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名將言行錄和酒井忠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名將言行錄和酒井忠次之间的区别

名將言行錄 vs. 酒井忠次

名將言行錄()是記載了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中期,192個武將和大名言行的人物列傳。幕末的館林藩藩士岡谷繁實在安政元年(1854年)至明治2年(1869年)期間,用了15年的歲月完成此作。 全文包括補遺有70卷,包括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伊達政宗、德川家康等戰國大名、以及森長可等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武將、江戶時代的譜代大名兼老中戶田忠昌、指揮赤穗浪士的大石良雄等,記錄了很多時代人物,以及這些人物的言行和逸話。 為了描述著名武將多姿多彩的部份,作者會把小説、戲劇當成參考文獻。不單是虛構小說,以戰國武將為題材的書籍,都會在介紹人物時,被引用到書中。 作者岡谷繁實本仕於館林藩藩主秋元志朝,但於明治維新後,請求致仕,餘生都用作研究。得到舊主秋元志朝等有力人士在各方面支持,名將言行錄在經過接近16年的歲月後被完成。岡谷在編纂時搜集了很多史料,但是亦有只是收集當時在市井流傳的故事的情況,而沒有深入調査和檢証。因此有矛盾的記述出現,被指摘是脫離史實,在歴史學界中因為缺乏可信性而被視為俗書。. 酒井忠次()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德川家家臣。德川四天王和德川十六神將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非德川三傑的德川四天王。.

之间名將言行錄和酒井忠次相似

名將言行錄和酒井忠次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大久保忠世安土桃山时代丰臣秀吉幕末今川義元德川家康森長可武田信玄战国时代 (日本)明智光秀

大久保忠世

大久保忠世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松平氏(後來的德川氏)的家臣。父親是三河國額田郡上和田(現今愛知縣岡崎市)大久保氏支流的大久保忠員。母親是三條西公條的女兒。蟹江七本槍和德川十六神將之一。通稱新十郎、七郎右衛門。.

名將言行錄和大久保忠世 · 大久保忠世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上洛扶植最後一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其傀儡,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 他們作為強大的強勢大名,擊敗了其他大名,統一了日本,成為統一日本的實際政權的領導人。三位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68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03年)。他們透過與京都朝廷的合作取得政治上的實權,並以天皇的名義征伐全國其他不服從的大名,即中國所說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時甚至也可以說,武家政權的首領才是當時代事實上日本的皇帝。.

名將言行錄和安土桃山时代 · 安土桃山时代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丰臣秀吉和名將言行錄 · 丰臣秀吉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幕末

幕末,即德川末年、江戶末年,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19世紀起,長期實施锁国政策的日本,開始被列強叩關,導致德川幕府在1854被迫開國,日本傳統的政治與社會體系開始受到現代化發展的西方文明衝擊。經過一連串的騷亂後,德川幕府最終在1867年結束,日本進入現代化開展的明治時代。 幕末是日本從尚處於封建與農業社會的江户时代邁入明治时代的转折期。这时期,力主尊皇攘夷的维新志士与公武合一的德川幕府是两大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势力,先後德川幕府出現許多改革聲音,如公武合體。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党派也借着幕末时期的政经混乱而争夺权力。1867年大政奉還,1868年1月戊辰战争的第一戰鸟羽伏见之战爆發。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由大阪湾搭乘幕府軍艦返回江户(今东京),最後江戶城無血開城,天皇和維新派掌握政治權力,開始進行後世所稱的明治維新。.

名將言行錄和幕末 · 幕末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是日本戰國時代守護大名今川氏的第十一代家督,家系出身鎌倉八幡太郎源義家一系的名門望族。父親是今川氏親,母親壽桂尼,正室為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 義元是戰國時代中期戰國大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川家在其統治下迎向其全盛期,占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並與同代的武田晴信(信玄)、北條氏康、織田信秀競逐霸業,在世時有「東海道一弓取(弓取引伸有武家人之意,意指東海地區第一的武士)」的威名。然而,由於他在永祿4年(1560年)戲劇性地敗死在年輕的織田信長手上,今川家也迅速地由盛轉衰。.

今川義元和名將言行錄 · 今川義元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名將言行錄和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森長可

