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右議政和議政府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右議政和議政府之间的区别

右議政 vs. 議政府

右議政,亦稱右相、右政丞、右揆、右閤、右臺,是朝鮮王朝時期議政府重要成員之一,與領議政、左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 右議政一職於1414年設立,位居領議政和左議政之下,官階正一品,與左議政統稱為議政府判事。根據朝鮮王朝的經國大典規定,右議政領經筵(国王講学)事,監春秋館事,領弘文館事,領藝文館事,同時擔任世子傅並管理翊卫司,備邊司的都提調之事。. 議政府是李氏朝鮮時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源於高麗王朝時期的都評議使司(도평의사사),朝鮮定宗時改稱「議政府」。根據《經國大典》的規定,議政府職掌“總百官,平庶政,理陰陽,經邦國”。府內的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合稱三公(三政丞)。.

之间右議政和議政府相似

右議政和議政府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左議政三公经国大典領議政正一品

左議政

左議政,亦稱左相、左政丞、左揆、左閤、左臺,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官職,1414年設立。左議政為議政府重要成員之一,官階正一品,位居領議政之下,相當於今日南韓的副總理与中国左丞相。左議政與領議政、右議政併稱為「三公」或「三政丞」。 1400年,也就是朝鮮王朝第二位國王定宗即位的第二年,黃喜奉命改革官制,將高麗王朝時代的都評議事司改為議政府。1414年,在議政府中設立左議政、右議政兩職,統稱為議政府判事。孟思誠為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左議政。.

右議政和左議政 · 左議政和議政府 · 查看更多 »

三公

三公是古代東亞的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次高官员。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位次上公,東漢無太師、太保,惟有太傅,為上公。 北魏將太師、太傅和太保並稱為三師上公。 《晉書‧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其中位於魁第一星西的三公,即為現在的 三師 。相對古人各朝對星座的認識見解不同,三師 (星官)、三公 (紫微垣)、三公 (太微垣)或各有對應。 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隋唐时成为最高荣誉头衔。 至宋徽宗时,将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改为太师、太傅、太保(原来称三师)为三公。元代和明清时的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 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日本律令制時的三公是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高麗的三公是指大衛、司徒、司空。朝鮮王朝以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為三公,亦稱三政丞。 三公職位在多數朝代中只是虛銜,為象徵性的榮譽職位,並無實際的權力與工作,因此各朝君主多半在有功大臣死後才追贈三公。.

三公和右議政 · 三公和議政府 · 查看更多 »

经国大典

《經國大典》是朝鮮王朝的法律文献,被譽为“國家的立国磐石”。它确立了朝鲜的官职制度、官衙机构等,当中的官职在1469年制定以后虽然有所变动,但在总体上还是遵行《经国大典》的规定。.

右議政和经国大典 · 经国大典和議政府 · 查看更多 »

領議政

議政(영의정),多雅稱「領相」(영상),是李氏朝鮮(1392年-1910年)於1400年所設立的官職,是最高行政機構議政府的首長,朝鮮王朝三公之首,辅助国王,統領百官。 領議政由一人擔任,權力相當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宰相。領議政為正一品官職,下設左議政及右議政,均為正一品,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时间最长的是黄喜,在任18年。1894年甲午更張後,受日本影響,此職務更名為「總理大臣」。.

右議政和領議政 · 議政府和領議政 · 查看更多 »

正一品

正一品是中国、朝鮮、越南、琉球等古代官位的一个品秩,属于最高级官员。一般是三公三师级高官,在多数朝代为宰相甚至宰相以上,皇帝的亲族,亲王妃嫔也有相应的正一品。.

右議政和正一品 · 正一品和議政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右議政和議政府之间的比较

右議政有8个关系,而議政府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22.73% = 5 / (8 + 14)。

参考

本文介绍右議政和議政府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