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喬望尼和歌剧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唐·喬望尼和歌剧之间的区别

唐·喬望尼 vs. 歌剧

《唐·喬凡尼》(Don Giovanni;全名《浪子終受罰,或唐·喬望尼》,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作品號K.527;又譯喬望尼先生、唐璜),是一部由沃尔夫冈·阿瑪迪斯·莫札特譜曲,洛伦佐·达·彭特作詞的二幕義大利語歌劇,首演於1787年10月29日的布拉格城邦劇院,由莫札特本人親自指揮。 《唐·喬凡尼》雖然和很多其他歌劇一樣,以唐璜為主要人物,但這個版本被普遍認為是在眾多版本中最為出類拔萃的。而达·彭特為歌劇準備的劇本,把該劇歸類為「詼諧戲劇(dramma giocoso)」,而莫札特自己則把該劇收入「喜歌劇(Opera buffa)」的分類下。雖然常歸類為喜劇,但是實際上該劇融合了喜劇、悲劇甚至超自然事件的元素。 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在《非此即彼(Enten-Eller)》裡的一篇長篇論文中,引用夏尔·古诺的說話,指出《唐·喬凡尼》是一套「沒有瑕疵,毫無間斷的完美(作品)」。該劇的終曲,當中唐·喬凡尼拒絕悔改,引起了成為不少作家筆下的哲學性和藝術性主題,當中包括蕭伯納在《人與超人(Man and Superman)》當中反諷地模仿這一幕,還詳細地列出最後這一幕的樂譜。 1979年,約瑟夫·羅西(Joseph Losey),曾將整套歌劇搬上大螢幕。著名的唐·喬凡尼扮演者包括男低音艾齐欧·平扎(Ezio Pinza)、西萨·西艾皮(Cesare Siepi)、諾曼·特雷哥(Norman Treigle)以及男中音迪特里希·费雪尔-迪斯考、托馬斯·漢普遜和托馬士·阿倫等等。 根據美國歌劇協會的數據顯示,現時《唐·喬凡尼》在北美地區上演的頻率,名列第七。. 歌剧(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樣,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意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意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意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之间唐·喬望尼和歌剧相似

唐·喬望尼和歌剧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夏尔·古诺詠嘆調洛伦佐·达·彭特意大利语

夏尔·古诺

夏尔-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François Gounod,),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是歌剧《浮士德》。 古诺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一位画家。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836年进入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师从佛芒特·阿萊維。1839年以清唱剧“费迪南德”获得羅馬大獎第1名。随后他获得公费到意大利深造的机会,研究帕勒斯特里那等宗教音乐。1842年回国路上他接触到德奥众多名家和作品,包括門德爾松,深受影响。在巴黎,他先后担任多个乐团和合唱团的管风琴师和指挥。 1851年古诺创作了第一部歌剧《萨福》,但是反响平平。1852年的第2部歌劇《殘酷的修女》,也遭到失敗。1859年根据歌德作品改编而成的歌剧《浮士德》取得极大成功,因为曲調通俗,色彩豐富,抒情柔美,开创了一代新风,奠定了他世界性的地位。此外,他的著名歌剧作品还有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年)。 古诺是虔诚的教徒,因此创作了大量宗教题材作品,他华丽而质朴的风格在宗教音乐中也独树一帜。主要代表作包括脍炙人口的《圣母颂》(在巴赫作品基础上增写的旋律)、《聖塞西勒慶典彌撒曲》、梵蒂冈的国歌《教皇进行曲》等。.

唐·喬望尼和夏尔·古诺 · 夏尔·古诺和歌剧 · 查看更多 »

詠嘆調

詠嘆調(Aria,又譯抒情調)義大利文原意為“空氣”,原指任何抒情的音樂旋律,多為獨唱曲,但也有例外。現時詠嘆調被狹義為幾乎專指管弦樂隊伴奏的獨唱曲。無論如何,歌劇中的詠嘆調數目是最多的,但清唱劇和大合唱中也都有為數不少的詠嘆調。自古典音樂晚期,部分作曲家如莫扎特和貝多芬開始創作「音樂會詠嘆調」(Concert Aria),這些詠嘆調都具有獨立主題,且不屬於任何大劇目,因此多有獨立的作品編號。 Aria一字最早出現在14世紀,原指歌唱藝人或鍍金工匠的作風與風格。後來漸漸被專用於音樂方面。而最早Aria還可以指歐洲古代十四行诗的配樂和一些管弦純音樂。最初,詠嘆調的模式是沒有重複的,而自17世紀開始,開始出現了以ABA模式重複的三段式詠嘆調,成為「返始詠嘆調」(da capo aria)。此後,詠嘆調漸漸開始在歌劇中占有愈來愈多的份量,並出現更多精細的分類。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歌劇,很多都是多个詠嘆調的集合,宣敘調的空間愈來愈少。在另一部分歌劇,如理查德·瓦格纳的「乐剧」,分曲幾乎完全消失,而宣叙调与詠嘆調之间並没有明显的区分。.

唐·喬望尼和詠嘆調 · 歌剧和詠嘆調 · 查看更多 »

洛伦佐·达·彭特

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原名伊曼紐·科內利亞諾(Emanuele Conegliano),義大利裔美國人,18世紀及19世紀著名歌劇填詞家、詩人。他因和作曲家莫札特合作完成了三部著名義大利語歌劇而著名,包括《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女人皆如此》。.

唐·喬望尼和洛伦佐·达·彭特 · 歌剧和洛伦佐·达·彭特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Italiano)隸屬於印欧语系的羅曼語族。现有约7千万人日常用意大利语,大多是意大利居民。另有28个国家使用意大利语,其中4个立它为官方语言。正规意大利语源自於托斯卡納語中的佛羅倫斯方言,发音在于意大利中北部方言之间。正规版近来稍微加进了一些经济中心米兰的口音。在作曲領域中,亦使用為數不少的意大利文字詞。 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一样,有长辅音。其他的拉丁语族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已无长辅音。.

唐·喬望尼和意大利语 · 意大利语和歌剧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唐·喬望尼和歌剧之间的比较

唐·喬望尼有14个关系,而歌剧有20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82% = 4 / (14 + 206)。

参考

本文介绍唐·喬望尼和歌剧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