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周文育和周迪相似
周文育和周迪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常眾愛,侯景之乱,萧勃,陈霸先。
常眾愛
常眾愛是南北朝軍事人物。 王琳部將。永定三年(559年)五月,周文育與周迪攻讨余公颺。王琳部将曹慶下令常眾愛抵抗周文育。周迪战败,不知去向,周文育退守金口(江西省新建县西南)。王琳派周炅增援曹庆。熊昙朗忽生异心,在宴席上诛杀周文育,投降常眾愛。 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命侯安都攻打曹慶,余孝劢之弟余孝猷投降,擊破常眾愛於左里(江西省都昌县西北),焚其船艦。常眾愛逃往庐山(江西省九江市南),曹慶亦遁逃,六月五日,当地村民杀死常众爱,将其首级送至侯安都营中,侯安都函首至建康(江苏省南京市)。六月二十一日,陈霸先病逝。.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结京城守将皇侄临贺王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隊投降南梁,驻守寿阳。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侯景得势后,先立萧正德为帝,再杀萧正德立武帝太子萧纲为帝,又废萧纲立武帝曾孙萧栋。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中江南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士族门阀在此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而这之后陈霸先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最终取而代之建立南陈。.
萧勃
萧勃(),南朝梁宗室,南兰陵(治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人。梁武帝从父弟吴平侯萧景之子。 梁末萧勃官至定州刺史,封曲江县侯,曾经参与讨伐李贲。太清三年(549年),广州刺史元景仲举兵响应侯景,被西江督护陈霸先攻灭。陈霸先迎萧勃占据广州。萧勃又与南康(治今江西省赣州市)土豪蔡路养相结,图谋阻陈霸先讨侯景,未果。承圣三年(554年),梁元帝以刺史一职非朝廷所任命,以王琳代为广州刺史,以萧勃为晋州刺史。西魏克江陵杀元帝,萧勃再据广州。绍泰元年(555年)二月初二,萧渊明以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梁敬帝即位,十月初六,梁敬帝任命宜丰侯萧循为太保,建安公萧渊明为太傅,曲江侯萧勃为太尉,十一月,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为司空。 陈霸先自为丞相,总揽朝政,萧勃不满。太平二年(557年)二月,广州刺史萧勃起兵,萧勃以郢州刺史欧阳頠为前军,出南康,进驻苦竹滩(今江西省丰城市西北),其将傅泰据蹠口城(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南),进迫建康。南江州刺史余孝顷在新吴(今江西省奉新县西)举兵响应。陈霸先令平西将军周文育统率诸军讨伐。周文育派兵袭上牢,尽取余孝顷船只,于豫章立栅固守。军中粮尽,周文育分遣老弱乘船而下,烧豫章栅,作出逃走的样子。余孝顷见状大喜,不作防备。周文育反攻获胜,曲江侯萧勃在南康,听到兵败的消息,军中顿时人心惊慌。三月十五日,德州刺史陈法武,前衡州刺史谭世远攻打萧勃,杀死了他。.
陈霸先
陳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原是南梁的著名軍事將領。557年接受梁敬帝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至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周文育和周迪的共同点。
- 什么是周文育和周迪之间的相似性
周文育和周迪之间的比较
周文育有9个关系,而周迪有5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6.56% = 4 / (9 + 52)。
参考
本文介绍周文育和周迪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