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哥德搖滾和重金属音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哥德搖滾和重金属音乐之间的区别

哥德搖滾 vs. 重金属音乐

哥德搖滾(gothic rock或goth rock,或称为哥特音乐)是自1970年代晚期開始出現的搖滾樂類型。原本是指少數龐克搖滾或後龐克樂團的標籤,而後在1980年代早期哥德一詞(goth)開始成為某中分隔運動的定義。和龐克樂團精力旺盛的音樂風格相反,早期哥德樂團的音樂感覺較為自省,並與美學、黑暗主題文學或哲學相關,如哥德式恐怖、浪漫主義、存在主義、虛無主義等。著名哥德搖滾樂團包括包豪斯樂團(Bauhaus)、苏克西与女妖(Siouxsie & the Banshees)、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和Fields of the Nephilim等。. 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 music)是搖滾樂中的一種,通常簡稱為金屬樂(Metal),泛指所有具有金屬音樂特點的音樂風格。主要在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初期的英國開始廣泛發展。它發源於藍調搖滾及迷幻搖滾,再從更猛烈的硬式搖滾中改良演變而來。是一種渾厚、音量大的音樂,特色是強有力的嗓音、大量高度失真的電吉他、加長的、密集快速的鼓點。整體十分具有「重量」性,與其他音樂有顯著區別,因此有「重金屬」這個稱呼出現。 1968年,在英國出現第一批重金屬樂團如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與深紫,1980年猶太祭司拋棄藍調元素、並統一了金屬樂音調,摩托頭將金屬與龐克搖滾融合、並猛烈提升速度與爆發力。接著陸續興起了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瑞典死亡金屬新浪潮和美式金屬新浪潮等音樂運動,朝向硬核、極端、古典、憂鬱、民謠、前衛等不同方向,發展出眾多子流派。這些子流派的音樂特色都不盡相同,通常是以使用的樂器、失真音色的輕重、節奏快慢、旋律性比重、和弦、音階、唱腔、歌詞主題、樂曲結構來區分。.

之间哥德搖滾和重金属音乐相似

哥德搖滾和重金属音乐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另类摇滚後龐克哥德次文化哥特金属華麗搖滾電貝斯虚无主义末日金屬朋克搖滾摇滚乐

另类摇滚

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也被称为另类音乐或替代搖滾或替代音樂,簡稱替代或另類。是摇滚音乐中的一种音乐类别,源于1980年代的地下独立音乐,并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開始流行。Alternative這個詞意味著有別於主流音樂,和主流音樂是區隔開來的,另类摇滚則是有别于主流摇滚乐,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吉他表现形式,颠覆性的歌词和一种轻蔑漠不关心的态度。另类摇滚原本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包括不同的声音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在1970年代后期的时候,所有的地下摇滚,朋克摇滚(包括朋克、新浪潮、后朋克)都被认定为另类摇滚。 在1980年代后期,隨著雜誌報導,大学校園广播的唱片播放和一些口头宣传强调了另类摇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帮忙定义了其中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哥德摇滚,噪音流行,独立摇滚,独立流行,油渍摇滚,工业摇滚,嘻哈摇滚,和另类嘻哈)。大部分的子分类都有自己的听众,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乐队像Hüsker Dü 和 R.E.M.甚至签约了唱片公司。然而,在当时相对于其他的类别的摇滚乐和流行乐,大部分商业另类摇滚乐队的成就都是有限的。有些作品依然被归为个人作品,只有少部分的广播,电视媒体会播放他们的歌。在1990年代,随着超脫樂團带来的突破性的影响,油渍搖滾和英伦摇滚运动的普及,另类摇滚逐渐被大众接受,变成了一种主流音乐,许多的另类摇滚乐队也因此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1990年代末,受到油渍摇滚和英伦摇滚热潮的消退的影响,另类摇滚在主流乐开始不再那么特别和突出。 另类摇滚的定義在英式英語中特別是指「indie rock」(獨立搖滾)(雖然這個類型的定義界限在電子音樂和嘻哈音樂的融入下已經變得模糊),而在美式英語中則習慣使用「alternative rock」。有時也會以地下音樂(underground music)作為另類搖滾的代稱,但地下音樂通常是指知名度不高的藝人或樂團所演出的音樂,而「indie」(獨立)一詞在英國經常被用來代表另類搖滾,而在台灣這個詞曾被翻譯成「硬地」,有著「硬式風格」和「地下」的含意(參見台灣的,一個以地下樂團、另類搖滾為主的音樂活動)。或是簡稱 alternative)是搖滾樂中的一種類型,最早在1980年內出現,在1990年代開始廣泛流行。「alternative」這個單字的本意「可選擇的」,在1980年代也被用來指在獨立唱片廠牌旗下的龐克搖滾風格樂團,他們和當時的主流音樂類型並不相同。作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類型,另類搖滾自1980年代以來集合了許多獨立音樂的子類型,例如油漬搖滾、獨立搖滾、英式搖滾、哥德搖滾等。.

