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印度铅螺和波罗王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印度铅螺和波罗王朝之间的区别

印度铅螺 vs. 波罗王朝

印度鉛螺(學名:Turbinella pyrum)是印度洋中非常大的海蝸牛,屬於拳螺科。. 波罗王朝又稱帕拉王朝(现代孟加拉语写为পাল),8世纪~12世纪时统治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王朝。 其統治者的名稱均以帕拉為後綴,在古普拉克里特諸語言意為“保護者”,他們是大乘佛教和密宗的信徒。其主要據點位於孟加拉和今印度比哈爾邦,包括巴連弗邑、蒙格埃爾、多摩梨帝國等當時的大城市。9世纪初期,波羅王朝是北印度一强大的政治势力,其领土由比哈爾、孟加拉進一步擴展至尼泊爾、恆河流域和今巴基斯坦東部。在公元810年时,波羅王朝領土上的人口达到1030万人。 波羅王朝被視為伊斯蘭教傳入前孟加拉歷史的黃金時期。此王朝曾結束孟加拉地區持續不斷的戰亂和割據,為當地帶來安定與繁榮。其國王修建了大規模的佛寺,並贊助那爛陀寺、超戒寺等佛學研究所,與三佛齊、西藏的王國和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維持良好的關係。在此時期,透過阿拉伯地區與孟加拉的頻繁貿易,伊斯蘭教首度於孟加拉出現。阿拔斯王朝的貨幣亦可於波羅王朝的考古遺址中找到。12世紀,信仰印度教的斯那王朝推翻了波羅王朝,正式結束最後一個建立於印度本土的佛教王國。 波罗王朝在其领土内推行一种封建制度,即王室将土地赠给受封者,同时受封者获得对该片土地的税收、行政和司法权。但这种封地现象只是表面上与西欧的封建制度类似。波罗王朝的封地对象几乎只限于宗教集团,表现为将大量土地捐赠给寺院(如提婆波罗国王曾赠给著名的那烂陀寺5个村庄);世俗官僚获得封地的现象非常少见。.

之间印度铅螺和波罗王朝相似

印度铅螺和波罗王朝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佛教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佛教和印度铅螺 · 佛教和波罗王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铅螺和波罗王朝之间的比较

印度铅螺有11个关系,而波罗王朝有4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85% = 1 / (11 + 43)。

参考

本文介绍印度铅螺和波罗王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