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台灣政治和陳儀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台灣政治和陳儀之间的区别

台灣政治 vs. 陳儀

台灣政治涵蓋的政府型態、統治者或行政區劃體制,今普遍與中華民國政治相同。事實上,於中華民國統治台灣之前,台灣具有政治雛形有文字脈落可尋者可遠自1624年荷蘭據臺後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在此尚不包含台灣近代之前未經證實的平埔族統治的相關政治型態(如:大肚王國)。. 陳儀(),幼名毅,改名儀。字公俠,後改字公洽,自號退素。浙江紹興人。日本陸軍大學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任内发生二二八事件,為事件中爭議政治人物之一。 國共內戰末期,戰爭形勢急轉直下,陳儀曾勸告蔣中正,對國民黨喪失大陸政權要看開。1948年6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1月釋放浙江省警保處處長毛森(中將,軍統特工)報批處決的100多名共產黨員。1949年1月,陳儀眼見局勢不利於國民黨,欲投奔中國共產黨,並嘗試策反京滬杭警備軍總司令湯恩伯投共,湯恩伯認為毛森得知,深怕自己被牽連,故將此事呈報蔣中正。陳儀在1949年初被免去浙江省主席職務,後來開始被軟禁。1950年4月,陳儀被押解到臺灣,後來被囚禁於基隆。1950年5月,蔣中正以匪諜案,指示臺灣軍事法庭判處陳儀死刑。同年6月18日清晨5時許槍決,地點一說於臺北縣新店鎮(今新北市新店區)碧潭軍人公墓,一說於臺北市馬場町。.

之间台灣政治和陳儀相似

台灣政治和陳儀有(在联盟百科)31共同点: 南京市台灣共產黨台灣總督台灣省主席台灣省行政長官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台灣日治時期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歷史二二八事件國共內戰國民政府福建福建省第二次世界大战行政院魏道明蔣經國重庆市臺北市臺灣民進黨泛綠泛藍本省人新北市...政治 扩展索引 (1 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南京市和台灣政治 · 南京市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台灣共產黨

台灣共產黨(1928年4月15日-1931年9月),简称台共,是台湾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在共产国际指導下,台灣青年於上海法租界成立该政党。根據共产国际對於各國支部「一國一黨」的組織原則規定,台共隸屬於日本共產黨領導的「臺灣民族支部」。由於日共於1945年以前在日本屬於非法,台共在台灣日治時期,也被台灣總督府視為非法政黨而加以取締。台灣共產黨是日治時期唯一明確提出台灣獨立、台灣革命主張的政治組織,而且成功滲透台灣農民組合及台灣文化協會,影響了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1931年9月,台灣共產黨黨員遭大舉逮捕入獄,台灣共產黨停止運作,宣告覆滅。.

台灣共產黨和台灣政治 · 台灣共產黨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台灣總督

#重定向 臺灣總督.

台灣政治和台灣總督 · 台灣總督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主席

#重定向 臺灣省政府主席.

台灣政治和台灣省主席 · 台灣省主席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行政長官

#重定向 臺灣省行政長官.

台灣政治和台灣省行政長官 · 台灣省行政長官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重定向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台灣政治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台灣政治和台灣日治時期 · 台灣日治時期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中國和台灣政治 · 中國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台灣政治 · 中國國民黨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中国大陆和台灣政治 · 中国大陆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中国共产党和台灣政治 · 中国共产党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台灣政治 · 中華民國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中華民國歷史和台灣政治 · 中華民國歷史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二二八事件和台灣政治 · 二二八事件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國共內戰

#重定向 国共内战.

台灣政治和國共內戰 · 國共內戰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台灣政治和國民政府 · 國民政府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台灣政治和福建 · 福建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台灣政治和福建省 · 福建省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台灣政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台灣政治和行政院 · 行政院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魏道明

魏道明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2464页,字伯聰,江西省九江府德化县(今江西省九江市区)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官。中国现代史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878页.

台灣政治和魏道明 · 陳儀和魏道明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台灣政治和蔣經國 · 蔣經國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台灣政治和重庆市 · 重庆市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台灣政治和臺北市 · 臺北市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台灣政治和臺灣 · 臺灣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台灣政治和民進黨 · 民進黨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泛綠

泛綠,也稱綠軍、綠營、泛綠軍、泛綠陣營,是與民主進步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政黨、團體、人士之總稱,由於時代力量、台灣團結聯盟的意識型態與民進黨相近,而民進黨黨旗的主要顏色為綠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綠。這種稱法出現在2000年總統選舉產生首次政黨輪替後,原本是媒體的權宜性用法,包括民進黨、台聯、建國黨、自由台灣黨與其支持者,以及台教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親民進黨之民間團體,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泛綠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藍。部分2014年後成立的社運型第三勢力政黨因為與具有獨派色彩,或是與民進黨理念相近,而被部分人士劃分為泛綠政黨,例如在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中公開支持時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時代力量。 「綠營」所指涉的是一種概略的意識型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被歸類在綠營的各個政黨、社團與個別人物,彼此間的政治理念也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綠營強調台灣本土意識、反共、反對中國民族主義,以及傾向支持台灣獨立,主張台灣正名、台灣優先、台灣民族主義、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等,確保台灣自主於中國之外。經濟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混合思想,文化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混合思想。相對於當今掌控中國政局的中國共產黨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推崇的中國民族主義,泛綠陣營強調台灣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綠營所包含的範圍較主張台獨運動的人士更廣泛,因此無法與台灣社會所稱的「獨派」畫上等號。統派人士指責泛綠陣營妨礙兩岸統一,並批評綠營的行為和作風。 綠營或藍營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而有「深綠」、「淺綠」之分,此一概念經廣泛引申包含「綠委」(泛綠陣營之立法委員,或直指民進黨籍之立法委員)、「綠營支持者」、「綠營群眾」、「綠皮藍骨」(指擁有綠營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藍者)等用法。 此外,台灣的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承襲國際間綠黨運動的環保主張,與泛綠陣營訴求相近,因此民進黨2016年在艱困選區(國民黨具優勢的單一選區)禮讓綠社盟的情形出現。 另外前總統李登輝卸任並離開國民黨後,政治思想偏向強調台灣主體意識,並在台灣團結聯盟等政治組織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成為台灣本土化運動重要的推動者。.

台灣政治和泛綠 · 泛綠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台灣政治和泛藍 · 泛藍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本省人

本省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結束以前就已定居台灣的人,主要是指河洛人與客家人,而原住民也被中華民國政府列入本省人的範圍。「外省人」是本省人的對應詞,係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大陸各省移居台灣省的人(特別是1949年跟國民政府撤到台灣的人),因為他們原非居住在台灣省,在那之前的臺灣日治時期或臺灣清治時期就住在台灣的後代便稱為「本省人」。.

台灣政治和本省人 · 本省人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台灣政治和新北市 · 新北市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台灣政治和政治 · 政治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台灣政治和陳儀之间的比较

台灣政治有248个关系,而陳儀有2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1,杰卡德指数为6.61% = 31 / (248 + 221)。

参考

本文介绍台灣政治和陳儀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