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4 关系: 垂簾聽政 (電影),可汗,叶赫那拉氏,同光中興,同治,同治帝,吉妃,大太監,大沽,大沽口,大清後宮,天京事變,天津市,天津条约,太平天國 (無綫電視劇),太平天国,外兴安岭,奕山,奕訢,奕譞,姜冠豪,婉贵妃 (咸丰帝),孝德顯皇后,孝儀純皇后,孝全成皇后,孝聖憲皇后,孝静成皇后,孝淑睿皇后,容嫔,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少女慈禧,不平等条约,三河之战,一生為奴,年号,乾隆帝,亞羅號事件,于荣光,云嫔,庙号,张迪 (男演员),徽寧池太廣道,匡源,北京市,北京条约,圆明园,嘉庆帝,咸丰 (年号),咸丰帝,和尔经额,... 扩展索引 (84 更多) »
- 1850年代中国
- 1860年代中国
- 1861年逝世
- 清宣宗皇子
- 清朝皇帝
垂簾聽政 (電影)
《垂帘听政》是1983年的一部电影,导演李翰祥。梁家辉因片中表演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却也因赴大陆拍戏被台湾封杀。影片在避暑山庄、故宫、颐和园、碧云寺等地拍摄,得到中国30多个单位支持。初期的案头工作是李翰祥在北京饭店完成,他在北影看了一些当时的中国电影,最后确定由《小花》中饰演何翠始的刘晓庆扮演慈禧。.
可汗
可汗((叶音);古突厥語:𐰴𐰍𐰣 ;;z;高句麗語:皆,key)或大汗,又譯為可寒、合罕,通黑汗,統治者頭銜,為部落最高領袖或皇帝之意,廣泛使用於蒙古與中亞地區。古代北亚遊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或大汗。.
查看 咸丰帝和可汗
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z)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海西女真叶赫贝勒的家族姓氏,其始祖为蒙古人星根达尔汉,因攻占世居扈伦国张城那拉氏的领地而改姓那拉,其后部众迁居叶赫河,因而号叶赫国。星根达尔汉四世孙太杵生二子,长为清佳砮、次为杨吉砮,兄弟二人一统叶赫诸部,各居一城皆称贝勒。传至金台石、布扬古时,叶赫被努尔哈赤吞并,宗族、部属被编隶八旗。清朝时期,叶赫那拉氏各支重要世家貴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清太宗皇太极之母孝慈高皇后、康熙初年四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康熙年间重臣明珠等均出自该家族。此外,慈禧太后掌握清帝国实权达四十余年,先祖喀山亦为叶赫那拉氏,其家族世居叶赫国苏完地方。民国以后,叶赫那拉氏多以那、叶、张、罗、苏等为汉姓。.
查看 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氏
同光中興
#重定向 同光中兴.
查看 咸丰帝和同光中興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查看 咸丰帝和同治
同治帝
清穆宗载淳(a)(),又稱同治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布伦札萨克汗」(Бүрэн заса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同治」。 同治帝乃咸丰帝长子,5歲(虛歲六歲)登基,原設年號為「祺祥」,隨後不及一年發生辛酉政變,最終由其嫡母慈安太后與生母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並改設年號為「同治」。直至1875年驾崩,時年僅19週歲,死後廟號穆宗(v),諡號毅皇帝(v)。他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於1861年至1875年,也是清兵入关后統治中原以來的第八位皇帝。.
查看 咸丰帝和同治帝
吉妃
吉妃()王氏,满洲正黄旗维翰佐领下園戶王清遠之女,清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吉妃
大太監
《大太監》(The Confidant),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以高清技術製作的清裝宮廷電視劇,由黎耀祥、米雪領銜主演,並由邵美琪、黃浩然、陳茵媺、曹永廉、胡定欣、唐詩詠、陳國邦及蕭正楠聯合主演,監製為羅永賢。本劇為2011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亦為第十六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綫電視推介的六部重頭劇之一,同時也是無綫電視45周年台慶劇。此劇於橫店取景三星期。.
查看 咸丰帝和大太監
大沽
#重定向 大沽街道.
查看 咸丰帝和大沽
大沽口
#重定向 大沽街道.
查看 咸丰帝和大沽口
大清後宮
,又名《大清後宮之還君明珠》,是2006年出品的一部共四十集的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描述清朝道光年間後宮鬥爭的經過,素有港劇《金枝慾孽》和韓劇《大長今》中國大陸版之稱。台灣由八大電視台取得播映權在內播放。.
查看 咸丰帝和大清後宮
天京事變
#重定向 天京之變.
查看 咸丰帝和天京事變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查看 咸丰帝和天津市
天津条约
《天津條約》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是指西元1858年 (清咸豐8年) 清朝政府在第一次英法聯軍戰敗後與俄國、美國、英國、法國在天津海光寺所簽訂的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委派大學士桂良和各國代表談判並簽約。真確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恆溫恆濕的庫房保存。.
查看 咸丰帝和天津条约
太平天國 (無綫電視劇)
《太平天國》(Twilight of a Nation)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所製作關於清朝太平天國的清裝電視劇,全劇共45集,監製蕭笙。 此劇於1991年11月、1996年於翡翠台重播。.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權,创始人为洪秀全和冯云山。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於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軍部队,翼王石达开餘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因清朝推行薙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髮,故太平軍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军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称其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後,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訂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查看 咸丰帝和太平天国
外兴安岭
外兴安岭(v),俄语中称为斯塔诺夫山脉(Становой хребет),位于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现在在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阿穆尔州的北端。并穿过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间。山脈全長725公里,最高峰海拔2482米。.
查看 咸丰帝和外兴安岭
奕山
奕山(a;),字靜軒,中国晚清武官,清朝宗室、滿洲鑲藍旗人。一等鎮國將軍。道光帝族侄,康熙帝十四子胤禵玄孙,绵备子。.