另类摇滚和哥德搖滾 · 另类摇滚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後龐克

後龐克(Post-punk)源自1970年代的搖滾樂運動,隨著1970年代中期,龐克搖滾風行的年代。這種音樂類型保持他們在龐克運動的根源,但更為內向、複雜與實驗性。Erlewine, Stephen Thomas.

哥德搖滾和後龐克 · 後龐克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哥德次文化

哥德次文化是現今存在於許多國家中的一種文化,起源於1980年代初期的英國,自後龐克衍生出來的哥德搖滾界。哥德次文化比同時期其它文化的存在時間還要長久,並不斷衍生出各種類型。其意象及文化影響從19世紀的哥德文學與恐怖電影,到少部分的BDSM文化。 哥德文化也衍生出相關的音樂、美學和風格。哥德音樂包含不同的類型,共同特色是哀傷、神秘的音樂和觀點。衣服風格則包含死亡搖滾(Death rock)、龐克風、雙性(Androgynous)、維多利亞風、一些文藝復興和中世紀時期的衣服樣式,或者是結合上述各項風格。另外還經常搭配黑色的服裝、彩妝和頭髮。.

哥德搖滾和哥德次文化 · 哥德次文化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哥特金属

哥--特金属(Gothic Metal),台灣、香港等地譯作哥--德金屬,中國大陸則譯作--,是重金属音乐的一个分支,融合了哥特摇滚的黑暗抑郁与重金属的侵略性。哥特金属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由发展而来。哥特金属音乐按照所融合的重金属乐的不同类型,也有不同分类。歌词上,既有哥特小说式的,也有描述个人经历的,极富戏剧性并充满悲伤与感悟。 哥特金属的先驱,包括来自英格兰北部的,,,来自美国的,来自瑞典的和来自荷兰的。挪威乐队开创了“美女与野兽”的风格,将侵略性的男声和女声清嗓结合,这种鲜明的对比从此被诸多哥特金属乐队采用。90年代中期,和Cradle of Filth在黑金属中加入了哥特元素。90年代末,在和Within Temptation的带动下,哥特金属出现了向交响金属发展的方向。 进入21世纪,哥特金属在欧洲已进入主流,尤其是在芬兰,诸如、、HIM、、、等乐队均创造了排行榜热门歌曲和畅销专辑。尽管如此,在美国,只有很少乐队,比如HIM、Lacuna Coil、Evanescence、Cradle of Filth取得了商业成功。 在中国,哥特金属同其他重型音乐一样主要靠地下传播,其中Lacrimosa是最受中国乐迷欢迎的乐队,而Evanescence是唯一一支在中国大陆有主流发行渠道的乐队。中国本土的哥特金属也相当弱势,仅有Dengel、寂静的幽怨等为数不多的几支乐队选择了这一乐风。此外,香港本地都有哥德金屬的樂隊存在,分別有古幽靈,Chimeras和Amnesia。.

