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哥德語和阿玛拉逊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哥德語和阿玛拉逊莎之间的区别

哥德語 vs. 阿玛拉逊莎

哥德語是一種由哥德人所使用的,已滅亡的日耳曼語族語言。它的內容主要是從一個4世紀聖經翻譯版本的6世紀抄本,也就是所謂的「銀色聖經抄本」(Codex Argenteus)裡頭得知的,哥德語也是唯一擁有相當數量語料的東日耳曼語言。其他的語言,包括勃根地語和汪達爾語等,僅能從歷史紀錄裡所遺留的姓名來得知其內容。 做為日耳曼語言,哥德語當然也是印歐語系的語言之一。它是有著存在證據的日耳曼語言當中最早的一種,但哥德語沒有現代的後裔存活下來。最早的哥德語文獻可追溯到四世紀的時候。在六世紀中期時,這個語言處於逐漸衰微的狀態,在某些程度上,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哥德人在軍事上敗於法蘭克人的手中、哥德人在義大利半島的被消滅、大規模地對主要使用拉丁語的天主教教會的皈依,以及地理上的孤立等。這個語言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晚一直存活到八世紀紀左右,而法蘭克人作家瓦拉福里德‧史特拉伯(Walafrid Strabo)寫到說哥德語在九世紀早期時,在下多瑙河地區和克里米亚的孤立山區依舊被使用著(另見克里米亞哥德語)。另外,在九世紀後出現於一些手稿裡的一些近似哥德語詞彙的用詞可能不是同一個語言的。 早期的語料證據的存在,使得它成為比較語言學裡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 注:在本篇文章裡所提到的哥德語單字,都會用羅馬字母轉寫來表示。. 阿玛拉逊莎(Amalasuntha),又称为:阿玛娜·希莎(Amalasuentha)(公元495年 - 535/534年4月30日)是526年至534年东哥特人女王,狄奥多里克大帝的第三个女儿。 公元515年她嫁给了曾居住于西哥特伊士班尼亚的东哥特阿马尔(Amal)贵族直系后裔,维德里希(Widerich,生于公元450年)的儿子、贝里斯蒙德(Berismund,生于公元410年)的孙子、公元400年东哥特人国王(死于公元400年后)的重孙,(公元480年-522年)。 婚后七年,她的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孩子,阿塔拉里克和(公元517年-550年后,公元550年嫁给了(germanus))。公元526年,她的父亲狄奥多里克大帝去世后,她的儿子接替东哥特王位,而她作为摄政而掌握实权。由于她深受古罗马文化的浸透,在对儿子的教育或个人感情上,均偏重东罗马而非哥特,与大臣们的关系也愈益紧张,她自己意识到处境危急,已怀疑有三家哥特贵族暗地里反对她的统治,随时可能被放逐并处死。于此同时,她开始了与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谈判,表达了愿归顺君士坦丁堡的愿望,但534年她儿子的逝世使計劃突遭劇變。 兒子過生後,阿玛拉逊莎女王让她的表弟 登上王位 (因当时狄奥达哈德的妻子仍活着,她無法以身相許,二人仍以表姐弟相称),她自己繼續垂簾聽政保持現有地位。但事后证明该选择非常不明智,因为狄奥达哈德更加引起了东哥特人的不满。為平民憤,不久在他的命令或授意下,阿玛拉逊莎被囚禁到托斯卡纳博赛纳湖中的玛塔纳 (Martana)岛上,并于公元534/535年春季的4月30日,在洗澡时遇刺被勒死。 阿玛拉逊莎的首席大臣兼文学顾问卡西奥多罗斯 的信件以及普罗科匹厄斯和约尔丹尼斯的历史著作,為後人能得知有关阿玛拉逊莎性格的主要資料。 年轻的卡洛·哥尔多尼以阿玛拉逊莎悲剧的一生为蓝本,写下了第一部戏剧,并于1733年在米兰上演。 小行星650-“阿玛拉逊莎”,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之间哥德語和阿玛拉逊莎相似

哥德語和阿玛拉逊莎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米蘭西哥特人東哥德人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哥德語和米蘭 · 米蘭和阿玛拉逊莎 · 查看更多 »

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Visigothi),--,是东日耳曼部落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另一个分支是东哥特人。在民族大迁移时期,是摧毁罗马帝国的众多蛮族中的一个。公元4世纪西哥特人兴起于巴尔干地区,后加入对罗马帝国的战争。410年在首领阿拉里克率领下攻陷并洗劫罗马。 西哥特人后定居于高卢南部,成为罗马帝国的盟友。随后建立西哥特王国,统治法国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公元589年,皈依基督教。.

哥德語和西哥特人 · 西哥特人和阿玛拉逊莎 · 查看更多 »

東哥德人

東哥特人(Ostrogoths),--,是哥德人的一個分支,3世紀時曾在黑海北邊建立一個帝國。5世紀末在義大利建立東哥德王國。東哥德人自波羅的海地區向南擴張,建起一個其幅員由頓河至德涅斯特河(在今烏克蘭西部)的大帝國。在4世紀時期,臻於鼎盛。被匈人武力入侵征服(374年)後,大部分东哥特人臣服匈人,成为匈人的臣民,后一些東哥德人沿頓河(450年?)定居。后匈人在454年灭亡之后大部分東哥德人在狄奧多里克領導下入侵亚平宁半岛。493年狄奧多里克稱義大利王。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征伐东哥特王国達二十年(535年?-554年),終徹底敗於东罗马帝國。此後東哥德人即不復以一個民族存在於世。 而有一部份的東哥德人遷移至克里米亞半島,所使用的語言形成了克里米亚哥德语。但克里米亞哥德人,最終亦與其語言一同於約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間消失。.

哥德語和東哥德人 · 東哥德人和阿玛拉逊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哥德語和阿玛拉逊莎之间的比较

哥德語有100个关系,而阿玛拉逊莎有2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2.44% = 3 / (100 + 23)。

参考

本文介绍哥德語和阿玛拉逊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