查看 咸丰帝和奕山
奕訢
恭忠親王奕訢(z;),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异母弟弟,生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亲王」。统称“六王爷”;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主要发起者,曾任总理衙门首席大臣、领班军机大臣、议政王,保守派對其鄙稱“鬼子六”。賜爵位世襲罔替,身後谥“忠”。.
查看 咸丰帝和奕訢
奕譞
醇賢親王奕譞(a;),字樸菴,別稱竹窗、蘭陽,室名為九思堂、思謙堂、退省齋、退潛別墅。清道光帝第七子,故一般稱他為七王爺;母为道光帝莊順皇貴妃乌雅氏(1822年-1866年),兄为咸丰帝,谥贤。詔定稱號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皇帝本生祖考醇賢親王。 奕譞的嫡福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奕譞與她所生的第二子载湉後來成为光绪帝。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則繼承醇親王封號,奕譞的長孫溥儀为清朝末代皇帝,即宣統帝。奕譞是清朝皇室任命的名义上的清末海军及北洋水师最高统帅,实际上指挥权属于李鸿章及淮军丁汝昌。.
查看 咸丰帝和奕譞
姜冠豪
#重定向 江俊翰.
查看 咸丰帝和姜冠豪
婉贵妃 (咸丰帝)
婉贵妃(),出身内务府正白旗索绰络氏,是著名的内务府世家之一。左都御史奎照之女,清朝咸丰帝妃子。道光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生。.
孝德顯皇后
孝德顯皇后(a;),姓薩克達氏,原镶藍旗满洲人,后抬镶黄旗满洲。她是太常寺少卿富泰和愛新覺羅氏(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第三女)之女,兵部員外郎祺昌和納喇氏孫女,刑部尚書明山和庫爾氏曾孫女。道光二十七年,经清宣宗指婚与皇四子奕詝为嫡福晋。道光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行初定礼。道光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行大婚礼,册封为皇子福晋。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巳时崩。十二月十八日奉移田村暂安。道光三十年正月,皇四子奕詝继位,是为清文宗,上谕追封皇后。十月二十七日,以庄亲王奕仁为正使,成郡王载锐为副使,册谥为孝德皇后。十月二十八日,颁诏天下。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尊谥曰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恭天赞圣显皇后。同治元年九月,由田村移往静安庄暂安。同治元年十月,升祔奉先殿。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二日辰时,与清文宗合葬定陵地宫,升祔太庙。光绪元年六月,加上尊谥“恪慎”二字。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溥儀继位,加上尊谥“徽懿”二字,是為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徽懿恭天贊聖顯皇后。.
查看 咸丰帝和孝德顯皇后
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a;),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乾隆帝妃,嘉庆帝生母。本姓魏,內務府旗鼓佐領(即包衣漢軍或旗鼓漢軍)正黃旗,后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氏。.
查看 咸丰帝和孝儀純皇后
孝全成皇后
孝全成皇后(a;),钮祜禄氏,名不详, 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 祖父为穆克登布,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满洲镶黄旗人。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丰帝的生母。 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寵愛及重視,从全嫔开始(当时同时入宫之四人中,其他三人为贵人,惟其为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她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当皇后后铁腕治后宫也说明了道光帝对其非比寻常的爱重支持,她死后其子奕詝(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也因為孝全成皇后與道光帝感情極深,自她去世後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查看 咸丰帝和孝全成皇后
孝聖憲皇后
孝聖憲皇后(),钮祜禄氏(原姓:錢氏),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凌柱的長女。雍正帝的妃子,乾隆帝的生母。.
查看 咸丰帝和孝聖憲皇后
孝静成皇后
孝静成皇后(a;),姓博尔济吉特氏,名不详,清朝刑部员外郎花良阿的女儿,其先祖来自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在今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境内)人,死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她是清宣宗道光帝的妃子,清文宗咸丰帝的养母,也是恭亲王奕訢的生母。她虽然身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独一无二、既非前朝皇帝嫡福晉、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查看 咸丰帝和孝静成皇后
孝淑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a;),原正白旗包衣,后抬正白旗满洲喜塔腊氏,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嘉庆帝第一任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生。.
查看 咸丰帝和孝淑睿皇后
容嫔
容嬪(),伊尔根觉罗氏,出生年不詳,清文宗咸丰帝的嬪。.
查看 咸丰帝和容嫔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Муравьёв-Аму́рский,),阿穆尔斯基伯爵,俄罗斯帝国军人、探险家。.
少女慈禧
《少女慈禧》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並於1983年12月首播的一齣電視劇集,電視台結合野史加以創作描述了慈禧的前半生。在劇中飾演慈禧的劉雪華也憑藉其在劇中精湛的演繹而一舉成名並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
查看 咸丰帝和少女慈禧
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不平等条约通常是停战的条件和结果,为了结束战争而签订的条约即为和平条约。.
查看 咸丰帝和不平等条约
三河之战
三河之战,太平天国晚期著名战役之一,太平軍與湘軍在安徽三河鎮(今屬肥西縣)激戰。此役湘軍戰敗,名將李續賓陣亡。.
查看 咸丰帝和三河之战
一生為奴
(又名《恭親王》)是一部中國大陸電視劇,於2006年3月26日起在四川电视台峨眉電影頻道首播,共40集。 劇情通過恭親王奕訢的一生,由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史詩式地反映晚清的國運、宮廷的爭鬥。劇中的奕訢是位有能的人材,在此劇中,他遇上時不我與的形勢,是位正面人物,早期反派是肅順,後把肅順捉拿處決後,與慈禧角力。.
查看 咸丰帝和一生為奴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查看 咸丰帝和年号
乾隆帝
清高宗弘曆(a)(),又稱乾隆帝,爱新觉罗氏,諱弘曆,镶黄旗满洲人,汗號「腾格里特古格奇汗」(Тэнгэрийг Тэтгэ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号「乾隆」,廟號高宗(v),諡號簡稱純皇帝(v)。 乾隆帝乃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子時。登基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18日),在位至乾隆六十年(1735至1796年)。因其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其子颙琰(即後來的嘉庆帝)。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成為事實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驾崩於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享壽89岁。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以及中国历史上掌權時間最长的皇帝(合共63年)。.
