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吳新榮和鹽分地帶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吳新榮和鹽分地帶之间的区别

吳新榮 vs. 鹽分地帶

吳新榮(),字史民,號震瀛、兆行,晚號琑琅山房主人,台灣鹽水港廳(今臺南市將軍區)人。台灣著名文人、醫師與政治人物,在日治時期曾參與組織「佳里青風會」及「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為「鹽分地帶」文學集團代表人物之一、「北門七子」之一。 戰後吳新榮曾擔任台南縣參議員。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遭逮捕入獄。後來投身於地方文史工作,曾擔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並主編《南瀛文獻》。. 鹽分地帶是臺灣文學史上的名詞,泛指在台灣新文學誕生後,於台南州北門郡的佳里、學甲、西港、七股、將軍及北門一帶含有鹽分較多的沿海地區和其自發形成的有著鮮明地方色彩的、較為獨特的文學團體。.

之间吳新榮和鹽分地帶相似

吳新榮和鹽分地帶有(在联盟百科)23共同点: 南鯤鯓代天府台灣新文學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台灣日治時期吳三連張良澤張文環佳里青風會佳里街徐清吉北門七子王井泉王登山莊培初許乃昌詹冰鹽分地帶郭水潭葉笛臺南市陳千武林茂生楊逵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臺灣南部臺南市之西北方,位居槺榔山虎峰,俗稱南鯤鯓王爺廟(簡稱南鯤鯓廟、南廟)、南鯤鯓王爺宮,並與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三大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五府千歲(民間尊稱為"鯤鯓王"),是 南鯤鯓代天府廟體曾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屬臺灣省政府管轄;精省後則成為國定古蹟,屬內政部管轄。其亦是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臺17線臺南段的重要旅遊景點。在廟的後方有一座萬善堂供奉萬善爺(囝仔公)。.

南鯤鯓代天府和吳新榮 · 南鯤鯓代天府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文學

台灣新文學,台灣日治時期的文學刊物,1935年12月28日創刊,由台灣新文學雜誌社編輯發行,集結了台灣全島進步的作家。有中日兩種語文的版本。刊物中文部分為賴和、楊守愚、吳新榮等人主筆,創辦人楊逵負責日文部分。1937年6月15日,日本當局下令廢止漢文雜誌,《台灣新文學》被迫終刊。在一年半多的時間內,共發行15期及新文學月刊兩期。.

台灣新文學和吳新榮 · 台灣新文學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

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文學組織,為臺灣文藝聯盟於1935年6月1日在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所成立的支部,對鹽分地帶文學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在該支部成立以前,鹽分地帶(相當於北門郡)的文學仍以傳統漢詩文為主,而該支部成立後,鹽分地帶的文學開始匯入臺灣新文學運動的主流。 文聯佳里支部的理念為文學大眾化,在其成立宣言中便表示該支部的成立除了是文聯的擴大強化,並要鮮明地表達地方觀點,顯現出左翼的思想。不過由於吳新榮基於現實考量採取折衷作法,文壇上的各種黨派在鹽分地帶均可被接納。然而隨著臺灣文藝聯盟的沒落瓦解,佳里支部也在1936年年底解散,但舊支部成員仍以「鹽分地帶同人」的身分繼續於文壇上活動。.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和吳新榮 ·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台灣日治時期和吳新榮 · 台灣日治時期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吳三連

吳三連(),臺灣政治人物、報人。臺南學甲人,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畢業。日治時期曾當過《每日新聞》記者、參與《台灣新民報》。戰後出任國大代表、臺北市長、臺灣省議會議員,為日治時期與戰後臺灣政治民主化運動、臺灣本土化運動、及社會運動的重要先驅人物。 吳三連亦曾參與創辦台南紡織及《自立晚報》,在臺灣教育上,吳三連也是南台工專(今南台科技大學)、天仁工商、延平中學等三所學校之共同創辦人。.

吳三連和吳新榮 · 吳三連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張良澤

張良澤(),台灣作家、評論家。彰化縣永靖鄉五汴頭人,出生於台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今南投縣埔里鎮)。曾任國立成功大學講師、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現任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台灣文學評論》雜誌主編兼發行人 。專長為台灣文學史。.

