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古洞北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古洞北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之间的区别

古洞北 vs.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古洞北(Kwu Tung North)是香港其中一個計劃中的新發展區,位於新界古洞在粉嶺公路北面的部份,亦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進行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中,首次提出新界東北具有策略性增長潛力。其後政府當局在1998年委聘顧問進行的「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下稱「新界東北研究」)確定了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適合開拓為新發展區。根據香港政府最新規劃,其會與粉嶺/上水新市鎮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結合,變成粉嶺/上水/古洞新市鎮。.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是香港政府諮詢中的發展計劃之一,內容為將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的農地劃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作為住宅和商業發展,合共佔地787公頃;扣除綠化帶後,實質發展土地達到320-330公頃。新發展區於建成後,可以提供59,900個住宅單位(約6成單位為公共屋邨,佔住宅用地25%),為172,300人提供居所。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預期於2017年啟動,於2022年讓第一批人口遷入居住,並於2031年完成所有工程。.

之间古洞北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相似

古洞北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商业粉嶺粉嶺北發展局規劃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

坪輋/打鼓嶺新市鎮

坪輋/打鼓嶺新市鎮是香港的其中一個計劃中的新市鎮,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坪輋及打鼓嶺,上水/粉嶺新市鎮及粉嶺北新市鎮的東北面,原屬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規劃署早於1999年對外諮詢,但其後一直發展無期,直至2007年,曾蔭權宣佈重新啟動計劃。預計此新市鎮將於2010年代初開始發展,此為一綜合發展新市鎮項目。由於新市鎮並無鐵路連接,政府計劃將此發展為非住宅用途,例如將會用作興建特殊工業用途。 2007年,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表示,將會恢復進行洪水橋新市鎮、粉嶺北新市鎮、古洞北新市鎮以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同時,古洞北新市鎮、粉嶺北新市鎮以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是以「三合一」的模式發展。 2009年,發展局修訂上述幾個新發區展的發展大綱,密度縮減,各新發展區被定出不同的主題,打造為多元化發展社區。 2015年,政府宣布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坪輋/打鼓嶺新市鎮發展將擱置進行。.

古洞北和坪輋/打鼓嶺新市鎮 · 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 查看更多 »

商业

商业(Commerce),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中文之“商业”含义指社会分工出现的有组织的贸易行为,现代概念指流通领域的所有产业,多与贸易合称“商业贸易”。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營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都是營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營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 一般認為商業行為成立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古洞北和商业 · 商业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 查看更多 »

粉嶺

粉嶺(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見香港行政區劃)。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戰後香港政府開始對新界進行深化管治,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由於粉嶺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車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東北打鼓嶺和沙頭角邊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軍駐紮,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認定爲新界北的地區中心,地位僅次於大埔,甚至常以「粉嶺」之名指代涵蓋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區,故此在地理學上該地平原名爲粉嶺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古洞北和粉嶺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和粉嶺 · 查看更多 »

粉嶺北

粉嶺北是香港其中一個計劃中的新發展區,範圍大致是現有粉嶺/上水新市鎮東北面與梧桐河之間的額外土地,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根據香港政府最新規劃,其會與粉嶺/上水新市鎮和古洞北新發展區結合,變成粉嶺/上水/古洞新市鎮。.

古洞北和粉嶺北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和粉嶺北 · 查看更多 »

發展局

展局(Development Bureau,缩写:DEV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其中一個決策局,成立於2007年7月1日,負責有關規劃、土地用途、屋宇、市區重建、公共工程,以及與發展有關的文物保育事宜。現任局長為黃偉綸。.

古洞北和發展局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和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規劃署

規劃署(Planing Department,簡稱:Plan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轄下的政府部門,專門負責香港的城市規劃事務,規劃署是城市規劃委員會的執行機構。按照城市規劃規例的規定,城市規劃委員會可以規定規劃署署長擬備圖則或者簡圖,以方便執行條例所訂明的職能,包括擬備各類規劃圖則、為香港各片土地的恰當用途和發展提供指引及擬定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策略。.

古洞北和規劃署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和規劃署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又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縮寫作 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的行政首長及政府首腦。此職位设立於1997年7月1日,大致代替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总督”一职,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脑的权责。由選舉委員會選出,國務院(總理親自簽令)任命,每屆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一次。.

古洞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古洞北和曾蔭權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古洞北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之间的比较

古洞北有30个关系,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有10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6.11% = 8 / (30 + 101)。

参考

本文介绍古洞北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