查看 咸丰帝和乾隆帝
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事件(The Arrow Incident)是引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關鍵事件,起源於1856年10月8日清朝廣州水師在香港註冊船隻亞羅號(Arrow)上進行的搜查及逮捕行動,以及後續英國的強硬抗議及武力恫嚇,相關衝突最終成為1857年英國對華用兵的理由。.
查看 咸丰帝和亞羅號事件
于荣光
于荣光(Ringo Yu),(), 汉族,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威海。中國影視演員、导演、监制、编剧,京剧演员。.
查看 咸丰帝和于荣光
云嫔
雲嬪(),武佳氏,,清咸豐帝妃嬪。.
查看 咸丰帝和云嫔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查看 咸丰帝和庙号
张迪 (男演员)
張迪遼寧人,畢業於中央戏剧学院,男演員,在多部電視劇中都有出色演出,他精湛的演技以及帅气十足的古装小生造型可谓深入人心。眉宇間流漏優越、靈動之氣,言行間高贵、脱俗之感。为台湾制作人简远信常用演员,十足的實力派演員。.
查看 咸丰帝和张迪 (男演员)
徽寧池太廣道
#重定向 徽宁池太广道.
查看 咸丰帝和徽寧池太廣道
匡源
匡源(),字本如,号鹤泉,山東胶州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历任皇子奕詝经师,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军机大臣,赐紫禁城骑马,同治帝顾命八大臣之一。東西太后結合恭親王等人奪權,發動了祺祥之變,八大臣或死或貶,匡源被罷官。.
查看 咸丰帝和匡源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查看 咸丰帝和北京市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大清朝廷於第二次英法联军後在北京分别與英国、法国、俄國各自签订的戰敗條約。咸豐皇帝委任欽差大臣恭親王奕訢作為談判及簽約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亦称《中葡北京条约》。北京条约使得清朝增加对英法的赔款数额,增开商埠,并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九龙西)给英国。條約还承认1858年《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凍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从此中国失去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三條約正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典藏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
查看 咸丰帝和北京条约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占地350公顷,约合5,200亩。圆明园规模宏伟,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再现诗画意境,被大多数中国园林学家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被当作是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范。清朝时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参观圆明园之后将其称作“万园之园”。 1860年,圆明园在英法聯軍之役中被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现時仅存遗址。在中國政府成立圆明圆管理处后开始实施保护与利用。於1979年將其列入為文物保护单位,於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圆明园遗址中部和东部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2008年7月29日,圆明园管理局宣布,开放九州景区。至此,圆明园开放了全园的4/5。.
查看 咸丰帝和圆明园
嘉庆帝
清仁宗顒琰(z)(),又稱嘉慶帝,爱新觉罗氏;原名永琰,乾隆六十年立为皇太子时為避諱而改作颙琰;汗號「萨伊什雅尔图伊鲁格尔图汗」(Сайшаалт ерөө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嘉慶」,廟號仁宗(v),諡號睿皇帝(v)。 嘉慶帝乃乾隆帝第十五子,在位於1796年至1820年,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帝。.
查看 咸丰帝和嘉庆帝
咸丰 (年号)
咸丰(a;;公元1851年至1861年七月)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七位皇帝清文宗奕詝的年号,前后共使用11年。咸豐與道光兩個年號常合稱為道咸。.
查看 咸丰帝和咸丰 (年号)
咸丰帝
清文宗奕(a)(),又稱咸豐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Түгээмэл Элбэг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咸豐」。 咸豐帝乃道光帝第四子,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誕於北京圆明园澄静斋,养母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20岁登基,於1850年至1861年在位(合共1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定陵(河北遵化市清东陵),享年30岁,庙号文宗(v),谥号簡稱显皇帝(v),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七位皇帝。此外,他亦為清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與最後一位儲位密建的皇帝。.
查看 咸丰帝和咸丰帝
和尔经额
和尔经额,喜塔腊氏,正白旗满洲人,清朝大臣。道光帝的外祖父。 和尔经额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崇庆皇太后去世,乾隆帝命传谕諴郡王弘畅、德成、和尔经额、刘浩主持修建泰东陵工程。和尔经额的女儿嫁给皇十五子永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永琰。永琰改名颙琰,是为嘉庆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册立喜塔腊氏为皇后,即孝淑睿皇后。二月甲辰,和尔经额被追封三等承恩公。.
查看 咸丰帝和和尔经额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查看 咸丰帝和储君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查看 咸丰帝和光绪
光绪帝
清德宗載湉(a)(),又稱光緒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巴达古尔特托尔汗」(Бадаргуулт төр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光緒」。 光緒帝乃醇贤亲王奕譞次子以及道光帝之孙,以三歲沖齡,過繼給咸丰帝,在位三十四年,於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他在幼年時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兩宮聽政,历经甲午战争和戊戌變法。 1898年戊戌變法失败后,他被慈禧太后禁闭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慈禧死之前一日,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死於砒霜毒,死后庙号德宗(v),谥号景皇帝(v),葬于崇陵。他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兵入關以來的第九位皇帝。.
查看 咸丰帝和光绪帝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查看 咸丰帝和皇帝
玟贵妃
玫贵妃徐佳氏,领催诚意女,咸丰帝的嫔妃,生悯郡王。.
查看 咸丰帝和玟贵妃
玫贵妃
#重定向 玟贵妃.
查看 咸丰帝和玫贵妃
玶常在
常在(),正黄旗满洲瓦尔喀伊爾根覺羅氏,原任国子监祭酒彦昌之女。家族虽是从嘉庆朝刚兴起,但已经跻身世家。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玶常在
玉嬪
#重定向 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玉嬪
火烧圆明园 (电影)
《火烧圆明园》(The Burning of Yuan Ming Yuan)1983年上映的历史灾难片,讲述了清朝圆明园被西方列强英法联军焚烧破坏的真实事件,主演是梁家辉、刘晓庆、张铁林。.
