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之间的区别

台灣抗日運動 vs. 臺灣總督

臺灣抗日運動是日本統治台灣期間發生的反抗行動。行動大多發生於1895年-1915年之間,也就是在日本領台的前20年。這20年的武裝抗日運動,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為保衛「台灣民主國」的乙未戰爭;第二期是緊接著台灣民主國之後到1902年之間的抗日游擊戰,幾乎每年都有武裝抗日行動;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之後,台灣抗日運動轉為維護台灣文化的非武裝形式,不過期間發生了一件武裝對抗的霧社事件。. 臺灣總督是指台灣受大日本帝國統治時,由日本天皇所指派的總督。大清帝國因為甲午戰爭戰敗,在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日本放棄對台統治,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在1895年到1945年之間的半個世紀當中,日本政府共派任了19個總督,可以依其對台統治原則來劃分為以下三個時代:前期武官總督、文官總督時代以及後期武官總督。 實際上,無論是前期以軍人為主的武官總督,或是大正及昭和年代初期來台的文官總督,還是後期軍人當政的日本內閣所派任的總督,一般來說,當時在台灣,台灣總督就是擁有行政權、軍事力量和立法權的絕對權力者。透過台灣總督府官署系統,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幾乎掌控所有行政資源。此外,總督尚可隨意任命和左右法官、檢察官並鎮壓島內反對力量。雖說是以殖民心態經營台灣,但歷任總督或總督府官署系統中,仍出現不少稱職的技術官僚;因此,大日本帝國統治台灣的五十年之間,對於台灣整體環境,有著十分重大的改善。 19位總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與第11任的上山滿之進皆出身原為長州藩的山口縣(出身該縣的日本首相數亦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共統治臺灣將近21年。 雖然在台日軍(第十方面軍)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向盟軍投降,但臺灣總督府官制至1946年5月31日才正式廢止。.

之间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相似

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台灣台灣割讓後藤新平石塚英藏王育德甲午战争黃昭堂霧社事件臺灣總督府樺山資紀清朝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台灣和台灣抗日運動 · 台灣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台灣割讓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馬關條約.

台灣割讓和台灣抗日運動 · 台灣割讓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後藤新平

後藤新平為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政治家、醫師,陸奥塩釜(今岩手縣奥州市)人,曾任東京市第七屆市長、東京放送局(今日本放送協會)第一任總裁、拓殖大學第三屆校長、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南滿鐵道會社首任社長、內務大臣和外務大臣、帝都復興院總裁,1906年封男爵,1922年升為子爵,1928年晉封伯爵。後藤熱衷於童軍活動,也是日本童軍總會的首任會長,是童軍運動推廣者。 後藤是極為稱職的技術官僚,在臺灣民政長官(1898年-1906年)任內,因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軍務繁忙,後藤實際掌握臺灣政治,後出任南滿鐵道會社首任社長,在長春、大連等地致力建設,奠定了日本在滿洲的殖民基礎,並在關東大地震後出任帝都復興院總裁,重建了帝都東京。後藤在各地的治績,至今皆為人所稱道。.

台灣抗日運動和後藤新平 · 後藤新平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石塚英藏

石塚英藏,大日本帝國福島縣出身,曾任台灣日治時期第13任總督。189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初任法制局參事官兼書記官。1898年3月,以總督府參事官身份隨總督兒玉源太郎抵台入總督府。1905年,因專任關東州民政署民政長官卸任,為台灣日治時期唯一的參事官長職,被視為總督兒玉源太郎為牽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而刻意安排,兒玉曾公開說:「後藤管民政、石塚管法制、我管軍政。」可見其受兒玉重用之程度。 關東州民政署民政長官去職後,歷任朝鮮統督府參與官、朝鮮總督府取調局長官、農商工部長官等,1916年去職後轉任東洋拓殖會社總裁,同年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在政界中被視為「非政友會系」,1927年總選舉時擔任選舉監視委員,1929年7月,被濱口雄幸內閣任命為台灣總督。.

台灣抗日運動和石塚英藏 · 石塚英藏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王育德

王育德(),國際台灣語研究權威、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導人之一,亦為日本「台灣青年社」及其機關刊物《台灣青年》之創辦者。.

台灣抗日運動和王育德 · 王育德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抗日運動和甲午战争 · 甲午战争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黃昭堂

黃昭堂(又稱黃有仁、Ng, Yuzin Chiautong,),政治及歷史學者,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袖,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2004年2月28日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活動總指揮,總統府國策顧問。.

台灣抗日運動和黃昭堂 · 臺灣總督和黃昭堂 · 查看更多 »

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是臺灣在日治時期1930年(昭和5年)發生的原住民武裝抗日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起因是賽德克族原住民不滿日本統治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由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聯合起事,襲擊由日方建立的樣板聚落霧社,趁霧社公學校舉行運動會時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立即遭日方調集軍警,以飛機、山炮、毒氣等武器強力鎮壓;而起事的賽德克族人雖在襲擊成功後即回撤備戰,但仍不敵日方的強大武力,身為起事領袖的莫那·魯道飲彈自盡,參與行動的各部落幾遭滅族,數百位族人在寧死不屈下集體自縊,餘生者則被日方強制遷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西北端的清流部落)集中居住與管理 。該事件爆發震驚日本政府與國際社會,除了使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遭到重大挑戰,並造成時任總督石塚英藏、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高層官員引咎去職。 霧社事件是臺灣人在日治時代最後一次武裝抗日行動(漢人在西來庵事件後已放棄武力鬥爭,改採社會運動模式)。雖然在1896年日本領台至1920年間,臺灣原住民死士先後發動150餘次武裝抗日行動,但仍以日後發生的霧社事件最為慘烈。後世有不少作品紀念此事件,著名的有邱若龍的漫畫《霧社事件》、鄧相揚的小說《風中緋櫻》以及魏德聖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

台灣抗日運動和霧社事件 · 臺灣總督和霧社事件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府 · 臺灣總督和臺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樺山資紀

樺山資紀(),本姓橋口,原名覺之進,是一位薩摩藩出身的大日本帝國軍事及政治人物。 他曾任第三任警視總監、第四及五任海軍大臣、第六任海軍軍令部長、第一任臺灣總督、樞密顧問官、第十五任內務大臣、第十四任等職務,並被敘勳從一位大勳位功二級伯爵。.

台灣抗日運動和樺山資紀 · 樺山資紀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台灣抗日運動和清朝 · 清朝和臺灣總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之间的比较

台灣抗日運動有109个关系,而臺灣總督有7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6.01% = 11 / (109 + 74)。

参考

本文介绍台灣抗日運動和臺灣總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