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和聲歌手和滚石乐队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和聲歌手和滚石乐队之间的区别

和聲歌手 vs. 滚石乐队

和聲歌手(backing vocalist,backing singer)是為主唱提供聲樂和聲的歌手,中文下多--簡稱為和聲。某些情況下,和聲歌手可能單獨演唱引導部分一直到主唱參與,其中一個例子是在2010年,香港歌手陳奕迅在《DUO陳奕迅2010演唱會》尾場中讓和音歌手岑寧兒獨唱《The end of the world》,其歌聲開始被人注意,後來更成為主唱歌手。如果主音突然忘詞、泣不成聲,或因為身體不適而避唱高音部分,和聲歌手會成為代唱歌手,也會唱出主音部分。其他從事過和聲歌手的主唱包括太極樂隊的雷有暉、雷有曜,以及陳昇、吳宗憲、彭羚、林俊逸、賴聖恩、葉瑋庭、蕭敬騰、小宇、方大同、方炯鑌等。 在流行樂團,例如S.H.E、動力火車、海灘男孩、天命真女、老鷹合唱團、比吉斯、,即 團體第一任成員更是以合聲為名,羅賓·吉布和S.H.E 團員更在主唱與和聲歌手兩個崗位來回穿插。 在香港的主要演唱會中,主要擔任和聲的包括有馮文傑﹑譚錫禧、雷有曜﹑雷有輝﹑周小君﹑袁麗嫦﹑Anna、陳碧清、陳美鳳﹑張偉文、Barry Chung。另外,在香港聯演活動當中,大部分為新任和音。當中擔任和聲的包括有李泳琪、張卓文、譚鈞濂、蘇莉雅。為和音樂壇打好基礎。 反之,主唱歌手在錄製唱片時,也可能會把和音音軌也一手包辦,然後把它們二合為一,因為自己的音色和音質比較容易融合在一起,常用這種方法錄製的歌手包括張學友、巫啟賢、陳昇、派崔克·史坦普 (打倒男孩主音歌手)、大衛·寶兒、李克勤、黛兒塔、莎蓮·迪安、布萊尼等人;而張學友、米高積遜、珍納·積遜、碧昂絲·諾利斯、瑪麗·嘉兒、李榮浩等歌手更因為本身音域的寬度或本身在團體歌唱和合唱團經驗,不但可以把和聲音軌增加,更讓編排歌唱音軌的難度和深度增強,甚至達到單人合唱團的效果。而在現場演唱時,會以其他和音歌手模仿自己的聲音,或完全沒有和聲,或以和預錄的和聲音軌播出。 另外,如果一首獨唱的歌在演唱會上變成合唱版,主唱歌手也有可能變成和音歌手,來搭配或突顯嘉賓或其他主角。李克勤和譚詠麟常常在《左麟右李》兼任台前和音的工作,甚至把主音和和音部分一直轉換,因為撇除幕後的和聲歌手,只有兩個人,所以並沒有受到四人或以上合唱團或歌劇演員的和聲限制,表明不能換角。 例:李克勤一旦是男中音和聲角色,不能跳到男高音主音,然後再回。 和聲歌手在合唱時不一定要搭配主唱,有時候歌詞上或音色、音域(像男低音跟女高音的搭配)和風格上的落差也可以達到反差效果。 一些樂團只有當和聲歌手在舞台上時才使用他們,這是很常見的。在許多搖滾和重金屬樂團,擔當和聲歌手的音樂家同時也彈奏樂器,像是節奏吉他、電貝司、或鼓。如太極樂隊的雷有曜、雷有暉、鄧建明、Wonder Girls、AOA、Day6。.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是一支英国摇滚樂乐队,于1962年4月在伦敦成立。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 钢琴手、和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 主唱、口琴手)以及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 吉他手、和唱及主唱),加上贝斯手比尔·怀曼(Bill Wyman)和鼓手查里·沃茨(Charlie Watts)组成了早期的滚石乐队。伊恩·斯图尔特雖然1963年在官方的團員名單中被移除,但還是偶爾會擔任樂隊中的鋼琴手,直到他在1985年逝世。布莱恩·琼斯在1969年時被迫離開了樂隊,不到一個月後就離奇的溺斃在自家的游泳池,之後被米克‧泰勒所取代,直到1975年米克‧泰勒也離開了樂團。從那時開始,朗·伍德(Ron Wood)即成為了樂隊中的吉他手,直到現今。在1993年比爾‧懷曼離開了樂隊之後,達里爾·瓊斯(Darryl Jones)成為了樂團中的主要貝斯手。其他值得注意的樂隊中的鍵盤手包括尼基·霍普金(Nicky Hopkins),在1967年至1982年間在樂團中活躍;比利·普雷斯頓(Billy Preston)在1970年代中期也擔任過樂團中的鍵盤手,查克‧雷佛(Chuck Leavell)則在1982年擔任鍵盤手至今。滾石樂團在樂團初期是由布萊恩‧瓊斯所領導,不過在不久賈格爾和理查茲成為樂團中的主要創作動力來源之後,賈格爾和理查茲則取得了樂團中實際的領導地位。 滾石樂團是在1964-1965年間在美國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英國入侵樂團中的前鋒樂團,並且在1960年代被視為反叛、反文化、青春的象徵。在1966年至1967年間,滾石樂團受到迷幻搖滾的影響而進行了很多音樂上新的嘗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專輯是 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 (1967) ,此時期也被樂評及樂迷視為滾石樂隊隊史上的低潮。在那之後,滾石樂團回歸到藍調的根基,發行了乞丐盛宴(Beggars' Banquet, 1968)、任血流淌(Let It Bleed, 1969)、粘手指(Sticky Fingers, 1971)、流亡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 1972)四張被公認為樂隊隊史上最棒的專輯。 滾石樂團則繼續發行了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專輯,例如有些女孩(Some Girls, 1978)、將你紋身(Tattoo You, 1981),在1980年代,米克‧賈格與基思‧理查茲之間因為音樂上的發展方向的對立而使樂隊幾乎面臨解散,不過之後他們設法修補它們之間的關係,並在1989年回歸,發行了鐵圈(Steel Wheels, 1989),並舉行了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巡迴演唱會。自1990年代開始,滾石樂團新的音樂作品就越來越沒那麼廣受好評和頻繁了。儘管如此,滾石樂隊還是繼續以現場演唱會作為樂團的吸引力,舉辦了包括在1990和2000年代創紀錄的體育館等級的巡迴演唱會。在2007年,滾石樂團一舉包辦了在前五名的其中四名。 滾石樂隊在1989年入選了美國搖滾名人堂 , 在2004年則入選了。《滾石雜誌》在"史上最偉大的100位藝人"中將滾石樂隊排名第四,只落後於披頭四樂團、巴布‧狄倫、與貓王,他們在全世界預估已經銷售超過兩億張唱片,在2008年,《告示牌》雜誌在"史上最熱賣的100個藝人"當中將他們名列第十。.

