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右翼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右翼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之间的区别

右翼民粹主義 vs. 民粹主義

右翼民粹主义(Right-wing populism)是一套拒絕現有政治共識,結合自由放任主義與反菁英主義的政治哲學。之所以稱為右翼是因他們拒絕社會平等與相關的政府方案、反對社會融合,以及隱含的排外主義(Nativism)思想。民粹主義則是其反對菁英的立場吸引「一般大眾」。 1990年代起,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開始在加拿大、挪威、法國、德國、羅馬尼亞、荷蘭、瑞典、智利等各民主國家成立,並在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芬蘭、希臘、新西蘭、比利時與義大利等國成功進入聯合政府。雖然美國共和黨的茶黨運動及另類右翼被分開研究,但部分作家認為與他們所稱的「極右翼」是相同情形。右派民粹主義不同於過去被認為是維護「現狀」的右翼,且多數右翼政黨沒有其歷史根源,特別是與右翼的傳統保守主義不同。 因為各黨之間的意識形態、組織與領導人言論的差異,要將右派民粹主義劃入單一的政治體系是十分困難的,也沒有一個有意義的分類或是分類的集合存在。同樣地,不同於傳統的保守政黨,他們未成立國際組織,也未用相似名詞來自述。然而他們共同的特性是在左右光譜中都較其他保守派政黨更為右傾,且組成源頭皆來自保守政黨。 另一方面,由於西方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對於穆斯林的不友善,因此部分會通過支持猶太人、LGBT及女性的權益以突顯他們不是極右派;猶太人、LGBT及女性也可能會策略性的支持另類右翼來反對對他們更惡劣許多的極端穆斯林及伊斯蘭教法,另類右翼反而成了他們的保護者。. 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大眾主義、人民主義、公民主義,意指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也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語言。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但是把它當成一個獨立學術概念來處理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義呈現的樣貌過於豐富、難以捉摸。 民粹主義通常是精英主义的反義詞。在古希臘城邦發明民主制度之後,对于應由菁英貴族还是一般大眾來掌握政治,出現了爭論。支持民粹主義者則訴求直接民主與草根民主,認為政治菁英(當下或未來)只追求自身利益,腐化且不可相信,希望由人民直接決定政治事務。Cas Mudde, "The populist zeitgeist."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9.4 (2004): 542–63 at p. 560.

之间右翼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相似

右翼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墨西哥多元文化主義共和黨 (美國)穆斯林精英主义美國煽動非法移民民族主義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右翼民粹主義和墨西哥 · 墨西哥和民粹主義 · 查看更多 »

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社会用以管理多元文化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 多元文化政策强调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性,事关接纳其他民族时尤其重要。这个词最早在1957年用来描述瑞士的政策,在1960年代末期被加拿大接纳,并且扩散到其他歐盟、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不同國家。.

右翼民粹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 · 多元文化主義和民粹主義 · 查看更多 »

共和黨 (美國)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稱為大佬黨(Grand Old Party,簡稱GOP)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民主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美國執政黨,並擁有美国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34个州的執政权,並控制绝大部分的州議会。 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至今,30任美國總統有19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的早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也就是文化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的右派政黨。.

共和黨 (美國)和右翼民粹主義 · 共和黨 (美國)和民粹主義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右翼民粹主義和穆斯林 · 民粹主義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精英主义

菁英主義(Elitism)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認為應該由少數具備知識、財富與地位的社會菁英,來進行政治決策,主導社會走向。其同義詞為寡頭政治,其反義詞為民粹主義。.

右翼民粹主義和精英主义 · 民粹主義和精英主义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右翼民粹主義和美國 · 民粹主義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煽動

煽動(demagogue)是一種利用偏見、情緒、恐懼、仇恨及大眾意識來增加政治權力的手段,煽動者一般會利用聳動的修辭和宣傳來達到其目的,主題多為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或宗教。.

右翼民粹主義和煽動 · 民粹主義和煽動 · 查看更多 »

非法移民

非法移民,又稱偷渡客、黑民、無證移民根據《紐約時報》引述資深記者解釋:自由派傾向用「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保守派傾向用「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甚至「非法黑民」(illegal aliens)。但「alien」一詞由於可以解釋為「外星人」而被《紐約時報》形容為「聽起來居心叵測」。,是指非本國公民透过非法或逾期居留的方式跨越邊境的「移民」。在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移民國家,“無證移民”泛指一個人在不具備所在居留國法律允許的前提下居住,生活以及工作,在當地接受教育,既包括那些以非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的偷渡客,也包括那些以合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超過可停留時間后沒有返回原本居住国家的人。 非法移民衍生許多社會问题。如經濟、社會福利、教育、犯罪、公共福利、健康保險、人權等。如果某个“移民”通过各種渠道(比如,非法居留期间获得所在国的大赦)获得所在国的合法居留权,则称为“洗白”。.

右翼民粹主義和非法移民 · 民粹主義和非法移民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右翼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 · 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右翼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之间的比较

右翼民粹主義有100个关系,而民粹主義有6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5.52% = 9 / (100 + 63)。

参考

本文介绍右翼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