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呂祖謙和宋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呂祖謙和宋史之间的区别

呂祖謙 vs. 宋史

吕祖谦(),字伯恭,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因呂姓郡望東萊,世稱東萊先生,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之间呂祖謙和宋史相似

呂祖謙和宋史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南宋司马光吕蒙正宋孝宗張栻呂好問胡宪陸九淵陈亮林之奇汪应辰朱熹曾幾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南宋和呂祖謙 · 南宋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呂祖謙 · 司马光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吕蒙正

吕蒙正(),字圣功。宋代河南洛阳人,知名大臣,曾三度拜相,赠中书令。 有七子出仕:吕从简、吕惟简、吕承简、吕行简、吕务简、吕居简、吕知简。 六女,长女嫁光禄寺丞直集贤院孙暨,次女嫁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赵安仁,三女嫁太常博士周渐,四女嫁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丁度,五女早夭,六女嫁永州推官杨巽。.

吕蒙正和呂祖謙 · 吕蒙正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孝宗

宋孝宗趙眘(、眘,「慎」異體字,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曾名伯琮、瑗、玮,字元瑰,一字元永,他是宋太祖之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的後裔,宋高宗養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禪位予赵眘,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逊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趙惇。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终年67岁。葬于永阜陵。 宋孝宗是自宋朝的帝位淪入宋太宗之手後,終於恢復由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後裔繼承,時隔186年。孝宗也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同時期的皇帝是金朝的金世宗。.

呂祖謙和宋孝宗 · 宋史和宋孝宗 · 查看更多 »

張栻

張栻() 南宋時理学學者。字敬甫,號南軒,漢州绵竹县(今屬四川省)人,仕至右文殿修撰。丞相張浚(1097—1164)之子。.

呂祖謙和張栻 · 宋史和張栻 · 查看更多 »

呂好問

呂好問(),字舜徒,以蔭補官,知名理學家,與楊中立並稱。有「南有楊中立,北有呂舜徒」之稱。南宋初封東萊郡侯,後定居婺州金華(今屬浙江)。呂本中是他的長子。.

呂好問和呂祖謙 · 呂好問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胡宪

胡憲可以是下列人物:.

呂祖謙和胡宪 · 宋史和胡宪 · 查看更多 »

陸九淵

九淵(),字子靜,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學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講學象山書院(位于江西省貴溪縣),世稱「象山先生」,學術界常稱其為「陸象山」。兄陸九韶、陸九齡,亦儒學名家。.

呂祖謙和陸九淵 · 宋史和陸九淵 · 查看更多 »

陈亮

亮(),南宋兩浙東路婺州永康縣(今浙江金华永康市)人,字同甫,号龙川先生,南宋政治家、哲學家、詞人。反对以朱熹爲代表的理学。著有《龙川先生集》。中又以上孝宗皇帝四书、《酌古论》最知名。日本西乡隆盛亦对龙川先生敬佩有加。.

呂祖謙和陈亮 · 宋史和陈亮 · 查看更多 »

林之奇

林之奇(),字少颖,世称“三山先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中进士,任莆田主簿。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后提举福建市舶,请祠家居。 林之奇著有《尚书全解》、《拙斋文集》等。 Category:福州人 Z Category:紹興二十一年辛未科進士 Category:尚書研究者.

呂祖謙和林之奇 · 宋史和林之奇 · 查看更多 »

汪应辰

汪應辰(),初名洋,字聖錫。江西玉山人。 父為弓手,不識字。生於宋徽宗政和元年(1118年),是朱熹從表叔,幼時聰穎,十歲能詩,從喻樗、張九成游。喻樗以女妻之。紹興五年(1135年)中狀元,時年十八,宋高宗以天聖八年狀元王拱辰年實相似,改賜名應辰,宰相趙鼎為其取字聖錫。授鎮東軍簽判,召為秘書省正字,時秦檜主和議,汪應辰上疏主張抗金,出京通判建州(今福建建甌),“蓬蒿滿徑,一室蕭然,飲粥不繼,人不堪其憂”,“處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講學為事”。 秦檜死後,召為吏部郎官。官至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並侍讀。晚年以端明殿學士知平江府(今江蘇蘇州)。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為韓玉譖之,遂以平江米綱有歉貶秩,氣病而卒。諡文定。今傳《文定集》二十四卷。.

呂祖謙和汪应辰 · 宋史和汪应辰 · 查看更多 »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齋號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人,生於福建路尤溪縣(今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學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窮困,但自幼聰穎,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歷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宋理宗賜名「考亭書院」,故世稱「考亭學派」,又因朱熹別號「紫陽」,故世稱「紫陽學派」。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科目,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呂祖謙和朱熹 · 宋史和朱熹 · 查看更多 »

曾幾

曾幾(),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中国南宋诗人。 父曾准嗜读书,與周敦颐为友。早年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长兄曾弼任湖北提举学士时渡江不幸溺死,曾幾受蔭得补将仕郎。在吏部应试,赐進士出身。靖康元年(1126年),提举淮东茶盐。建炎三年(1129年),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1138年),与秦桧不合,罷官。不久改為广西转运副使,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寓居上饶,自号茶山居士。陆游拜见曾幾,听曾幾“忧国之言”。二十五年秦桧卒,起復为浙东提刑、知台州。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以左通议大夫退休。乾道二年卒,谥文清。工於詩,推重黄庭坚,被視為江西詩派繼承者,有《茶山集》八卷,早佚,清初四庫館臣自《永乐大典》輯出。.

呂祖謙和曾幾 · 宋史和曾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呂祖謙和宋史之间的比较

呂祖謙有60个关系,而宋史有9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32% = 13 / (60 + 927)。

参考

本文介绍呂祖謙和宋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