祺祥
祥原本是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年号,來自《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誕降祺祥」,不過未及改元即被取消。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清文宗)在热河承德去世,兒子载淳在以肃顺为首的顧命八大臣辅佐下登基,9月3日發命,明年改元祺祥。11月2日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等人,發動辛酉政变,八大臣或殺或貶,從此兩宮垂簾,在11月7日下詔,翌年改元为同治,祺祥年號廢除。.
查看 咸丰帝和祺祥
禧妃
禧妃(),称海棠春,察哈喇氏,满洲正黄旗瑞溥管领下厨役常顺之女,清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禧妃
秘密建儲制
密建儲制,又稱密建儲贰、密匣立儲、儲位密建,為清朝的立儲模式,雍正帝所發明,是一種將皇帝遺詔封入密匣內,放到一個隱密的地方,一般是燕京乾清宫正殿正大光明匾額後。將來如果天子駕崩,由王侯宗室、顧命大臣等人揭匣公証,立敕書所定之儲君為帝。.
查看 咸丰帝和秘密建儲制
穆彰阿
彰阿(p;),字子樸,號鶴舫,別號雲漿山人,郭佳氏,滿洲鑲藍旗人。.
查看 咸丰帝和穆彰阿
穆荫
蔭(),字清軒,托和絡氏,满洲正白旗人,晚清大臣。咸豐元年,命以五品京堂候補,在军机大臣上學習行走。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兵部尚书穆蔭與怡親王載垣授命為钦差大臣,赴通州與英法聯軍和談。談判失敗,清政府扣押英法談判代表巴夏禮等三十九人,導致英法聯軍進逼北京。穆蔭欽差大臣職務被撤,與咸丰帝逃往熱河,躲進避暑山莊。1861年,咸豐死,與肃顺等授命為輔政大臣。同年,慈安太后、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变」,八大臣被撤職,肅順、載垣、端华伏法,穆蔭以「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節尤重」,被撤職流放。同治三年(1864年),殁於家。.
查看 咸丰帝和穆荫
端华
端華(a;),愛新覺羅氏,鑲藍旗人,大清開國功臣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七世孫,烏爾恭阿第三子,咸豐帝遺命顧命八大臣之一,後慈安、慈禧、恭親王奕訢等聯手發動了祺祥之變,端華被賜自盡,爵位被革,弟肅順亦被斬首。.
查看 咸丰帝和端华
端恪皇贵妃
端恪皇贵妃(),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生。镶黄旗满洲佟佳氏,世家大宗出身,头等侍卫裕祥之女。清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端恪皇贵妃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次鴉片戰爭(Second Opium War;Seconde guerre de l'opium)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是公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國與法國欲谋取在华更大利益,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为导火索,组织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戰爭;又被英国人称为「亞羅號戰爭」(Arrow War)、「英法對華遠征」(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此次戰爭時值不列顛群島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時期、法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以及中國的清朝咸豐時期。.
查看 咸丰帝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a),簡稱總理衙門,是清朝後期自強運動中所設立的外交事務衙門機構。在晚清的外交事務以及推動現代化事務上發揮了作用。.
查看 咸丰帝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红墙绿瓦之残阳
《红墙绿瓦之残阳》(又名:宫锁秘史),台灣改名為大清后宮傳,香港改名為恭親王,2013年上映于中国大陆的古装剧,导演李成儒、陈燕民,主演李诚儒、陈莉娜、朱紫汶、杨子骅、王玥波、郭晓小、闫洁。2013年10月16日国内视频网上缐,2014年4月30日八大第一台週一至週五晚間8點及2015年香港有線電視海外播出。.
查看 咸丰帝和红墙绿瓦之残阳
翁家明
翁家明(),為台灣男演員。於2001年與藝人俞小凡結婚,且育有一女一子,也有參加由澎恰恰號召以藝人為主所組成的「閃亮之星棒球隊」。.
查看 咸丰帝和翁家明
热河厅
热河厅,清朝时设置的厅。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热河西岸建避暑山庄,其后清代皇帝常来此避暑。雍正元年(1723年)置热河厅,治所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十一年改为承德州,乾隆七年(1742年)复为热河厅,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承德府。 Category:河北的厅 Category:承德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72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77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咸丰帝和热河厅
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氏(a),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愛新覺羅宗譜》來記錄宗族成員。.
查看 咸丰帝和爱新觉罗氏
瑃常在
瑃常在,名字不详,清朝咸丰帝妃嫔之一。 初封为春贵人。 咸丰三年十月降为明常在, 咸丰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降为明答应。 咸丰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敬事房传旨,封为瑃常在。 咸丰九年正月初四日瑃常在去世。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暂安。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瑃常在彩棺奉安妃园寝。 Category:清文宗妃嫔 降 Category:清朝常在.
查看 咸丰帝和瑃常在
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又称《愛琿城和約》,大清朝廷遣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和俄罗斯帝国在璦琿(今黑龙江省黑河)簽定的條約,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棄领土所有權最多的条约。此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确认。条约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典藏於台灣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
查看 咸丰帝和璦琿條約
璷妃
璷妃(),葉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主事全文之女。清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璷妃
璹嫔
#重定向 咸丰帝#后妃子女.
查看 咸丰帝和璹嫔
焦祐瀛
瀛(),字桂樵,直隸天津府天津縣人。清朝政治人物,軍機大臣,同治帝顾命八大臣之一。.
查看 咸丰帝和焦祐瀛
莊靜皇貴妃
莊静皇贵妃(),满洲他他拉氏,主事庆海女,咸豐皇帝寵妃,榮安固倫公主生母。.
查看 咸丰帝和莊靜皇貴妃
避暑山庄
#重定向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查看 咸丰帝和避暑山庄
遵化市
遵化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唐山市代管。遵化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10年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北省各县(市)的第三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五十九位,2009年遵化市GDP总量392亿元(合57亿美元)。.
