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吐突承璀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吐突承璀和第二次宦官時代之间的区别

吐突承璀 vs. 第二次宦官時代

吐突承璀,字仁貞,閩人。 以黄門直東宮、為掖廷局博士,唐憲宗即位,為內常侍,知內侍省事,深得寵信。元和初年,任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元和四年(809年),討王承宗屢敗無功。自淮南還都,翰林学士李绛等要求嚴惩,宪宗不得已,貶為軍器使,仍得寵,党類甚眾。元和六年(811年),吐突承璀因宦官劉希光受賄被牽連,憲宗打算廢掉他:“此家奴耳,向以其驅使之久,故假以恩私;若有違犯,朕去之輕如一毛耳!”外放淮南(治今江苏扬州市)監軍。太子通事舍人李涉投状匦院上书,论说承璀无罪。谏议大夫、知匦事孔戣不予受理。李涉于光顺门前想进呈皇上,孔戣指斥其邪恶,贬李涉为硖州司仓。元和九年(814年),李绛罢相,召回吐突承璀。 史載元和六年十二月,太子李宁夭亡,元和七年(812年),議立储贰,吐突承璀欲以皇次子澧王李惲繼皇位,但因李恽生母身份低贱,改立皇三子遂王李恒为太子。但查八一一年,吐突承璀受刘希光贿事被发觉,出为淮南监军。此說有誤。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日,憲宗暴死,梁守謙、王守澄殺吐突承璀與澧王,擁立太子李恆。敬宗即位,中尉马存亮为承璀诏雪,便令其养子士晔遵礼予以收葬。. 《第二次宦官時代》是柏楊版《通鑑紀事本末》的第28冊,敘述唐朝的宦官干政時期。 從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發生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奪權開始,到天復三年(903年)朱全忠發動宮廷政變結束。順手把全國宦官,屠殺淨光,史載:「冤號之聲,徹於內外」,第二次宦官時代結束,歷時149年。唐代宦官在贞元(805年)以后以后才真正干预储位,成为储君册立和储位之争的主角。.

之间吐突承璀和第二次宦官時代相似

吐突承璀和第二次宦官時代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唐宪宗唐穆宗王守澄神策军李惲 (澧王)

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唐朝第14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05年—820年在位。唐憲宗是唐朝繼唐太宗、唐玄宗以後歷史評價最高的皇帝。在位期間曾短暫終結藩鎮割據,重新統一全國,史稱“元和中興”。.

吐突承璀和唐宪宗 · 唐宪宗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 查看更多 »

唐穆宗

唐穆宗李恒(),原名宥。唐宪宗第三子,母懿安皇后郭氏。他是唐朝第15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在位4年。.

吐突承璀和唐穆宗 · 唐穆宗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 查看更多 »

王守澄

王守澄(),唐朝末年宦官,活躍於憲、穆、敬、文四朝,曾三度參與皇帝的廢立,在朝中掌權達十五年之久。與朝廷朋黨勢力結合,賣官行為讓官場風氣為之敗壞。文宗時,以他為首的宦官集團與素來憎惡宦官的皇帝勢力發生多次激烈衝突,後來皇帝成功促成了宦官集團內部的分裂,終因失勢而被酖殺。而日後策動甘露之變的首謀李訓、鄭注便是由他引薦給皇帝,他的死直接或間接地預告了該事變的發生。與詩人王建是同宗,兩人頗有交情。有一弟王守涓。.

吐突承璀和王守澄 · 王守澄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 查看更多 »

神策军

軍是中國唐朝中後期京畿長安的一支主要禁軍。.

吐突承璀和神策军 · 神策军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 查看更多 »

李惲 (澧王)

李恽(),唐朝皇子,本名李宽,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二子,生母不详。 从其异母兄长李宁和异母弟李宥的生年推断,当在793年至795年之间。生母应是父亲唐宪宗某位不知名的妾室。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宽被祖父唐顺宗封为同安郡王。父亲李纯登基后,于元和元年(806年),封李宽为澧王。同时李宥的生母、嫡母郭氏则未获得皇后的册封,而庶兄李宁成为太子。元和七年(812年),改名李恽,同年太子李宁逝世。李宁死后,吐突承璀欲立他为太子,但因生母身份卑微而不得立,最终立李宥为太子。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唐宪宗去世,吐突承璀和李恽被梁守谦所杀。 李恽长子李汉,东阳郡王。次子李源,安陆郡王。第三子李演,临安郡王。.

吐突承璀和李惲 (澧王) · 李惲 (澧王)和第二次宦官時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吐突承璀和第二次宦官時代之间的比较

吐突承璀有11个关系,而第二次宦官時代有7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5.56% = 5 / (11 + 79)。

参考

本文介绍吐突承璀和第二次宦官時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