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和合本聖經和鮑康寧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和合本聖經和鮑康寧之间的区别

和合本聖經 vs. 鮑康寧

《聖經和合本》(Chinese Union Version,簡稱和合本;今指國語和合本(Kuoyü Union Version),舊稱官話和合本(Mandarin Union Version)),是今日華語基督新教教会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问世一百年以来,一直是华人教会的权威译本,是众多信徒心爱的圣经。此譯本的出版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各差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白話文)、淺文理(浅文言)、深文理(文言文)譯本。 1904年,《淺文理和合譯本》(Easy Wenli Union Version)出版《新約》。1906年,《深文理和合譯本》(High Wenli Union Version)亦出版《新約》。1907年,传教士大會計劃只譯一部文理譯本,於1919年出版《文理和合譯本》(Wenli Union Version)。1906年,官話的翻譯工作完成了《新約》;1919年,官话《舊約》的翻譯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時,官话《聖經》譯本名為《官話和合譯本》,從此就成了現今大多數華語教會採用的和合本《聖經》。並在1983年起進行了修訂,使其更貼近現代文意修正錯譯,在2010年完成出版《和合本修訂版》。 和合本分為「上帝」版和「神」版,區別在於上帝版的經文中出現「上帝」的地方,神版都用「神」前加空格代替。因為對於耶和華,中文應該翻譯為「上帝」還是「神」,晚清的西方宣教士爭論了幾十年仍未解決,和合本便採用這種折衷方法。. 鮑康寧(Frederick William Baller,),内地会英国籍传教士、浸信会人士、汉语语言学家、汉学家和教育家。参与《圣经》中文译本“和合本”的翻译工作。曾编写文理教材和官话教材,供传教士学习使用,将司布真的生平翻译成中文,也曾将清朝的圣谕广训白话版翻译为英语。 1873年成为内地会传教士,9月3日离开英国,11月5日抵达上海。在南京学习中文,该地刚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来华后的第一年,他负责安徽、江苏2省的内地会工作。 他在完成戴德生传记后不久,在上海去世并安葬。.

之间和合本聖經和鮑康寧相似

和合本聖經和鮑康寧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上海市和合本聖經海外基督使團浸信会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上海市和和合本聖經 · 上海市和鮑康寧 · 查看更多 »

和合本

#重定向 和合本聖經.

和合本和和合本聖經 · 和合本和鮑康寧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和合本聖經和聖經 · 聖經和鮑康寧 · 查看更多 »

海外基督使團

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或OMF International)是一个基督教新教的差会;它的前身是1865年由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创办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CIM),1964年改稱現名。 1854年,戴德生作为郭实腊的中国传教会传道人,首次从英国来到中国,先在上海、汕头等地传教,1857年定居宁波,并成立“宁波差会”。1860年他回到英国,兩年後(1862年)在布萊頓招募到宁波差会第一位志愿者宓道生,并派往宁波。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将宁波差会改名为「中國內地會」(本文簡稱「內地會」),并确立其宣教方針,就是要召募一批可以遷往中國內陸地區長期工作的傳教士,將基督教信仰傳入中國内地;內地會的总部最初在杭州,1890年迁至上海,慢慢把宣教工作深入中國內陸,最遠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直到1950年代才在東西方冷戰的政治背景下撤出中国。 1964年內地會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团,持續向亞洲17亿的非基督徒人口传扬福音;現時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來自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地。.

和合本聖經和海外基督使團 · 海外基督使團和鮑康寧 · 查看更多 »

浸信会

#重定向 浸礼宗.

和合本聖經和浸信会 · 浸信会和鮑康寧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和合本聖經和鮑康寧之间的比较

和合本聖經有91个关系,而鮑康寧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5.05% = 5 / (91 + 8)。

参考

本文介绍和合本聖經和鮑康寧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