查看 咸丰帝和遵化市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查看 咸丰帝和道光
道光帝
清宣宗旻寧(a)(),又稱道光帝,爱新觉罗氏;未即位時名綿寧,即位後改作旻寧;汗號「托尔格勒特汗」(Төр Гэрэ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道光」,廟號宣宗(v),諡號成皇帝(v)。 道光帝乃嘉慶帝次子,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位於1820年至185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自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以及清朝历史上僅有一位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
查看 咸丰帝和道光帝
荣安固伦公主
荣安固伦公主,中國古代清朝咸丰帝的庶长女,亦是其唯一的女儿,俗稱大公主。生母丽嫔他他拉氏。.
查看 咸丰帝和荣安固伦公主
顧命八大臣
顧命八大臣(英文:The Eight Regents) ,又称赞襄政务大臣,是清咸丰帝臨終前指派,輔弼新君载淳的八位大臣,為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人,其中以肃顺為首。 清咸丰辛酉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莊行宫(在今河北省承德市),遗诏三名御前大臣和五名军机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这八个人被稱作「赞襄政务王、大臣」,俗称顾命八大臣。 不久,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恭親王奕訢等隨即發動了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八大臣非死即貶,即祺祥之变,或稱辛酉政变。.
查看 咸丰帝和顧命八大臣
行在
行在(漢語拼音:xínɡ zài;古譯:Quinsay),字面上的意思是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指在名义上并非帝都,但实际上是皇帝、皇宫和朝廷所在并行使首都职能的地方。因帝權年代以皇帝為中心,被称为行在的地方是彼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例如圓明園、或咸豐北狩熱河時的避暑山莊,而陪都、行宮则未必。舊唐書·卷一八五·良吏傳下·呂諲傳:「肅宗即位于靈武,諲馳赴行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僖皇行在住于成都,令孜與敬瑄相與交結,事盜國柄,人皆畏威。」 舊時皇帝巡幸的行宮亦稱為行在,鞏華城沙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乾隆眾多行宮等,只要是皇帝所在皆稱之。陪都成為行在后,反而經常成為政治中心。.
查看 咸丰帝和行在
颐和园
和园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占地290公顷(合4400亩)。颐和园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名清漪园)、重建于光绪年间,曾属于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之一。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是中国园林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1998年,颐和园被评为世界文化遺產。.
查看 咸丰帝和颐和园
颐龄
頤齡(),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祖父為乾隆朝駐藏將軍成德,父親為將軍穆克登布。頤齡為清宣宗的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之父,被道光帝追封為三等承恩公。 Category:钮祜禄氏 Category:滿洲鑲黃旗人 Category:清朝三等公 Category:頤姓.
查看 咸丰帝和颐龄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Сибирь),古稱「鮮卑利亞」或「錫伯利亞」,是俄羅斯及蒙古国北部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佔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範圍西至烏拉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哈薩克的中北部,以及蒙古国和中國的邊境。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份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俄羅斯,並且占据了其75%的領土。.
查看 咸丰帝和西伯利亚
西藏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西藏或藏区的君主。.
查看 咸丰帝和西藏君主列表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查看 咸丰帝和谥号
黑龙江
黑龙江(a;“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水”;Амар мөрөн,“哈拉穆连”),俄罗斯称之为阿穆爾河(Reka Amur,;此詞來自通古斯語族,意為「大河」或「大水」),是亚洲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遠東聯邦管區南界,之後以東北向穿越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最終流入韃靼海峽。其主流长2824千米,若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约4444公里,若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則總長度5498公里。 黑龙江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從清朝立國至19世纪中期以前,黑龙江完全為中國內河,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後來蒙古國獨立,遂流經三個國家。2004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查看 咸丰帝和黑龙江
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明朝勳官,清朝恩蔭和加銜爵位,满文阿达哈哈番。 明朝武官勳位正三品为上輕車都尉、從三品为輕車都尉。明朝文官勳位为:资治少尹。 清朝分为三等:一等:正三品,二、三等:从三品。 著名人物:洪承畴(死后追封)、和珅(三等) Category:清朝官制.
查看 咸丰帝和轻车都尉
载垣
#重定向 載垣.
查看 咸丰帝和载垣
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又称祺祥之变、祺祥政变或北京政变。1861年(咸丰十一年,农历辛酉年)咸丰帝逝世后由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和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訢、道光帝七子醇亲王奕譞等人,联合发动的宫廷政变,消滅了咸丰帝遺命的顧命八大臣勢力。而後由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執政,是為兩宮聽政。.
查看 咸丰帝和辛酉政变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查看 咸丰帝和藏傳佛教
蒋恺
蒋恺,中国演员,辽宁大连人。毕业于辽宁大学表演系。.
查看 咸丰帝和蒋恺
蒙古大汗
蒙古大汗(Монголын хаан),是蒙古汗國的最高首领的称号,即可汗或称大汗,类似于中国的皇帝称号。该称号从13世纪蒙古帝国时期开始,直到20世纪时结束。相对的,蒙古四大汗国以及其它蒙古汗国的首领则称为汗,相当于中国的王之称号,级别上低于大汗。.
查看 咸丰帝和蒙古大汗
蒙古语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語族。蒙古语有很多方言,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蒙古语接近辽国的契丹语,但是由于契丹文尚未完全解读,很难进行语言历史比较。 现在中国内蒙古以傳統蒙古語字母书写,並和簡體中文一起並列使用,而蒙古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由於苏联影响,废除了传统蒙文,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現已恢復使用傳統蒙文,使用量較少。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是蒙古文的转写,这种写法代表蒙古语在13世纪的发音,与现在的方言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这种写法可以推断现在各种方言的读音,而进行相反的转换(从现在的发音推断古蒙古语的发音)则很困难。.
