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合肥市和廬州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合肥市和廬州路之间的区别

合肥市 vs. 廬州路

合肥市,简称合或肥,有时亦简称庐,别称庐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省会和最大城市,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中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皖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正中央,分别与东边的滁州市、马鞍山市,南边的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西边的六安市,北边的淮南市相邻。现辖4区4县1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2017年市区建成区面积460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796.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3.75%。 合肥历史悠久,自秦汉建制已有二千余年,历为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著称。. 庐州路,元朝时设置的的路。.

之间合肥市和廬州路相似

合肥市和廬州路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合肥县安徽省庐州府元朝

合肥县

合肥县,中国旧县名,隋朝之前称合淝县,始建制于秦朝,为今天安徽省合肥市的主体。东晋改汝阴县,后改名为合肥县。.

合肥县和合肥市 · 合肥县和廬州路 · 查看更多 »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合肥市和安徽省 · 安徽省和廬州路 · 查看更多 »

庐州府

庐州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流域,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及巢湖市部分地区。 元朝时,为庐州路。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政权改为庐州府。明朝,庐州府属南直隶,领二州:无为州、六安州,六县: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属无为州)、英山县(属六安州)、霍山县(属六安州)。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四万八千七百二十,口三十六万七千二百。弘治四年(1491年),户三万六千五百四十八,口四十八万六千五百四十九。万历六年(1578年),户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三,口六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八。 清朝初期属江南省,分省后属于安徽省。下辖四县:合肥县(首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以及一个散州:无为州。清代,庐州府与本省的安庆府、凤阳府、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六安直隶州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太平府、池州府相望。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庐州府。.

合肥市和庐州府 · 庐州府和廬州路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朝和合肥市 · 元朝和廬州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合肥市和廬州路之间的比较

合肥市有353个关系,而廬州路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09% = 4 / (353 + 14)。

参考

本文介绍合肥市和廬州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