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和珅和豐紳宜綿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和珅和豐紳宜綿之间的区别

和珅 vs. 豐紳宜綿

和珅(a;)钮祜祿氏,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原名善保,一作善宝,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乾隆年間政治家、商人、詩人。官至正一品文華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兼領軍機大臣,乾隆晚期至嘉慶初年權傾天下紀連海著《歷史上的和珅》。 和珅是清朝歷史上的豪商,也是歷史上最貪婪的官員(按年代市值率比較)。 和珅善於打交道,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連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特使馬戛爾尼也對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讚賞見馬戛爾尼回憶錄中文版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經歷與成就豐富,故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并將么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並用賄賂、迫害、恐嚇、暴力、綁架等方式籠絡地方勢力、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舖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成為後世口中權傾天下、富可敵國的“貪官之王”、“貪污之王”。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 以嘉慶帝、監察御史錢灃、大學士劉墉、翰林院编修范衷、軍機大臣王杰、戶部尚書董誥、禮部侍郎朱珪為代表的朝中清議力量,曾多次彈劾和珅,但由於乾隆帝的袒護,和珅均能化險為夷。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駕崩。五日之後,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大清歷朝實錄》《清史稿·本紀十六·仁宗本紀》抄家时发现,在和珅当权的二十多年中,其资产包括二千萬至三千多萬兩白银(其中大部分为其違法工商经营所得,清代規定旗人不得經商,和珅利用內務府包衣奴才,藉公務之便以皇室之名,借勢巧取豪奪,雖說經商,在大清律下仍是貪瀆的犯行)、兼併全國千百万顷的土地以及二一九間房产。在他的保护之下,他的家奴劉全也成了日掷千金的暴发户。和珅所聚敛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擁有的黃金白銀與古玩珍寶,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条白綾賜和珅自盡。和珅在被賜死之前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豐紳宜綿(),又名良辅,号有谷,纽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大將軍和琳长子,生母為和琳嫡妻他他拉氏(蘇凌阿之女),精於武術,特別善使棍,隨父南佂北討,特喜女色,父親和琳去世後襲爵。 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倒台,嘉庆帝斥责和琳牵制福康安,打仗无功。命令撤出太庙,毁和琳祠堂,夺其子豐紳宜綿公爵,改襲三等轻车都尉,最後被罷黜,在街上當了位算命先生,以此為生。嘉慶十八年(1813年),在家含淚而終,死不瞑目。遺一子福祥。.

之间和珅和豐紳宜綿相似

和珅和豐紳宜綿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丰绅殷德嘉庆和琳公爵蘇凌阿满洲

丰绅殷德

豐紳殷德(v;),自號「天爵道人」,乾隆时期权臣和珅长子,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1775年2月18日),生母為和珅嫡妻馮氏冯霁雯(英廉孫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乾隆帝赐名「豐紳殷德」,指其为十公主(即固伦和孝公主)额驸,并赏戴双眼花翎,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790年1月12日)成婚。历官御前大臣、护军统领兼内务府总管大臣,总理行营事务等。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赐死,豐紳殷德被夺职,削夺伯爵爵位,保留散秩大臣头衔。嘉庆七年(1802年),清廷以平白莲教而大赦天下,豐紳殷德得以恢复伯爵。嘉庆八年(1803年)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控告豐紳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并欲害公主,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各款」,谋害公主之事虽然子虚乌有,但是国服期间与侍妾行房以致生女确实,为此削去散秩大臣职务和伯爵爵位。 嘉庆十一年(1806年),出任头等侍卫,满洲副都统,恢复伯爵,离京赴蒙古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嘉庆十五年(1810年)因固伦和孝公主懇求嘉庆帝,得以在二月回京养病,賞給公爵銜。当年五月,豐紳殷德去世,终年三十六岁,諡孝愍。有子早夭,遗二女,以堂兄丰绅宜绵之子福恩(一作富那)为嗣,承袭和珅父常保所遗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其後代和英琦現居哈爾濱向南60公里,黑龍江五常市的拉林滿族鎮雙橋子村。.

