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之间的区别

台灣社 vs. 台灣青年社

團法人台灣社 (Taiwan Society)是一個強調臺灣主體性、以台灣獨立為目標的台灣社會團體,部份成員來自台灣北社、台灣南社和台灣東社,旗下有台灣角社、台灣客社、台灣青社、台灣原社等子社團。. 台灣青年社(1960年2月28日-1970年1月1日)是明治大學講師兼作家王育德成立於日本的政治團體。 1959年,明治大學講師王育德擔任《台灣》雜誌主筆後,與吳枝鐘、張春興、林啓旭、李元琳等人成立台灣社(與2006年成立之台灣社並無關聯),開始進行對留學日本之台灣學生的啟蒙工作以及對日本人的國際宣傳工作。並展開二次大戰後的台灣獨立運動,發行日文雙月刊《台灣青年》來從事宣傳。不久,許世楷、張國興、周英明、金美齡、林啟旭、侯榮邦等台灣留日學生相繼加入。1960年2月28日,台灣社改名為台灣青年社。 1962年,台灣青年社發行官方刊物《獨立通訊》,展開台灣內部啟蒙宣傳。1963年5月,台灣青年社改名為台灣青年會,展開組織留學生運動。1965年9月23日,王育德、黃昭堂、許世楷、周英明、金美齡、廖春榮等人將台灣青年會發展為台灣青年獨立聯盟,並發表綱領。1965年9月24日,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在東京都銀座發動示威,要求聯合國支持台灣自決。邱永漢、辜寬敏加入後,台灣青年獨立聯盟更擴大組織。1970年1月1日,台灣青年獨立聯盟併入台獨聯盟。.

之间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相似

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社辜寬敏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英文: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WUFI;白話字:Tâi-oân To̍k-li̍p Kiàn-kok Liân-bêng),簡稱台獨聯盟或獨盟,是一個推動台灣獨立運動的組織。1970年由四個海外獨立運動團體: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1960年成立,委員長辜寬敏)、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1964年成立)、美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1966年成立,當時主席為蔡同榮)和歐洲台灣獨立聯盟(1967年成立)與國內台灣自由聯盟共同組成世界性台灣獨立聯盟。成為在海外勢力最大的台灣獨立運動組織。.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和台灣社 ·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和台灣青年社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台灣獨立運動和台灣社 · 台灣獨立運動和台灣青年社 · 查看更多 »

台灣社

團法人台灣社 (Taiwan Society)是一個強調臺灣主體性、以台灣獨立為目標的台灣社會團體,部份成員來自台灣北社、台灣南社和台灣東社,旗下有台灣角社、台灣客社、台灣青社、台灣原社等子社團。.

台灣社和台灣社 · 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 · 查看更多 »

辜寬敏

辜寬敏()是台灣企業家及台獨運動工作者,為鹿港辜家成員。他是民主進步黨的資深黨員,也曾擔任日本台獨運動團體台灣青年會的委員長。他曾創設經營《台灣春秋》、《日本文摘》、《黑白新聞週刊》等雜誌刊物,並曾出資贊助日本台獨刊物《台灣青年》。前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為其同父異母兄長。.

台灣社和辜寬敏 · 台灣青年社和辜寬敏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之间的比较

台灣社有333个关系,而台灣青年社有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12% = 4 / (333 + 25)。

参考

本文介绍台灣社和台灣青年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