查看 咸丰帝和蒙古语
肃顺
肅順(a;),字雨亭,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其兄端华袭郑亲王爵。咸豐帝臨終前指派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兩宮太后會同恭親王奕訢發動祺祥之變,肅順被拘捕,斩首于菜市口。.
查看 咸丰帝和肃顺
肅順
#重定向 肃顺.
查看 咸丰帝和肅順
醇親王
和碩醇親王(a)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支皇室近支和硕亲王,共传两代:奕譞及其第五子載灃。.
查看 咸丰帝和醇親王
雍正帝
清世宗胤禛(z)(),又稱雍正帝,爱新觉罗氏,諱胤禛,法號破塵居士、圓明居士,汗號「纳伊拉尔图托布汗」(Найралт Төв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雍正」,庙号世宗(v),谥号簡作宪皇帝(v)。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於西元1722年12月27日登基(農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置軍機處加強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歸公和打擊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查看 咸丰帝和雍正帝
通货膨胀
通货膨脹(inflation,在臺灣簡稱--,香港和中國大陆簡稱通--胀)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但也指向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也就是物價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現象。「通貨」意指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胀指貨幣發行數量上升,而物價上漲是因需求增加或供給減少,兩者關聯為貨幣發行數量上升投入消費,「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而使得物價上漲,而現在人們經常直接使用「通貨膨胀」一詞來表示「物價上升」的現象。而貨幣發行數量上升,不一定使物價上升,因為可能尚未投入消費,或是被更多的商品(服務)生產或科技進步所抵消,而某些情況,比如說,若新發行的貨幣是流向生產端擴充產能,反而可能造成供過於求,物價反而會下跌,形成貨幣發行數量增加但物價卻下跌,與常識相悖的經濟現象。 通货膨脹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購買力的下降,而貨幣貶値為貨幣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相對價値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市場上的價値,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値,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因為不同物價影響不同人,通貨膨脹有許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見兩種衡量指數為衡量帳面消費者物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衡量新出現的商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的GDP平减指数。 主流經濟學家對於通貨膨脹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為兩派,「貨幣主義者」相信貨幣是通脹率數值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相信貨幣、利率和產出間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也傾向除了一般標準消費性商品物價通脹外再另附上生產性商品(資本)通脹。其他理論,例如奧地利經濟學派,相信通膨是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導致。簡單地說,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貨幣貶値,物價上升。 相關概念包括:.
查看 咸丰帝和通货膨胀
耆英
耆英(),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清朝宗室正蓝旗人,官至两广总督。鸦片战争期间多次任钦差大臣代表清廷与英国和谈,后谈判失利而被清文宗赐死。.
查看 咸丰帝和耆英
恭親王
和碩恭親王(a),是清朝亲王,前后共有两个互无关系的系统。 一是清朝降等承袭親王。康熙十年(1671年),清世祖第五子常寧被封親王,封號恭。降等承袭,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传了十代十位。 二是清朝世袭親王。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第六子奕訢被封親王,封號恭,死後諡號忠,允許世袭罔替,每次襲封不需遞降一級。一共传了四代三位。.
查看 咸丰帝和恭親王
李青山 (香港演員)
李青山,香港男演員無綫電視第9期藝員訓練班 。同學有 苗僑偉、黃日華、、姚鳳絲 等. 李青山在加入娛樂圈前,曾是警隊成員。其于1980年代初加入無綫電視,曾主演《男子漢》、《郎歸晚》等劇。1983年,無綫開拍射鵰英雄傳,由於不滿電視劇監製安排飾演趙志敬一角,李青山憤而離開無綫,不久轉投亞洲電視。 加入亞視后,李青山初期演出古裝劇居多,后期亦有參演時裝劇,其中以《皇家檔案》系列最著名。 1990年代初,李青山淡出影視圈,並在1991至94年間開始從商,1998年加入九巴任職巴士車長,當時用真實姓名為「李懿航」,並在荔枝角車廠通宵更當值後備車長(曾駕駛過N241、N260、N271、N281等),但在短時間內就辭職離開九巴。据部分知情網友透露,李青山遠離娛樂圈後回歸平淡,從事的士司機行業。.
杜受田
杜受田(),字芝农,山东滨州旧城人(今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清朝重臣。咸丰帝帝师。.
查看 咸丰帝和杜受田
杜翰
杜翰(),字鴻舉,號繼園,山東濱縣(今濱城區)人,晚清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帝師杜受田長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登甲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咸豐三年(1853年)咸丰帝念其父劬勞,擢杜翰為工部侍郎,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辦理京城巡防事宜,甚受倚重。咸豐十年(1860年)随咸丰帝逃熱河。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病重,遺命杜翰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反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年,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先到達北京,發動祺祥之變,罷免八大臣職務,賜死載垣、端華,斬殺肅順。杜翰反對垂簾最積極,惟因杜受田子免死革職,流放新疆,後被赦免,從此閉門不出。同治五年(1866年)卒。.
查看 咸丰帝和杜翰
梁家輝
梁家輝(Tony Leung Ka-fai,),香港男演員。他憑藉電影《垂簾聽政》、《92黑玫瑰對黑玫瑰》、《黑社會》、《寒戰》四次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同時憑藉《愛在他鄉的季節》摘得第27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2年主演法國電影《情人》而蜚聲國際影壇。梁家輝的銀幕形像多變,參與的影片類型跨度之大包括歷史片、監獄片、文藝片、喜劇片、武俠片、黑幫片等,從嚴肅到搞笑,從癡情漢到大反派,是戲路最寬廣的演員之一。.
查看 咸丰帝和梁家輝
正白旗
正白旗(a),又作「整白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白而得名。与镶黄旗、正黄旗并称为「上三旗」。 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之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制。.
查看 咸丰帝和正白旗
江宁府
江宁府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府,在今江苏省境内。治所在上元县、江宁县。南唐时置,元朝时改为集庆路,明朝改称南京应天府,清朝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陷南京,更名为江宁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南京府。 .
