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厚皮動物和禽龍屬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厚皮動物和禽龍屬之间的区别

厚皮動物 vs. 禽龍屬

厚皮動物是以前用於厚皮目(Pachydermata)哺乳動物的棄用生物分類名稱,也指不反芻的有蹄動物,尤其是大象,有時還指犀牛、河馬、馬、豬、貘及其他奇蹄類動物的生物分類,現在此種命名現在已經沒有在使用,因為本分類被證實為一個並系群。 pachyderm一詞源自於古希臘語,由παχύς pachys(厚)和δερμα derma(皮)兩個字組成,意思即是「有厚皮膚的」,但在嚴格的生物分類以外,這個字有時會用來指大象、河馬、犀牛等物種,尤指大象。. 禽龍屬(学名:Iguanodon,意為“鬣蜥的牙齒”),屬於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禽龍類,是大型草食性動物,身長約10公尺,高3到4公尺,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來抵抗掠食動物,或是協助進食。 禽龍的化石多數發現於歐洲的比利時、英國、德國。牠們主要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巴列姆階到早阿普第階,約1億2600萬年前到1億2500萬年前。禽龍的演化位置大約位於行動敏捷的稜齒龍類首次出現,演化至鳥腳下目中最繁盛的鴨嘴龍類,這段演化過程的中間位置。禽龍與年代更晚的鴨嘴龍類,共同屬於禽龍類演化支。 禽龍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發現,並在1825年由英國地理學家吉迪恩·曼特爾進行描述與命名。在過去的研究歷史中,有許多化石被歸類於禽龍,年代橫跨侏儸紀啟莫里階到白堊紀森諾曼階,範圍廣達歐洲、北美洲、亞洲、以及北非。但根據近年研究,這些化石多被歸類於其他屬,或是建立為新屬。目前的唯一有效種是貝尼薩爾禽龍(I.

之间厚皮動物和禽龍屬相似

厚皮動物和禽龍屬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並系群犀牛

並系群

並系群(Paraphyletic group--是支序分类中的一种分类单元,此分類群中的成員皆擁有「最近共同祖先」,但該群中並不包含此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 一個類群是否為並系群,需依不同的分類標準,如不同的DNA序列的比對結果而決定。.

並系群和厚皮動物 · 並系群和禽龍屬 · 查看更多 »

犀牛

牛是犀科(学名:Rhinocerotidae)动物的總稱,属哺乳纲奇蹄目,主要分佈於非洲和東南亞。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牛基本上都是腿短和身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公斤,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至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現存的4属5种的犀牛除白犀牛外,都瀕臨絕種,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數目最少,約50頭左右;而黑犀牛也只有约1萬到3萬頭。這些居住於亞洲與非洲的犀牛面臨原生棲地破壞,東亞的犀牛角買家與歐美狩獵觀光者的威脅。.

厚皮動物和犀牛 · 犀牛和禽龍屬 · 查看更多 »

象通称大象,是象科(学名:Elephantidae)动物的通称,为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屬於长鼻目,现仅存两属三种,即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亞洲象屬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象的妊娠期为22个月,刚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岁才能达到性成熟,而它的陰莖有120公分。 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厚皮動物和象 · 禽龍屬和象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厚皮動物和禽龍屬之间的比较

厚皮動物有13个关系,而禽龍屬有2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32% = 3 / (13 + 214)。

参考

本文介绍厚皮動物和禽龍屬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