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司马光和富绍庭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司马光和富绍庭之间的区别

司马光 vs. 富绍庭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富绍庭(),有的史书误作富绍延,字德先,北宋宰相富弼长子,本人也是官员。 性靖重,能守家法。因父之荫为秘书省正字,曾为光禄寺丞。《东都事略》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时任新判汝州的富弼入觐,因有足疾,获准乘肩舆到殿门,神宗特地去内东门小殿见他,令富绍庭扶他入内,且命他不必下拜。《宋史》卷三百一十三 元丰六年(1083年)富弼去世,将遗奏亲手封存,让富绍庭上交。富弼死后,西京留守兼西京御史台司马光、同知枢密院范纯仁来哭吊,富绍庭告诉他们:“这就是遗表。”司马光、范纯仁说:“应当立即具奏,不要再开启。”十月,富绍庭葬父于河南府河南县金谷乡南张里祖坟。 富绍庭当时官居朝奉郎(阶官,只表示官员的级别,并无实际职务),被朝廷提拔除授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便奉养母夫人晏氏。 太师文彦博与范纯仁请求对富弼子孙优加录用,八年(1085年)七月,诏富弼配飨神宗庙,富绍庭作为其子特差河南府通判,富弼另有子孙一名得恩泽。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因富绍庭所请,诏赐富弼神道碑,以“显忠尚德”为额,命翰林学士苏轼撰文。之前富绍庭曾哭请司马光作墓志,但司马光早已不作墓志,最终还是拒绝了,后来在回绝两浙提举赵宣德时也提到了自己拒绝富绍庭的事。富绍庭又想请求苏轼作神道碑文,但因富弼曾阻止苏轼父苏洵升官,不敢说,后来说了,苏轼答应了,世人因此称赞苏轼。而司马光也为富弼墓志铭撰写了墓志盖。同年富绍庭母晏氏去世。二年(1087年),富绍庭请求追封亡母,获准,晏氏被追封为周国太夫人。三年(1088年)五月,因富绍庭所请,诏赠富弼神道碑额许御篆。因富绍庭请求奏加外甥恩泽,六年(1091年)二月,诏以富弼为配飨功臣,以其有遗表,特许奏异姓一人加恩泽,他人不得引以为例。 富弼的两女与婿及外甥皆同居,富绍庭待他们与父亲生前一样,对一家之事毫发不敢变,族里称道。历任宗正丞、提举三门白波辇运、通判绛州。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年,除授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推辞道:“熙宁变法之初,先臣(指亡父富弼)因不行青苗法而获罪,臣不敢为此官。”徽宗嘉奖之,提升为祠部员外郎,下诏褒奖。不久,出知宿州。卒,年六十八。 长子富直亮,曾任假承务郎。另一子富直柔,因富绍庭之荫得以补官,绍兴初年同知枢密院事,另有传。富直柔母卒于绍兴六年(1136年),未详是否富绍庭正妻。富直柔还有弟弟曾任发运司干办公事,可见富绍庭还有其他儿子。.

之间司马光和富绍庭相似

司马光和富绍庭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宋神宗元丰 (北宋)元祐 (年號)翰林院熙宁熙寧變法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司马光和宋神宗 · 宋神宗和富绍庭 · 查看更多 »

元丰 (北宋)

元丰(1078年-1085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意思為大丰收。 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元丰 (北宋)和司马光 · 元丰 (北宋)和富绍庭 · 查看更多 »

元祐 (年號)

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元丰八年,神宗驾崩,遂改元“元祐”,其中“元”字继承自“元丰”。当时哲宗年仅十岁,由高太后执政,对宋神宗的改革,也就是熙寧變法(或称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史称“元祐更化”。哲宗对于此是不满的。元祐八年,太后病逝,哲宗亲政,随即改元。由於元祐年間是由反對新政的舊黨當政,因此後來的新舊黨爭中,元祐一名又被用來指稱舊黨及其成員。.

元祐 (年號)和司马光 · 元祐 (年號)和富绍庭 · 查看更多 »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司马光和翰林院 · 富绍庭和翰林院 · 查看更多 »

熙宁

熙宁(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熙”意即“兴盛、繁荣”,“宁”指安宁,謂繁荣安宁。.

司马光和熙宁 · 富绍庭和熙宁 · 查看更多 »

熙寧變法

熙寧變法,又作王安石變法、熙豐變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动的、並由宋神宗推行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但是在施行過程中對人民造成了很多額外負擔,並遭到保守派旧党的激烈反對,造成了新舊黨爭。新法最終一度被廢除,但一些好的措施最終还是保留了下来,直至宋亡。.

司马光和熙寧變法 · 富绍庭和熙寧變法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司马光和富绍庭之间的比较

司马光有63个关系,而富绍庭有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7.06% = 6 / (63 + 22)。

参考

本文介绍司马光和富绍庭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