查看 咸丰帝和江宁府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查看 咸丰帝和汉语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查看 咸丰帝和河北省
沈晓海
沈晓海(),黑龙江省伊春市人,中国演员。祖母是满族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94级本科。.
查看 咸丰帝和沈晓海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查看 咸丰帝和清史稿
清定陵
清定陵(v)中国清文宗咸丰帝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峪。咸丰十年至同治五年(1859年—1866年)建,其主要建筑有方城、琉璃陵门、三路三孔石桥、神道碑亭、牌楼门、隆恩门、明楼、宝顶、地宫。1945年被盗,1984年修繕,1989年对外开放。.
查看 咸丰帝和清定陵
清东陵
清东陵(z)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一带,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距离天津150公里,是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整座陵园共有5座帝陵,4座--陵,5座皇妃陵寝,8座皇子陵寝,4座奶妈坟,1座贞官墓和1座穆公墓,其中部分皇子陵寝分布于天津市境内。这些陵寝均建造于清朝年间,整座陵园的最后的2位墓主人下葬于1935年。清东陵在清朝存续期间一直都有专门的机构主持祭祀,也有专门的部队对陵寝及其周边进行护卫。清朝灭亡后,清东陵的保护机构已经无力守卫整座陵园,这导致清东陵在1952年前多次遭到抢掠和盗掘,其中以1928年时孙殿英制造的盗案规模最大,破坏也最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东陵重新得到了专门机构的保护,该机构的保护范围经历过多次变化。1961年,清东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清东陵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孝陵、景陵、裕陵、昭西陵、菩陀峪定东陵、裕妃园寝六处陵寝可供游客参观。.
查看 咸丰帝和清东陵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咸丰帝和清朝
清朝君主列表
本表主要列出满洲爱新觉罗氏建立的「後金」及「大清」政权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
查看 咸丰帝和清朝君主列表
湘军
湘军,或称湘勇,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由湖南(湘)长沙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曾国藩姻亲罗泽南家族、新宁江忠源家族等统领的乡勇合并而成的軍隊。 初创时募水勇五千人,分为十营,其中在湘潭募水军四营,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为营官,衡州募六营,以成名标、褚殿元、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陆勇五千余人,以塔齐布、周凤山等为营官。水路以褚汝航为各营总统,陆军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合计员弁兵勇夫役一万七千余人。后期名将包括李续宾、李续宾长子李光久、鲍超、吳大澂。曾国藩统领湘军与清廷湖南巡抚骆秉章是合作的关系。左宗棠原是骆秉章麾下,后自成一军,与曾国藩湘军、湖北胡林翼军队并列,被视为广义上的湘军。 湘军历经太平天国、捻军、甲午战争,1895年3月被日軍第一軍及第二軍於牛莊鎮、田庄台镇围歼,李光久只身逃出牛庄,湘军后逐渐解散。.
查看 咸丰帝和湘军
明清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城防建筑的总称,从内到外由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4道城池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是世界存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池自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4年)兴建的元大都开始计算,已有850多年的建城建都史,奠定了明清北京城风貌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的筑城迁都计划;明嘉靖帝三十二年时(1553年)增筑外城,形成了今日北京城“凸”字型的布局。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兴建的最后一座帝王都城,作为完整跨越两代封建王朝的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在许多方面集中了明清时期中国城池建设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上的集大成之作。 北京城池的变迁始自明末1644年李自成出逃时对城墙建筑的焚毁。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攻城时曾有过较大破坏,其后历任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等都对北京城池进行过拆改,至1949年北平和平易帜时,北京城池整体风貌保存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都北京后,因为交通发展和修建地铁的需要,北京城池自1958年起逐渐被市政府拆除、改造。目前,城池的核心——宫城(紫禁城)尚保存完整;皇城余有城门天安门一座、南皇城墙一段保留较完好,东皇城墙尚有一段明代残余;内城拆改严重,现存正阳门城楼与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西便门桥段也有一段城墙遗址;外城被完全拆除,只有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后被重建。对城池的拆除在1970年代后期停止,2000年后陆续开始复原部分城墙、城楼、箭楼等。现今的北京城墙已被环绕着的二环路取代,为完全恢复城池原貌带来难度。.
查看 咸丰帝和明清北京城
文殊皇帝
文殊皇帝,或稱曼殊師利大皇帝()是藏传佛教对中国皇帝(特别是清朝皇帝)的敬称。藏传佛教认为中国皇帝是文殊菩萨化身,使世界安宁的轉輪王,满洲人稱皇帝為佛爺。 根据清朝官方观点表示,满洲名源于文殊菩萨(मञ्जुश्री,Manjusri),乾隆帝还特别在其诗中自注以表示对这一说法的认同。该词可能是由蒙古語進入滿語。努爾哈赤建國時,以滿洲國(a)為名,取“文殊菩薩的土地”之意,清史学者孟森也曾作考证来支持这一观点。.
查看 咸丰帝和文殊皇帝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मञ्जुश्री ),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曼殊室利菩萨,亦称妙吉祥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师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言:「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故名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來』、平等世界的『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在燃燈佛將成佛時,倒駕慈航為『妙光菩薩』,為燃燈佛說法,如今化現為菩薩,協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未來文殊師利還要在無垢世界成佛,號『普現如來』,故文殊師利菩薩是三世古佛,文殊師利菩萨是教化漢地的覺者,道場位了於中國五台山。文殊師利譯為妙吉祥。在往昔時,曾為七佛之師,《處胎經》云:「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為助佛揚化,故乘願再來。誕生時,出現十種吉祥之瑞兆: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誕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故稱為妙吉祥。駕青獅,表威猛;持寶劍,表智慧。注重一切般若,智慧第一。侍佛之左,為華嚴三聖。啟發善財童子南參善知識,教化龍女八歲成佛,領導阿難尊者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藏。漢明帝時,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來震旦,帝問:「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曰:「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藍,度僧居之。於中台有智慧燈,虔誠拜之,即現奇蹟。.