丰绅殷德和和珅 · 丰绅殷德和豐紳宜綿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和珅和嘉庆 · 嘉庆和豐紳宜綿 · 查看更多 »

和琳

和琳(),滿洲正紅旗人,钮祜祿氏,字希齋,清朝權臣和珅弟。 乾隆时由生员补吏部笔帖式,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驍勇善戰,行事節儉,與顧命大臣福康安有深交。 廓爾喀侵擾後藏,將軍福康安往剿匪,乾隆帝命和琳督辦前藏以東臺站烏拉等事。再下命與鄂輝更番照料糧餉,擢升為工部尚書。和琳上疏陳賊酋拉特納巴都爾悔罪狀,朝廷下詔令福康安受降,偕和琳共同妥籌措善後。未幾,授職鑲白旗漢軍都統。又命和琳偕同孫士毅、惠齡覈辦察木多以西銷算事,仍舊處理西藏事務。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予雲騎尉世職。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授四川總督一職。乾隆六十年(1795年),貴州苗石柳鄧叛亂,擾正大、嗅腦、松桃,湖南苗吳半生、石三保響應其亂事,圍攻永綏,乾隆帝命雲貴總督福康安開往剿匪。和琳時方入京,至卬州,松桃匪已闌入秀山境。和琳聽聞示警馳往,督領參將張志林、都司馬瑜擊走賊匪;其後收復敗賊晏農,進攻礮木山黃陂,通道松桃:受賞雙眼花翎。當時福康安已解正大、嗅腦、松桃之圍,攻石柳鄧於大塘汛,和琳率兵與其會師,遂命參贊軍事;攻克蝦蟇碉、烏龍巖,降七十餘寨,封為一等宣勇伯。復攻下巖碧山,朝廷賞上服貂褂。又以降吳半生之軍功,賞黃帶。龍角碉、鴨保、天星諸寨大捷,加太子太保,賞玄狐端罩。嘉慶元年(1796年),攻克結石岡、廖家冲、連峰諸隘,賞用紫韁。正當福康安逝世,命和琳督辦軍務。當時石三保已就虜獲,石柳鄧尚據平隴。奪尖雲山砲臺,收復乾州,賞三眼花翎。同年八月,進軍圍攻平隴,和琳這時於軍中逝世。晉贈一等公爵,年僅43歲。賜諡號「忠壯」,賜祭葬,命配饗太廟,祀昭忠、賢良等祠,准其家建專祠。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受誅,廷臣論議和琳藉勢邀功,嘉慶帝亦追咎其會剿苗匪,牽制福康安,師出無功,命撤出太廟,毀去其專祠,奪其子豐紳宜綿公爵之位,改襲三等輕車都尉。 和琳有一子豐紳宜綿以及女兒二人,長女嫁與質郡王绵庆為嫡福晉。.

和珅和和琳 · 和琳和豐紳宜綿 · 查看更多 »

公爵

公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在中文裏用“公爵”來翻译歐洲中世纪貴族等级系统中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英語Duke、德語Herzog、法語Duc等)。.

公爵和和珅 · 公爵和豐紳宜綿 · 查看更多 »

蘇凌阿

蘇凌阿(z;),他他拉氏,滿洲正白旗人。早年任內閣中書,後累遷江西廣饒九南道。乾隆五十年(1785年),自吏部員外郎受和珅提拔,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戶部侍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遷戶部尚書。出為兩江總督。嘉慶二年,授東閣大學士,兼署刑部尚書。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倒台,被罷黜,守護乾隆帝的裕陵。同年去世。.

和珅和蘇凌阿 · 蘇凌阿和豐紳宜綿 · 查看更多 »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和珅和满洲 · 满洲和豐紳宜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和珅和豐紳宜綿之间的比较

和珅有282个关系,而豐紳宜綿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2.05% = 6 / (282 + 11)。

参考

本文介绍和珅和豐紳宜綿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