队反攻伊逻卢,由于出其不意,郭孝恪在战斗中阵亡。但那利攻不下伊逻卢内城,被迫逃离。龟兹人抓住那利,把他交给社尔。社尔以白诃黎布失毕弟弟白叶护为新国王,并在西突厥、于阗和安国向唐朝进贡后,撤军。唐朝建立龟兹、于阗、疏勒、焉耆为安西四镇。 649年,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复封白诃黎布失毕为龟兹王,与那利、羯猎颠还国。656年,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来朝。那利与白诃黎布失毕的妻子阿史那氏通奸,白诃黎布失毕不能禁,左右请杀之,由是更加猜忌。658年,使者报告,唐高宗并召那利与白诃黎布失毕至京师,囚那利,护遣白诃黎布失毕还国。羯猎颠不让白诃黎布失毕回国,遣使降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白诃黎布失毕不敢进伊逻卢,悒悒而死。唐高宗诏左屯卫大将军杨胄发兵擒拿羯猎颠,以其地为龟兹都督府,更立白诃黎布失毕之子白素稽为王,授右骁卫大将军,为都督。安西都护府迁徙到龟兹国,以故安西为西州都督府,即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麹智湛为都督。西域平定。.

唐昭陵和白诃黎布失毕 · 白诃黎布失毕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唐昭陵和龟兹之间的比较

唐昭陵有174个关系,而龟兹有14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1.86% = 6 / (174 + 148)。

参考

本文介绍唐昭陵和龟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