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唆都和忽必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唆都和忽必烈之间的区别

唆都 vs. 忽必烈

唆都(蒙古语:Söghetei,),扎剌儿氏,元朝军事人物。 唆都骁勇善战,入宿卫,跟随元世祖征讨花马国有功。李璮在山东叛乱时,跟随诸王哈必赤将其平定。回到大都后,对元世祖说当地郡县有很多恶少年,偷偷卖马给南宋,希望免除其罪,以他们为兵。元世祖准许,于是得到了三千人兵力,以一千人配给唆都,封他为千户,镇守蔡州。 至元五年,阿术等人包围南宋的襄阳,派唆都带兵巡逻,夺取金刚台寨、筲基窝、青涧寨、大洪山、归州洞诸隘。六年,范文虎率水军战船驻扎在灌子滩,唆都奉丞相史天泽的命令将其击败,升总管。九年,攻打樊城时,唆都率先登上城楼。襄阳城破之后,升郢复等处招讨使。十一年,移戍郢州之高港,渡过长江,降服鄂、汉一带。十二年,南宋的宋恭帝投降,改任建康安抚使,随后攻下平江、嘉兴,以水军与伯颜会合于阜亭山。参政董文炳守临安,以其为副手,派他镇守严州,又攻下衢州、婺州、处州等地,以及建宁府的松溪县、怀安县。 十四年,升福建道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听参政塔出节制。唆都奉命取道泉州,以水军渡海回师于广州的富场。但出征之前得知邵武发生叛乱,便率军来建宁,击败南宋军队,并转战平定福建各地。事后,被进官为知政事,行省福州。后又升为左丞,行省泉州,招谕东南亚诸国。 十八年,改任右丞,行省占城。十九年,率战船千余艘自广州出发,渡海攻打占城,大破之,破其首都毘阇耶,因陀罗跋摩六世投降,唆都便在当地建立据点。二十一年,元朝镇南王脱欢进攻安南,唆都奉命便率军自南面袭击,击败安南军队于清化府。然而有旨意命令脱欢率军撤退,唆都却全然不知。安南人前去告知,他却不信,到达脱欢的大营之后发现是座空营,方才相信并撤退。途中在干满江被安南军队截击,兵败战死。追赠荣禄大夫官职,谥襄愍。.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之间唆都和忽必烈相似

唆都和忽必烈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占城南宋宋恭帝山东省忽必烈元大都元朝谥号范文虎蒙古语至元樊城区

占城

占城(Chiêm Thành),是占族人于今越南中部地区建立的古国。根据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占城是占婆第六王朝到第十五王朝的国号,之前的国号是林邑、环王。.

占城和唆都 · 占城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南宋和唆都 · 南宋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宋恭帝

宋恭帝趙㬎(),南宋第七代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在位2年,得年53岁,宋度宗六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之弟,宋末帝赵昺兄,即位前封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为兄弟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无庙号。1276年2月領宋室投降元朝后,封为「瀛國公」,又被迫剃髮出家,最後被賜死。.

唆都和宋恭帝 · 宋恭帝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唆都和山东省 · 山东省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唆都和忽必烈 · 忽必烈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元大都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師。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

元大都和唆都 · 元大都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朝和唆都 · 元朝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唆都和谥号 · 忽必烈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范文虎

范文虎(),南宋權臣賈似道的女婿,后向元朝投降,担任兩浙大都督、中書右丞等职,并參與忽必烈第二次征日之戰。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軍長驅直下,圍攻重鎮襄陽、樊城,襄樊被困三年,賈似道一直對度宗封鎖消息,並將洩密者誅殺,“由是边事虽日急,无敢言者。”咸淳六年(1270年),南宋以李庭芝督軍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節制,賈似道竟命范文虎從中牽制李庭芝。咸淳八年(1272年)三月,樊城外城被元軍攻破,宋軍只好退守內城。賈似道遣范文虎前往,文虎“日攜美妾,走馬擊球軍中為樂”。咸淳九年正月,张贵与范文虎约定在龙尾洲两面夹攻元军。范文虎竟违约,以风雨惊疑,退屯30里。張貴戰敗被殺。後來失守襄樊,襄樊失陷之后,陈宜中请杀范文虎,賈似道為掩飾其咎,僅降一职,出任安慶知府,後在安慶降元。 元朝時任兩浙大都督。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日本,史稱“弘安之役”,至日本壹岐、平戶等島,八月一日遇颱風,臨陣脫逃,竟將十餘萬遠征軍將士遺棄在海島上,報稱敗狀,並歸咎厲德彪、王國佐等。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庚子,范文虎為中書左丞,商且樞密院事。後來,忽必烈透之前征日本之役逃回京師的3位倖存者而得知真相,范文虎被革职查办。 1302年,范文虎去世。 范文虎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位于今安徽安庆棋盘山,1956年考古发掘确认。.

唆都和范文虎 · 忽必烈和范文虎 · 查看更多 »

蒙古语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語族。蒙古语有很多方言,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蒙古语接近辽国的契丹语,但是由于契丹文尚未完全解读,很难进行语言历史比较。 现在中国内蒙古以傳統蒙古語字母书写,並和簡體中文一起並列使用,而蒙古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由於苏联影响,废除了传统蒙文,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現已恢復使用傳統蒙文,使用量較少。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是蒙古文的转写,这种写法代表蒙古语在13世纪的发音,与现在的方言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这种写法可以推断现在各种方言的读音,而进行相反的转换(从现在的发音推断古蒙古语的发音)则很困难。.

唆都和蒙古语 · 忽必烈和蒙古语 · 查看更多 »

至元

至元可以指:.

唆都和至元 · 忽必烈和至元 · 查看更多 »

樊城区

樊城区是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484.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63万人。.

唆都和樊城区 · 忽必烈和樊城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唆都和忽必烈之间的比较

唆都有38个关系,而忽必烈有3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3.33% = 12 / (38 + 322)。

参考

本文介绍唆都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