之间和聲歌手和滚石乐队相似

和聲歌手和滚石乐队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大卫·鲍伊

大卫·鲍伊

大卫·罗伯特·琼斯(David Robert Jones,),艺名大卫·鲍伊(David Bowie, ),是英国摇滚音乐家、词曲创作人、唱片制作人和演员。四十多年来,鲍伊一直是流行音乐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尤其是在1970年代的音乐探索,对整个乐坛起着开创性的作用。同时,他还以自己独特的声线以及作品的深度和折衷主义精神而闻名。他協助推倒了柏林圍牆並關注中國人權問題。 以带领时尚的先知先觉而被称为「搖滾变色龙」的鲍伊,同时是十分坚持于自己的理想及创意的。首次受到瞩目是1969年的乡村摇滚单曲《奇怪的空间》,不过最广人知的还是华丽摇滚时期的Hunky Dory(1971年),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1972年),以及Aladdin Sane(1973年)。其后拓展其音乐版图至电子乐,灵魂乐以及新浪潮,往往都是在这些类型尚未受人注意时,鲍伊就先洞察到其中特质。去世前3天推出最後一曲《Lazarus》的MV,透過歌詞跟世人告別:「你望上這兒,我在天堂」。該曲收錄於他去世前2天推出的最後專輯《Blackstar》。 鲍伊对70年代至今的摇滚乐有著显著的影响。在所票选的一百大摇滚乐手中,排名第七。在BBC的一百大英国人当中,鲍伊排名第二十九。他的音乐作品中销售量为一亿三千六百万,并进入了摇滚名人堂。 除了音乐上卓越表现,鲍伊也是个称职的好演员。曾参与演出《天降財神》(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1976年)、《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和聲歌手和大卫·鲍伊 · 大卫·鲍伊和滚石乐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和聲歌手和滚石乐队之间的比较

和聲歌手有50个关系,而滚石乐队有7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79% = 1 / (50 + 76)。

参考

本文介绍和聲歌手和滚石乐队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