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之间的区别

哥倫比亞航空 vs. 復興航空

哥倫比亞航空(西班牙語︰Aerovías del Continente Americano S.A,意译为美洲大陆航空有限公司)是哥倫比亞的國家航空公司,總部設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以波哥大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作為中心樞紐,第二樞紐設於聖保羅瓜魯柳斯國際機場及瓜亞基爾國際機場。哥倫比亞航空業務包括客運及貨運服務,目前是哥伦比亚第一大航空公司及拉丁美洲第二大航空公司,亦是全球歷史第二悠久的航空公司。 哥倫比亞航空於2012年6月21日正式成為星空聯盟成員。. 復興航空(TransAsia Airways,簡稱復航、興航 )是中華民國與臺灣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創立於1951年5月21日,1983年由國產實業集團接手經營。主要經營國內航線以及區域國際航線。樞紐機場在桃園國際機場及臺北松山機場,提供客運和地勤代理的服務。曾經於2014年成立經營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威航,但在2016年10月1日停止威航營運並併回復興航空。 2016年11月22日,復興航空無預警停止所有航線營運,最後一個航班是21日上海浦東往桃園的GE303,於23時55分抵達,22日召開的臨時董事會決議解散公司,提交長期停航申請。行政院指示自2016年12月1日,中華航空及旗下子公司華信航空接手復興航空國際線與國内線(金門-馬公航線則轉交給立榮航空)。.

之间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相似

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A320ATR 72復興航空空中客车A330PBY

A320

#重定向 空中客车A320系列.

A320和哥倫比亞航空 · A320和復興航空 · 查看更多 »

ATR 72

ATR 72為法國與義大利合資的飛機製造商ATR製造的雙螺旋槳民航機,結構上與42型一樣,但機身加長4.5米,載客數提升至72人,油箱容量更大,航程更遠。目前ATR 72型已經出售超過678架。.

ATR 72和哥倫比亞航空 · ATR 72和復興航空 · 查看更多 »

復興航空

復興航空(TransAsia Airways,簡稱復航、興航 )是中華民國與臺灣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創立於1951年5月21日,1983年由國產實業集團接手經營。主要經營國內航線以及區域國際航線。樞紐機場在桃園國際機場及臺北松山機場,提供客運和地勤代理的服務。曾經於2014年成立經營低成本航空子公司威航,但在2016年10月1日停止威航營運並併回復興航空。 2016年11月22日,復興航空無預警停止所有航線營運,最後一個航班是21日上海浦東往桃園的GE303,於23時55分抵達,22日召開的臨時董事會決議解散公司,提交長期停航申請。行政院指示自2016年12月1日,中華航空及旗下子公司華信航空接手復興航空國際線與國内線(金門-馬公航線則轉交給立榮航空)。.

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 · 復興航空和復興航空 · 查看更多 »

空中客车A330

中巴士A330,是一款由歐洲空中巴士集團所生產、高載客量的中長程廣體客機,與四引擎的A340同期研發。空中巴士打算把A330投放在ETOPS市場上,這個標準由波音波音767最先獲得認可,777客機也是這個標準的一員(但機艙較寬)。除引擎的數目外,A330的機翼與機身的形狀與A340幾乎相同,以降低航空公司的訓練成本。在機體方面,其設計取自A300,但其駕駛室及電傳操縱則是取自A320。同时,A330也是能執飞机场位于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青藏高原航线的少数机种之一。四川航空公司的川藏机队配备了多架A330机型,用于西藏地区的飞行。 至2017年7月,空中巴士共獲得1,688架A330訂單,當中有1,358架已經交付予客戶。第1,000架製造的A330已經於2012年7月正式交付予國泰航空。 2014年7月14日,空中巴士宣布A330將設計新一款A330neo,分為A330-800neo及A330-900neo,預計2017年底投入商業運轉,用來取代A330-200及A330-300。.

哥倫比亞航空和空中客车A330 · 復興航空和空中客车A330 · 查看更多 »

PBY

#重定向 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

PBY和哥倫比亞航空 · PBY和復興航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之间的比较

哥倫比亞航空有123个关系,而復興航空有14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88% = 5 / (123 + 143)。

参考

本文介绍哥倫比亞航空和復興航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