森長可(1558年-1584年5月18日),日本戰國武將,森可成的次男,母親為妙向尼。長可是可成眾子中唯一沒當過小姓的人,弟弟分別是森長定(蘭丸)、森長隆(坊丸)、森長氏(力丸)、森忠政,妻子安養院是池田恆興之女。手持名槍「人間無骨」、腳跨名馬「百段」的猛將,外號「鬼武藏」。 森長可與其弟森蘭丸同樣容貌俊秀,同時長可為森家武勇最出眾者,雖沒當過信長小姓還是很得信長喜愛。長可脾氣非常暴躁衝動,與其同僚起爭執的時候常口出穢言甚至拔刀殺人,作戰時也常違反軍令愛理不理,但信長知情後都只是口頭或書信告誡,從未處罰過長可,可見信長對其寵愛。 1570年,森可成在與淺井、朝倉合軍隊戰時戰死,年幼的長可繼承家督之位成為美濃金山城主,後來參與長島一向一揆的平定戰,與稻葉良通、關成政一同進攻一揆勢,同年的槇島城之戰、翌年天正2年(1574年)的第三次長島一向一揆攻伐均參與作戰。以後更成為信忠配下參與長篠之戰、美濃岩村城攻伐、越中國侵攻、攝津石山本願寺攻伐、三木合戰等。 天正10年(1582年)在征討武田家的甲州征伐與團忠正共同擔任先鋒部隊,2月6日從木曽口進攻信濃國的武田領地、14日降伏松尾城的小笠原信嶺,並擊潰飯田城的保科正直。15日追擊保科正直的殘餘部隊並討取數十騎。在進攻仁科盛信守備的高遠城時,與信忠率領的本隊合流,在系列戰中立下許多戰功。武田家滅亡後,因功授予信濃川中島四郡(高井・水内・更級・埴科)及海津城二十萬七千九百石,此俸祿為織田家年輕一輩武士中最高者,與譜代重臣同等級的超高待遇,再次凸顯信長對長可的厚愛。 森長可在4月5日進入海津城、稻葉貞通則進入飯山城,上杉景勝以出身信濃的家臣岩井信能策誘北信濃豪族,對織田家入主信濃感到不滿的武田家遺臣芋川親正等因此發動一揆,聚集1萬人包圍了稻葉貞通所在的飯山城,獲知此訊的織田信長隨即派遣稻葉勘右衛門、稻葉刑部、稻葉彥一、跟國枝賴母組成援軍前往救援飯山城,同時織田信忠也派遣家臣團忠正加入援軍陣營,聽聞織田軍來援後,芋川親正率領一揆轉往山中,修復大藏城作為據點,而芋川親正也通好於北邊越後國的上杉景勝。 4月7日,一揆方以8千兵力進出於長沼口一帶,獲報後的森長可主動出撃,率領3千人對一揆軍展開攻擊,森長可以1千人為先鋒突擊一揆軍,其餘2千人則在山間埋伏,將一揆軍引至伏兵處,兩路夾攻擊潰武田一揆軍,將武田一揆軍逼退7里多,並斬殺敵軍1千2百多人,一揆殘軍退往大藏城後,森長可一鼓作氣追殺到大藏城,殺死城中女子跟孩童1千多人,共殺死2450人,另外也有森長可殺死城中男女3千人之說。 遭此慘敗,包圍飯山城的武田一揆軍自然潰散,森長可安排好飯山城的防備後,稻葉貞通被招往信長所在的諏訪本陣,原本組成援軍的稻葉勘右衛門、稻葉刑部、稻葉彥一、跟國枝賴母調回安土城,森長可此戰功績也獲得織田信忠賞識,頒下感狀嘉勉。 此戰過後,森長可也持續進入山中追剿武田一揆,並對降服的國人眾要求教出人質要求,命令百姓重回到村莊。但在4月7日時,上杉景勝趁著織田軍跟武田一揆交戰之際,安排原信濃豪族島津忠直進入信濃長沼城,武田遺臣芋川親正也依附上杉家,被上杉景勝在4月19日安排至真木島城,跟岩井信能一同警備仁科方面。 由於織田家臣柴田勝家領軍攻打越中魚津城,上杉景勝決定領兵奧援(魚津城之戰),森長可在5月時伺機率領5千兵馬北上,在擊敗芋川親正後,一路攻至越後二本木一帶,擊敗僅有7百守軍的將領上條景春,在當地放火後布陣。上杉景勝在5月27日聞訊後大驚,遂決定回師越後,並在撤退時傳訊給魚津城守將,讓他們放棄魚津城或向織田軍投降,魚津城最後陷落。 信長死後織田家內部開始鬥爭,長可有感事態嚴重,拋棄因信長之死局面更加混亂的信濃領地回到森家舊領金山城,隨丹羽長秀支持羽柴秀吉並成為羽柴家臣。1584年參加小牧·長久手之戰,與岳父池田恆興一起攻擊德川軍,不料卻受到德川軍的奇襲,恆興與其長子池田元助皆戰死,長可也被井伊直政軍水野勝成家臣水野太郎作清久配下的鐵砲足輕杉山孫六的鐵砲射中眉間而死,得年二十六歲。死後被砍下頭顱,脇差被奪去鼻子也被削去作為德川家將領戰功的證明,後來首級被德川軍送回金山城。 長可出陣前曾交代如果自己戰死則家督之位由森忠政繼承,並希望忠政能成為秀吉的近側並願讓出森家的名器寶物給秀吉,金山城也充公交給秀吉發落,但是秀吉念及長可一路支持自己且為了羽柴家捐軀沙場而不欲剝奪森家領地,所以讓森忠政繼續繼承金山7萬石領地,並一路厚待森忠政。妻子安養院也按照長可出陣前的交代回到娘家,後來改嫁中村一氏。 死後法名為「鐵圍秀公大禪定門」,墓地所在包括本源寺(岡山縣津山市小田中)、可成寺(岐阜縣可兒市宮町)、真禪寺(岐阜縣可兒市西帷子)、武藏塚(愛知縣長久手市武藏塚)。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558年出生 Category:1584年逝世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森氏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名將言行錄和森長可 · 森長可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元龟四年四月十二日,原名武田晴信,通稱太郎)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為清和源氏源義光的後代,甲斐武田家第19代家督,武田信虎之长子。母亲是甲斐國人眾的女儿大井之方,先室為扇谷上杉家大名上杉朝興之女,繼室為左大臣三條公賴之女三條之方。官位是從四位下、信濃守,大正時代贈从三位。 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代名将,人稱「甲斐之虎」,與「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相模之獅」北條氏康齊名。在日本战国史上颇具影响。所举“风林火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之军旗,语出《孙子兵法》,成了武田军的一种象征。.

名將言行錄和武田信玄 · 武田信玄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名將言行錄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战国时代 (日本)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出身於美浓国的土岐源氏支脈。通稱十兵衛,雅號咲庵。其父早逝,受叔父明智光安照顾。正室為妻木熙子(實為光秀第二任妻子),嫡男是,三女是玉子。.

名將言行錄和明智光秀 · 明智光秀和酒井忠次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名將言行錄和酒井忠次之间的比较

名將言行錄有173个关系,而酒井忠次有7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4.08% = 10 / (173 + 72)。

参考

本文介绍名將言行錄和酒井忠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