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司馬伷和司马昭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司馬伷和司马昭之间的区别

司馬伷 vs. 司马昭

司馬伷(),字子將,三國時期魏國至西晉的將領,司馬懿之四子(一說五子),司馬師、司馬昭、司馬榦之異母弟(但据晋书本传及司马干传,司马伷年长于司马干),司馬亮之同母弟,晉元帝司馬睿之祖父,妻子是諸葛誕之女(諸葛太妃),封琅邪王,任鎮東大將軍,諡武王。. 司马昭(),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郡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马师之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父,曹魏後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昭继其父兄的權力,消灭蜀汉,取代曹魏的權力。滅蜀後一年逝世,其子司馬炎逼曹奐禪讓後稱帝,追司馬昭為太祖文皇帝。.

之间司馬伷和司马昭相似

司馬伷和司马昭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司馬師司馬倫司馬炎司馬榦司马懿王經西晋諸葛誕賈充曹髦曹魏晉元帝

司馬師

司馬師(),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國時期魏國後期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開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兄長。繼承父權后,先肅清內亂,又打敗東吳的諸葛恪,成功削弱他國國力並控制魏國政權。以高平陵之变有功而获封長平鄉侯,司马懿故后袭封舞陽侯。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后不久病逝,魏朝谥舞阳忠武侯。司馬昭受封晉王後,追尊谥为晉景王;司馬炎登位後,追尊为世宗景皇帝。.

司馬伷和司馬師 · 司馬師和司马昭 · 查看更多 »

司馬倫

#重定向 司马伦.

司馬伷和司馬倫 · 司馬倫和司马昭 · 查看更多 »

司馬炎

晉武帝司馬炎(),字安世,河内郡温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晉朝開國皇帝,諡號武皇帝。 曹魏权臣司马昭长子,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丙寅,晋王、相国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定有天下之号曰晉,改年號泰始。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晋武帝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 太康元年(280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晋武帝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苛,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乃“矫以仁俭”,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免逋债宿负,诏郡国守相巡行属县,并能容纳直言。还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賈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亲身听讼录囚。但灭吳后,逐渐怠惰政事,沉迷女色,扩充后宫,荒淫无度。 鑒於曹魏宗室力量薄弱才讓其父祖有機可乘,因此他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然而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晋武帝死后,诸王为争夺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司馬伷和司馬炎 · 司馬炎和司马昭 · 查看更多 »

司馬榦

司馬榦,字子良,西晋宗室,河內溫縣人。司馬懿嫡三子,张春华所生(胞兄為司馬师、司馬昭)。妻为满宠之女,满伟之妹。 曹魏末以公子(司马懿追封公爵)赐爵安阳亭侯。后来魏帝曹髦攻打司马昭时,司马榦闻讯欲入阊阖掖门,但守门的司马昭掾属满长武、孙佑等不纳,只让他走东掖门,导致他未能及时与司马昭会合。司马昭为此要灭孙佑族,在从事中郎荀勖劝谏下免孙佑为庶人,而满长武则受刑而死,其父即司马榦的内兄卫尉满伟也被免为庶人。 迁抚军中郎将,进爵平阳乡侯。建五等爵位,改封定陶伯。晋武帝登基,封平原王,封邑一万一千三百户,给鼓吹、驸马二匹,加侍中之服。咸宁初年,遣诸王之国就藩,司马榦有疾病,所以清虚静退,简于情欲,晋武帝特诏留他在洛阳。太康末年,拜光禄大夫,加侍中,特假金章紫绶,班次三司。晋惠帝即位,进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司馬榦为王,不事王国之务,有所调补,必以才能。虽有爵禄,若不在己,秩奉布帛,都累积腐烂。阴雨天则出犊车而内露车,或问其故,对曰:“露者宜内也。”朝士造之,虽通姓名,必令立车马于门外,或终夕不见。时有得观,与人物酬接,亦恂恂恭逊,初无阙失。司馬榦的姬妾死后,入敛不钉棺,置于后空室之中,几天去看一次,有时居然对尸体行淫秽,等到尸体腐烂才安葬。 赵王司马伦辅政,以司马榦为卫将军。惠帝反正复位,又以司马榦为侍中,加太保。齐王司马冏平赵王司马伦,宗室朝士都用牛酒劳赏司马冏,只有司马榦怀揣百钱,见司马冏说:“赵王逆乱,汝能义举,是汝之功,今以百钱贺汝。虽然,大势难居,不可不慎。”司马冏辅政,司马榦到访,司马冏出迎拜。司马榦入室,踞坐床上,不让司马冏坐,对他说:“汝勿效白女兒,”意指司马伦。司马冏被杀后,司马榦恸哭,对左右说:“宗室日衰,唯此兒最可,而复害之,从今殆矣!” 东海王司马越至洛阳,去探望司马榦,司马榦闭门不纳。司马越驻车等候良久,司马榦才派人道歉送客,他自己在门后偷看。当时没人知道他的意思,有人认为他有疾病,有人认为他晦迹。永嘉五年正月庚辰日(311年2月26日)去世,时年八十。当时刘聪攻洛阳,朝廷没有来得及赠谥号。有二子,世子司马广早卒,次子司马永太熙年间封安德县公,散骑常侍,皆为善士。永嘉之乱遇难,合门被杀。.