吳新榮和張良澤 · 張良澤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張文環

張文環(),台灣日治時期的重要小說家、雜誌編輯。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 1927年赴日本岡山中學就讀,再入東洋大學文學部。1933年畢業後與王白淵、巫永福等人組織「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純文學雜誌《福爾摩沙》。又與王井泉、林博秋、呂赫若等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1941年與王井泉、中山侑等人創辦《台灣文學》。張文環在戰前、戰後均熱心地方政治,1944年出任台中州大里庄長,1946年當選第一屆台中縣參議員,1947年代理能高區署長,228事件後對政治失望。 張文環作品多取材於台灣風土,現實主義手法厚重樸實,代表作《夜猿》曾獲皇民奉公會台灣文學獎,小說《閹雞》曾由劇作家林摶秋改編為舞台劇,在台北「永樂座」演出。編輯及創作上的活力,使他在戰時本土文壇有相當影響力。戰後,因政治氣氛而停止寫作。.

吳新榮和張文環 · 張文環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佳里青風會

佳里青風會 昭和7年(西元1932年)吳新榮從日本返臺,隨即組織「佳里青風會」,成員以當地年輕人居絕大多數。.

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 · 佳里青風會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佳里街

佳里街,為1933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南州北門郡。今台南市佳里區。.

佳里街和吳新榮 · 佳里街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徐清吉

徐清吉()生於佳里鎮。他與郭水潭、王登山曾經加入日本人多田利郎在1929年(昭和4年)創立的“南溟藝園”。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吳新榮和徐清吉 · 徐清吉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北門七子

北門七子,指的是「鹽分地帶文學」的七位代表作家:吳新榮(1907-1967)、徐清吉(1907-1982)、郭水潭(1908-1994)、王登山(1913-1982)、林芳年(1914-1989,原名林精鏐,佳里鎮子龍里人)、莊培初(1916-)、林清文(1919-1987),他們約在1930年代起活躍於台灣文學界。七人都出身於被稱為鹽分地帶的台南州北門郡(今台南市北門地區),創作內容充滿許多當地特有的鹽鄉、鹽村情懷,並致力於推動文學運動。.

北門七子和吳新榮 · 北門七子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王井泉

王井泉(),台北大稻埕人。台灣日治時期文化運動支持者,其具體事跡有以下幾件,第一,「王井泉喜歡幫助人,尤其是文化人,有文化甘草之稱。與台中中央書局張星建、吳天賞等號稱『鐵三角』,他以亭會友,使山水亭成了大稻埕的梁山泊。文人學士於店中高談闊論,評畫賞文。呂赫若、林茂生、張文環、黃得時等皆為座上客,不滿日本至上的日本青年金關丈夫、池田敏雄等也是常客」;其次,王井泉曾經參與台灣文學社團啟文社的成立,並且支持出版重要的台灣文學刊物《台灣文學》;再者,為了與「皇民奉公會」外圍的「台灣演劇協會」對抗,王井泉與一些文化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1943年在台北「永樂座」公演。遺憾的是,二次大戰之後,台灣經濟蕭條,山水亭被迫關門,王井泉只好在辜偉甫的榮星花園服務照顧花草,無法再像當年那樣,扮演文學、文化界的園丁。.

吳新榮和王井泉 · 王井泉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王登山

王登山(),出生於臺南廳北門嶼支廳(今台南市北門區)。他與郭水潭、徐清吉曾經加入日本人多田利郎在 1929年(昭和4年)創立的“南溟藝園”。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吳新榮和王登山 · 王登山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莊培初

莊培初(),筆名青陽哲、嚴墨嘯、庄訊濃,於大正5年生於今佳里區營頂。他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詩人,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吳新榮和莊培初 · 莊培初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許乃昌

許乃昌(),彰化人,是日治時代的左派政治運動者、新聞業工作者。第一位留俄的台灣人。姪子為台獨運動參與者、前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

吳新榮和許乃昌 · 許乃昌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詹冰

詹冰(),本名詹益川,早期曾使用綠炎作為筆名。苗栗縣卓蘭鎮人,為臺灣「跨越語言的一代」的現代詩人,為笠詩社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綠血球》、《實驗室》、《詹冰詩選集》等。.