查看 咸丰帝和文殊菩萨
憫郡王
憫郡王(v;1858年),清朝咸丰帝第二子。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丑時,殤於卯時,生母玟贵妃徐佳氏。未命名即病死,追封郡王,谥号憫。此后,他哥哥载淳成为了咸丰帝的独子。.
查看 咸丰帝和憫郡王
故宫
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廿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宮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羅浮宮、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館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明初定都于南京应天府。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自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变。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頒詔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後不久,即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十一年两次北伐蒙古战役影响而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开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紫禁城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迁都完成;同年五月遭雷擊,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未幾,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孙大章主编),第三章《宫殿》,第一节《北京紫禁城宫殿的复建与改建》。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以皇极门为常朝场所,以未被焚毁的建极殿为位育宫,作为顺治帝寝宫;摄政王多尔衮在武英殿办公。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又整修内廷、东路、和西路的建築。康熙六年重建端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部分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建築。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間對紫禁城大規模增建和改建。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眾攻打紫禁城。光绪十四年(1886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才修复完毕。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 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十八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一千五百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2013年5月18日起,故宫博物院范围内禁绝明火,全体员工、在院合作单位和游客,不管在室内和室外,不分开放区与工作区,一律禁止吸烟、禁用明火。.
查看 咸丰帝和故宫
慶妃
庆妃()张氏,汉军旗人张氏之女,清咸丰帝妃嫔。.
查看 咸丰帝和慶妃
慈安太后
孝貞顯皇后(a;),又称慈安太后或東太后,中國清朝咸豐帝的皇后。姓鈕祜祿氏。滿洲鑲黄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楊阿之女。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為同治、光緒初年(1861年至1881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同治帝即位後,稱為「母后皇太后」,與西太后(慈禧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過世為止。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查看 咸丰帝和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a;),那拉氏(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1874年同治帝死后,在慈禧的主持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之妹所生)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与慈安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自掌大權,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898年,慈禧默許光绪帝推动戊戌变法。同年,慈禧发动政变,軟禁了光绪帝,殺死了新派的維新六君子,随后临朝称制,重新執掌大權。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得以返回北京。此后慈禧开始推行庚子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緒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葬菩陀峪定東陵。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则以光绪帝皇后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是自同治、光緒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掌權時間长达四十七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统治掌权时长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漢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兩次,立皇储两次,推動變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東太后慈安)二位咸豐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後僅三年,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成立。.
查看 咸丰帝和慈禧太后
慈禧秘密生活
是1995年的香港歷史劇情電影,別名《暗宮》。劇情描述惠玉蘭獲選入宮後,因家貧無法賄絡太監們而飽受他人欺侮,後經過恭親王奕訢指點,了解宮中的殘酷與生存法則,於是積極爭取皇上寵愛鞏固自身勢力,並心狠手辣剷除異己,一步步走向權力顛峰,利用幼主以母后身分垂簾聽政,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女皇──慈禧太后。另外,由於各地剪輯不盡相同,導致電影有多個版本。雖然此片為歷史劇情電影,不過其中史實、非史實、軼聞相互混雜,但也因此劇情得以兼具歷史和趣味。.
查看 咸丰帝和慈禧秘密生活
承德市
承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市境南邻天津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东接辽宁省朝阳市,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毗邻,西北达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界张家口市,西南与北京市接壤。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人口353.01万,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最早以蒙古语命名为“哈伦告鲁”,或“哈伦郭勒”,意译为“热河”,因此承德又名热河。土地属于喀喇沁、翁牛特部。清初,这里除蒙古人的牧马场以外,还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叫热河上营。1703年,康熙在承德建避暑山庄以后,是清朝皇帝避暑或来此出巡围猎时办公的地方。武烈河流经城区。.
查看 咸丰帝和承德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承德避暑山庄(a)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时使用的登录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其中的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婁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系出曾氏南宗),中國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學家,與胡林翼並稱曾胡。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查看 咸丰帝和曾国藩
总督
总督是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官職。在清代,總督多被尊稱為督憲、制軍或制臺。總督一職最初僅是朝廷派往地方進行軍事巡查的虛職,到清代變成常駐地方的封疆大吏。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職官制度,設有總督一職。 在西方羅馬帝國時代,也設有與清朝總督職能相類似的職務——「rector provinciae」,漢語一般也翻譯為「總督」,後來西方列強對外殖民的時候,在殖民地上設置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漢語中往往也譯為「總督」。.
查看 咸丰帝和总督
景寿
景寿(),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额驸,咸丰帝顧命八大臣之一。.
查看 咸丰帝和景寿
另见
1850年代中国
1860年代中国
1861年逝世
- 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
- 亨利·格雷
- 亨利·穆傑
- 亨利·穆奥
-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 伊拉·波斯
- 伊萊佛利·雷明登
- 何塞·马里亚·奥万多
- 佩德羅五世 (葡萄牙)
- 咸丰帝
- 塔拉斯·舍甫琴科
- 威廉·莱昂·麦肯齐
-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杜勃罗留波夫
- 弗朗西斯科·罗萨里奥·桑切斯
- 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
- 恩斯特·卡西米尔二世 (伊森堡-比丁根)
- 梁廷枏
- 歌川國芳
- 海因里希·马施纳
- 特克拉·巴达捷夫斯卡-巴拉诺夫斯卡
- 特诗琳王太后
- 皮埃尔·博斯凯
- 祥妃
- 端华
- 約納斯·富勒爾
- 约阿希姆·莱莱韦尔
- 维多利亚公主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
- 肃顺
- 胡林翼
- 腊纳瓦洛娜一世
- 腓特烈·威廉四世
- 葉芸來
- 裨治文
- 載垣
- 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叶尔莫洛夫
-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
- 阿尔伯特亲王
- 阿诺尔德·阿道夫·贝特霍尔德
清宣宗皇子
清朝皇帝
亦称为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奕詝,咸丰皇帝,愛新覺羅·奕詝,愛新覺羅奕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