司馬伷和司馬榦 · 司馬榦和司马昭 · 查看更多 »

司马懿

司馬懿(),字仲達,后世称赞其为冢虎,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权臣、政治家、軍事家。曾抵禦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軍,堅守疆土。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曹魏的政權。 嘉平三年(251年),魏朝谥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後,追尊谥為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晋书·卷一 帝紀第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嘉平)三年……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九月庚申,葬于河陰,諡曰文,後改諡宣文。……晉國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中华书局点校注:“諡曰文後改諡宣文”各本皆作“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考異:“按禮志,魏朝初諡宣帝為文侯,景帝為武侯。文王表不宜與二祖同,於是改諡宣文、忠武。然則初諡文,無‘貞’字也。禮志及文帝紀並稱舞陽宣文侯,宋書禮志同。此云‘文宣’,亦轉寫之誤。”今據改。),故也称晉高祖、晋宣帝。.

司馬伷和司马懿 · 司马懿和司马昭 · 查看更多 »

王經

王經,字彥緯(一字承宗),冀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東)人,三國時代曹魏大臣。.

司馬伷和王經 · 司马昭和王經 · 查看更多 »

西晋

西晋(265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個大一統的时期,乃於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後世稱「西晉」,為晉朝的一部分。這大一統時期為時僅51年,倘由滅吳始計,則僅37年。西晉先定都洛陽,後以長安為陪都。實行两京制。.

司馬伷和西晋 · 司马昭和西晋 · 查看更多 »

諸葛誕

諸葛誕,字公休,中国三國時期琅邪郡陽都(今山東臨沂)人,三國時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官至征東大將軍,諸葛豐之後,諸葛亮和諸葛瑾的堂弟,是青龍年間中原名士“四聰八達三豫”中“八達”之一,與夏侯玄、鄧颺等人並列;後於壽春發動叛亂,兵敗被殺。.

司馬伷和諸葛誕 · 司马昭和諸葛誕 · 查看更多 »

賈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襄汾县)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是三国時代仕於魏國和西晋兩個朝代的大臣。西晉建國功臣,司馬昭和司馬炎的心腹,其女兒賈褒及賈南風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兒子司馬衷,與皇室結為姻親,地位顯赫,諡號武公。.

司馬伷和賈充 · 司马昭和賈充 · 查看更多 »

曹髦

曹髦(),字彥士,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260年在位),曹霖之子,魏文帝曹丕孙。.

司馬伷和曹髦 · 司马昭和曹髦 · 查看更多 »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司馬伷和曹魏 · 司马昭和曹魏 · 查看更多 »

晉元帝

晉元帝司馬睿(),字景文,東晉建立者。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母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

司馬伷和晉元帝 · 司马昭和晉元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司馬伷和司马昭之间的比较

司馬伷有22个关系,而司马昭有10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9.68% = 12 / (22 + 102)。

参考

本文介绍司馬伷和司马昭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