吳新榮和詹冰 · 詹冰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鹽分地帶

鹽分地帶是臺灣文學史上的名詞,泛指在台灣新文學誕生後,於台南州北門郡的佳里、學甲、西港、七股、將軍及北門一帶含有鹽分較多的沿海地區和其自發形成的有著鮮明地方色彩的、較為獨特的文學團體。.

吳新榮和鹽分地帶 · 鹽分地帶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郭水潭

郭水潭()是台灣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筆名郭千尺,生於台南縣佳里人,是日治時期當地相當重要的作家,與吳新榮齊名,被後人歸為北門七子之一。.

吳新榮和郭水潭 · 郭水潭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葉笛

葉笛可以指:.

吳新榮和葉笛 · 葉笛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吳新榮和臺南市 · 臺南市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陳千武

陳武雄(),筆名桓夫、陳千武,是一位生於臺灣南投縣名間鄉的詩人,為笠詩社發起人,曾任台灣筆會會長、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杜國清是其內弟。 簡要生平: 幼年就讀名間鄉皮子寮公學校,後來轉到南投小學,於1935年3月畢業。4月考入臺中一中。1940年5月因反對改日本姓政策並警告同學不可改姓,而遭監禁月餘。因此在1941年3月畢業時,操行成績被打丁等,不得升學。1942年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1943年9月被派往南洋,到過東帝汶、爪哇。1945年日本投降後,受英軍約束於雅加達、新加坡的集中營。1946年7月回到台灣,12月考入台中縣豐原大甲林區管理處,擔任人事工作。1947年1月與許貞子結婚。1964年6月參與成立「笠」詩社,曾主編詩刊。1967年11月當選「中國新詩學會」理事。1973年2月調任台中市政府庶務股長。1976年10月協助台中創立市立文化中心,12月擔任文化中心主任。1978年4月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發文化獎。1980年4月獲頒「洪醒夫小說獎」。1985年1月獲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頒發銀盤獎;4月以短篇小說作品獲得「洪醒夫小說獎」。同年,因新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原中心改為博物館「文英館」,改任文英館館長。1987年6月1日自公務退休,專事寫作。1989年2月任台灣筆會第二任會長。1992年4月獲國家文藝第一屆翻譯成就獎。1994年4月獲日本翻譯協會頒給創作特別功勞獎。1997年5月獲台中市政府頒發大墩文學貢獻獎。1999年5月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給「亞洲詩人文學功勞獎」。2000年8月4日在台南「鹽分地帶文藝營」,獲陳 水扁總統頒發「資深台灣文學家成就獎」。2002年9月20日月獲「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項,在台北.紅樓接受總統頒獎。.

吳新榮和陳千武 · 陳千武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林茂生

林茂生(),字維屏,號耕南,外文拼音Lin Mosei。原籍臺灣屏東東港,生於大清帝國福建臺灣省臺南府,1916 年取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文學士(東洋哲學專攻),1929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修習教育哲學),是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取得東京帝大文學士和第二位取得哲學博士(第一位為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劉明電)、第一位留美博士。曾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河邊教堂(Riverside Church)彩色玻璃窗題寫「上帝是愛」漢文。在臺擔任長榮中學教務主任、臺南師範學校兼職、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今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教授、臺南商業專門學校任教。戰後協助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大學,自 1945 年 12 月,林茂生受聘為臺大教授,並以校務委員身分代理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處理院務。在擔任《臺灣民報》社長期間,民報社論多次批評陳儀所主持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1947 年 3 月 11 日,於二二八事變中,被中國國民黨武裝人員帶走秘密殺害。目前於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校內設有紀念館。.

吳新榮和林茂生 · 林茂生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楊逵

楊逵(),本名「楊貴」,是一位臺灣小說家、兒童繪本作家,亦以其社會運動者身分聞名,筆名楊逵、楊建文、賴健兒、林泗文、伊東亮;以楊逵為代表筆名,是源自1932年發表〈送報伕〉(日文原名〈新聞配達夫〉)時首度使用,據說因仰慕《水滸傳》李逵之孝勇而名之。.

吳新榮和楊逵 · 楊逵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吳新榮和鹽分地帶之间的比较

吳新榮有75个关系,而鹽分地帶有1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3,杰卡德指数为12.30% = 23 / (75 + 112)。

参考

本文介绍吳新榮和鹽分地帶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