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古波斯語和大流士一世相似
古波斯語和大流士一世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埃及,古波斯楔形文字,伊朗,贝希斯敦铭文,阿契美尼德王朝。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古波斯楔形文字
古波斯楔形文字是準字母楔形文字,它是古波斯語使用的主要文字。使用這種楔形文字的文本在波斯波利斯、蘇薩、哈馬丹、亞美尼亞和蘇伊士運河沿岸找到。Kent, R. G.: "Old Persian: Grammar Texts Lexicon", page 6.
古波斯楔形文字和古波斯語 · 古波斯楔形文字和大流士一世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贝希斯敦铭文
贝希斯敦铭文(波斯语:بیستون;古波斯語:Bagastana)是一个位于伊朗克爾曼沙汗省貝希斯敦山上的多语言铭文,該處近伊朗西部克爾曼沙赫。 这石刻是刻在山崖,由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所立,铭记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人民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 石刻上有描繪大流士一世腳踏高墨達的浮雕及其周圍的銘文。整篇銘文以三種不同的楔形文字寫成:古波斯語(有414行)、埃兰语(有593行)及巴比倫語(一種後期的阿卡德语,有112行)。巴比倫語不像古波斯語,屬閃米特語族。於是,此石刻有如羅塞塔石碑之於埃及象形文字一樣,大力幫助專家們破解楔形文字。 1835年,英国学者劳林森到達此遺跡及拓取古波斯文銘文摹本,1843年再來拓取石刻上其餘銘文的摹本。在他及其他學者的努力下,古波斯文銘文首先被成功解讀,其它兩語銘文隨後也被成功解讀。.
阿契美尼德王朝
阿契美尼德王朝(古代波斯语: ;现代波斯语:شاهنشاهی هخامنشی ;前550年-前330年),也稱波斯第一帝國,是古波斯地区第一个把領土擴張到大部份中亞和西亚領域的王朝,也是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极盛时期的領土疆域東起印度河平原,西至小亚细亚、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西南至埃及、利比亚、努比亚和阿比西尼亚。公元前480年的波斯帝国,领土面积约为600万平方公里,人口峰值约为1800万。.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古波斯語和大流士一世的共同点。
- 什么是古波斯語和大流士一世之间的相似性
古波斯語和大流士一世之间的比较
古波斯語有38个关系,而大流士一世有7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4.55% = 5 / (38 + 72)。
参考
本文介绍古波斯語和大流士一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