哥德搖滾和哥特金属 · 哥特金属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華麗搖滾

華麗搖滾(Glam Rock)或魅力搖滾,也稱為閃爍搖滾(Glitter Rock),是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發展起來的一種搖滾樂和流行音樂風格,由音樂家演出,他們穿著華麗的服裝,艷麗的化妝和髮型,特別是高跟舞台鞋和閃光顆粒與亮片。華麗搖滾特點是主唱及樂手都擁有性別模糊的裝扮、華麗戲劇化的臺風。高峰時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英國的大衛·鮑伊、皇后樂隊(70年代)、暴龍樂隊、羅西音樂、加里·格利特及美國的盧·里德、布魯斯·韋恩·坎貝爾、紐約娃娃。 英國歌曲排行榜上在1971年至1975年期間被華麗的搖滾樂所淹沒,在此期間,英國流行文化的所有地區也都呈現出華麗的魅力。T.Rex樂團主唱馬克·波蘭於1971年3月出現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音樂節目“流行之巔”(Top of the Pops)上,身穿閃光和緞紋,常被認為是華麗運動的開始。在美國華麗搖滾的情況並不普遍,除了埃利斯·庫珀和地下絲絨樂團的主唱盧·里德有比較華麗突出表現。美國其他華麗的藝術家包括紐約娃娃,伊吉·帕普和喬布里特。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後,這種風格有所下降,但是影響了其他音樂類型,包括龐克搖滾,華麗金屬,新浪漫主義和哥德搖滾,並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零星復甦。.

哥德搖滾和華麗搖滾 · 華麗搖滾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電貝斯

電貝斯(electric bass),簡称貝斯,現代搖滾樂團組合的主要樂器。一般樂隊中除了電貝斯手以外,還有一位吉他手、一位鍵盤手、一位鼓手、及一位主音歌手。電貝斯是從低音提琴演變出來的,空弦由粗至細為E、A、D、G。 而且在樂隊中,電貝斯在節奏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電貝斯的彈奏主要是撥弦、slapping和使用撥片。形狀上和構造上都和電吉他相似,但是本體大一點、頸部更長,還有更寬闊的音域。四弦電貝斯最低音的弦比吉他最低音的弦低完全八度。 自1950年始,電貝斯在流行曲中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低音提琴,適用於很多不同的風格,包括搖滾樂、重金屬音樂、藍調、爵士樂中的低音部。也可在爵士樂、fusion、拉丁音樂、funk和一些搖滾樂風格的歌曲中進行獨奏。 因應現在樂團的需要,電貝斯已經不僅只有基本的4弦,也有5弦和6弦之別,而5弦的電貝斯,從第一弦到第五弦(由細到粗)的空弦音分別為:G、D、A、E、B,也有的空弦音分別為:C、G、D、A、E,依各大廠商自訂;至於6弦的電貝斯,從第一弦到第六弦的空弦音分別為:C、G、D、A、E、B;因為現在搖滾樂的發達,多弦的電貝斯也因應需求而一一誕生。.

哥德搖滾和電貝斯 · 重金属音乐和電貝斯 · 查看更多 »

虚无主义

虛無主義作为哲学意义,為懷疑主義的極致形式。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類)的存在是没有客觀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许多评论者认为達達主義、解構主義、朋克这些运动都是虚无主义性质的,虚无主义也被定义为某些时代的特征。如:布希亞称後現代性是虚无主义时代,有些基督教神学家和权威人士断言现代与后现代由于拒绝上帝而是虚无主义的。 曾对虚无主义著书论述的著名哲学家,有尼采和海德格尔。.

哥德搖滾和虚无主义 · 虚无主义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末日金屬

末日金屬(Doom Metal),又稱毀滅金屬、厄运金屬,是一種曲速非常緩慢的重金屬音樂,不管是歌詞、唱腔、吉他即興的展現上,都給人異常沉重絕望的氛圍。.

哥德搖滾和末日金屬 · 末日金屬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朋克搖滾

朋克搖滾(Punk Rock)是起源於1974-1976年的美國、英國、澳洲,是搖滾樂的分支音樂類型,有「反建制原則」(anti-establishment)的特色。倫敦的性手槍(Sex Pistols)、衝擊合唱團;紐約的雷蒙斯合唱團(Ramones)被視為朋克搖滾的先鋒。.

哥德搖滾和朋克搖滾 · 朋克搖滾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摇滚乐

摇滾音樂(Rock Music)是20世紀50年代初起源於“搖滾” 音樂中的一種廣泛音樂類型,並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發展成為一系列不同的風格。W.

哥德搖滾和摇滚乐 · 摇滚乐和重金属音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哥德搖滾和重金属音乐之间的比较

哥德搖滾有21个关系,而重金属音乐有38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49% = 10 / (21 + 381)。

参考

本文介绍哥德搖滾和重金属音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