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古獸馬和始祖馬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古獸馬和始祖馬之间的区别

古獸馬 vs. 始祖馬

古獸馬屬(學名:Palaeotherium),又名古獸,是一屬已滅絕的原始奇蹄目動物。喬治·居維葉(George Cuvier)原先認為牠們是一類貘,故牠們一般都被描繪成一細小的貘。近年就其頭顱骨的研究發現牠們的鼻腔並非用來支撐鼻子,故現開始將牠們描繪成更像馬的動物。解剖學研究亦發現古獸馬,連同其他古獸馬科的屬,包括始祖馬,與馬是近親。 古獸馬的物種平均約有75厘米肩高。牠們生活在4千5百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至中期,當時被熱帶雨林覆蓋的歐洲。最大的物種P. 始祖馬(學名Hyracotherium),又名始行馬或始馬,曾被認為是馬科中最早的成員。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ssil Horses In Cyberspace 現時牠被認為是屬於古獸馬科,這是與馬及雷獸有關的科。始祖馬的大小如狗一般,生存於北半球,分佈在始新世早期至中期(距今約6千萬至4千5百萬年前)的亞洲、歐洲及北美洲。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ssil Horses In Cyberspace 始祖馬的第一個化石標本是由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於1841年在英格蘭發現,他基於牙齒的緣故而懷疑這是一頭蹄兔目。他並沒有發現完整的骨骼,故將牠命名為「似蹄兔獸」(Hyracotherium),即始祖馬的學名。於1876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美國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骨骼,並命名為曙馬(Eohippus)。後來發現這兩個發現非常接近時,始祖馬因最先被發表,故曙馬則成為了異名。 始祖馬平均只有60厘米長及肩高20厘米。牠的前肢有四趾,而後肢則有三趾。頭顱骨很長,有44顆低冠的牙齒。據信始祖馬是草食性的,主要以樹葉、水果及堅果為食物。 有些科學家相信始祖馬不只是馬的祖先,也有可能是其他奇蹄目,如犀牛及貘的祖先。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ssil Horses in Cyberspace 始祖馬被認為是一類古獸馬,而非嚴格意義上的馬(horse proper),但這情形僅見於模式種的H.

之间古獸馬和始祖馬相似

古獸馬和始祖馬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古獸馬科奇蹄目始祖馬始新世學名物种颅骨欧洲

古獸馬科

古獸馬科(學名:Palaeotheres)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哺乳動物,與貘及犀牛是近親,且有可能是馬科的旁系群。牠們分佈在北半球,介乎6千萬至4千5百萬年前。牠們的肩高由20-75厘米。牠們吃軟葉、嫩苗、草莓及在地上的葉子。牠們生活在密林之中。 Category:奇蹄目 *.

古獸馬和古獸馬科 · 古獸馬科和始祖馬 · 查看更多 »

奇蹄目

奇蹄目(学名:Perissodactyla)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三后四,现生的奇蹄动物貘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馬來貘腳趾是前四趾後三趾)。草食,胃的構造和偶蹄目部分成员多的胃室相較簡單,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奇蹄目有三个亚目,分别是马型亚目(包括马科和已经灭绝的雷兽科),爪兽亚目(已经灭绝)和角型亚目(包括貘科和犀科)。奇蹄目的化石非常丰富,史前曾是十分繁盛的种群,分化出形态各异的种类。史前的奇蹄动物包括爪兽、巨犀等。现代的奇蹄目整体呈衰落状态。有人認為由于偶蹄目更能消化植物纤维,所以奇蹄目的競爭能力不強,被生态位的偶蹄目逐渐取代,现在仅存16个野生物种(包括犀科5种、貘科4种、马科7种),但因為很多奇蹄目是在接觸人類後才滅絕的,所以是不一定是因為構造不如偶蹄目才滅絕的。,且多数处于濒危状态。.

