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和凝和新五代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和凝和新五代史之间的区别

和凝 vs. 新五代史

和凝(),五代词人,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东须城镇)人。喜爱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流传汴洛,作品浮艳。诗有《宫词》百首,多为粉饰太平之作。 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义成军节度使贺瓌聘其入幕,又以女嫁之。天成年間,拜殿中侍御史,历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天福五年(940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定安从进谋反。“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古今词话》說他的词“布于汴洛。洎入相,契丹号为曲子相公。” 历仕五代梁、唐、晋、汉、周五朝,與馮道同事,入相后,悔其少作,多加销毁,“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显德二年(955年)秋,以背疽卒。刘毓盘辑其詩29首,编为《红叶稿》一卷。著有《疑狱集》两卷(951年),其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新五代史》,北宋歐陽脩撰,是唐代以後唯一私修正史。 尹洙与欧阳修打算合撰《新五代史》,但因史觀不同而作罷,尹洙后来独撰两卷的《五代春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成书,原名《五代史记》。因為私撰,故藏於家。脩卒,家人上呈於朝廷。 乾隆时,因薛居正《舊五代史》列為正史,歐史改稱《新五代史》。共七十四卷,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三卷。記載自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歷史。 《新五代史》撰寫時,增加了《舊五代史》所未能見到的史料,如《五代會要》、《五代史補》、《五代史闕文》、《唐餘錄》、《九國志》等,因此《新五代史》在《舊五代史》的基礎上更加詳實。如王景仁、郭崇韜、安重誨、李茂貞、孔謙、王彦章、段凝、趙在禮、范延光、盧文紀、馬胤孫、姚顗、崔税、吕琦、楊渥等傳內容都有補強。但《新五代史》對舊“志”部分大加繁削,則不足為訓,故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

之间和凝和新五代史相似

和凝和新五代史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安从进馮道旧五代史

安从进

安從進(),是五代官员。 先祖是振武索葛部人。祖父、父亲皆事唐为骑将。從進少年时即以勇力著称,早年是唐庄宗的护驾马军都指挥使,成為贵州刺史,明宗时为保义彰武军节度使。933年,愍帝即位,徙领顺化。后晋建国,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任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市)节度使。天福六年(941年)四月叛变,据襄州,安重荣立即率部响应。安从进引兵攻邓州,不克,进至湖阳,遇李建崇等部。从进大骇,以为神速,复为野火所烧,遂大败。安从进仅以数十骑奔还襄阳城。石敬瑭以高行周为襄州行营都部署,讨伐平叛。逾年襄州城粮尽,高行周攻破襄州,從進舉族自焚死。其子安弘受及其将佐四十三人送京师处斩。.

和凝和安从进 · 安从进和新五代史 · 查看更多 »

馮道

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市交河鎮)人。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五代时期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曾經侍奉五朝、八姓(八個家族)、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堪稱中國官場史上的不倒翁。.

和凝和馮道 · 新五代史和馮道 · 查看更多 »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概称《五代史》。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晉涵等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等文獻中輯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輯本。.

和凝和旧五代史 · 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和凝和新五代史之间的比较

和凝有11个关系,而新五代史有23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23% = 3 / (11 + 233)。

参考

本文介绍和凝和新五代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