古獸馬和奇蹄目 · 奇蹄目和始祖馬 · 查看更多 »

始祖馬

始祖馬(學名Hyracotherium),又名始行馬或始馬,曾被認為是馬科中最早的成員。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ssil Horses In Cyberspace 現時牠被認為是屬於古獸馬科,這是與馬及雷獸有關的科。始祖馬的大小如狗一般,生存於北半球,分佈在始新世早期至中期(距今約6千萬至4千5百萬年前)的亞洲、歐洲及北美洲。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ssil Horses In Cyberspace 始祖馬的第一個化石標本是由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於1841年在英格蘭發現,他基於牙齒的緣故而懷疑這是一頭蹄兔目。他並沒有發現完整的骨骼,故將牠命名為「似蹄兔獸」(Hyracotherium),即始祖馬的學名。於1876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美國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骨骼,並命名為曙馬(Eohippus)。後來發現這兩個發現非常接近時,始祖馬因最先被發表,故曙馬則成為了異名。 始祖馬平均只有60厘米長及肩高20厘米。牠的前肢有四趾,而後肢則有三趾。頭顱骨很長,有44顆低冠的牙齒。據信始祖馬是草食性的,主要以樹葉、水果及堅果為食物。 有些科學家相信始祖馬不只是馬的祖先,也有可能是其他奇蹄目,如犀牛及貘的祖先。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ssil Horses in Cyberspace 始祖馬被認為是一類古獸馬,而非嚴格意義上的馬(horse proper),但這情形僅見於模式種的H.

古獸馬和始祖馬 · 始祖馬和始祖馬 · 查看更多 »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5580萬年前-終於3400萬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始新世(Eocene)之名,字源來自希臘文eos(開端)和ceno (新),指的是現代哺乳動物群出現的開始。始新世常被劃分成早期(距今5580萬年∼5,200萬年)、中期(距今5,200萬∼4,360萬年)和晚期(距今4,360萬∼3400萬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現代哺乳動物的出現。始新世結束於一個被稱作大置换(哺乳動物物种连续性上的“大断裂”)的大型生物集群滅絕。此一事件可能是關於一或數顆的大火流星撞擊西伯利亞以及現在的切萨皮克湾所造成。.

古獸馬和始新世 · 始新世和始祖馬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古獸馬和學名 · 始祖馬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古獸馬和物种 · 始祖馬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颅骨

顱骨或者頭骨、骷髏頭是指人類或者許多脊椎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 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和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 擁有頭骨的動物稱為有頭動物。.

古獸馬和颅骨 · 始祖馬和颅骨 · 查看更多 »

(学名:Equus ferus caballus),是一种草食性家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中亚草原,6000多年前就被人类驯養,最早的馬匹馴養遺址於烏克蘭草原發現,15世纪后,才被歐洲殖民者带到美洲和澳洲地區。.

古獸馬和马 · 始祖馬和马 · 查看更多 »

貘(另有一寫為「--」),奇蹄目貘科貘屬(学名:Tapirus)动物。体型像猪,但略大,鼻子圆长,可自由伸缩,尾短皮厚,毛少且长,前肢四趾,后肢三趾,善于游泳。现存的貘属动物可分為山貘、中美貘、南美貘、卡波马尼貘及马来貘5种,前4种都分佈在美洲,只有马来貘一种分布于东南亚。貘也是南美洲现存体形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說文》:“貘,似熊而黃黑色,出蜀中。”《爾雅·釋獸》:“貘,白豹。”郭璞注:“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節。”所述似大熊貓,从现存貘类体色来看,应为马来貘。(釋義出自《王力古漢語字典》).

古獸馬和貘 · 始祖馬和貘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古獸馬和欧洲 · 始祖馬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古獸馬和始祖馬之间的比较

古獸馬有18个关系,而始祖馬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20.41% = 10 / (18 + 31)。

参考

本文介绍古獸馬和始祖馬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